概况 Overview
简介 Biography
瓦洛多斯,是一代钢琴奇才,1997年,瓦洛多斯的第一张专集由Sony唱片公司发行后,立即轰动全球音乐界。1998年的10月21号, 卡内基音乐大厅迎来了这位传奇人物,音乐界的人们都争相目睹这位钢琴家的风采。2000年的冬天, 瓦洛罗斯又一次来到卡内基大厅举行音乐会,他上半场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变奏曲》和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下半场,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 他又加演了5首改编曲,其中包括了霍氏改编的《星条旗永不落》。这时音乐厅热烈场面如同两年前一样。
简介
钢琴奇才—Arcadi Volodos(阿卡迪.瓦洛多斯)1972年生于彼得堡,自小在他的父母影响下学习唱歌,后进入格林卡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尽管他在8岁时就开始学习钢琴,但当时他并没有把钢琴当作专业去认真学习。一直到16岁时, 他的老师发现了他那超人的天才后,就建议他放弃指挥专业,认认真真的练习钢琴。1987年, 他进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1993年,瓦洛多斯离开了俄国,在巴黎追随雅克.饶维尔(Jacques Rouvier)学习了一年。之后,他就来到西班牙的马德里,在著名的钢琴教授巴什克耶夫(Dimitri Bashkirov)班上继续深造。
1997年,瓦洛多斯的第一张专集由Sony唱片公司发行后,立即轰动全球音乐界。在这张专集中,录制了由他自己改编的众多乐曲,象老霍逢场必加演的《卡门主题幻想曲》,以及由他自己改编莫札特作曲的《土尔其进行曲》,可以说这张唱片把最优秀的钢琴改编曲都囊括了。暂且不说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是如何技艺超群,单就他自己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已经能让学院派的那些教授们听得目瞪口呆!
为什么这张改编曲专辑能让人这么去喜爱?无外乎是他那种魔法似的音色变化,还有他对钢琴演奏技法最富创造力的运用, 这不能不让人对他刮目相待。这张唱片一发行, 就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购买狂潮,尤其是在信息灵通的纽约,象朱利亚特、曼哈顿等音乐院校的钢琴学生们,几乎是人手一张。瓦洛多斯这个名字成为了钢琴界议论最多的话题:“你听说过瓦洛多斯么? 他的演奏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世界上突然冒出了一个瓦洛多斯,他成了一个传奇的人物, 有人说他17岁才开始正式学琴;有人说他之前是学声乐的;一张唱片,瓦洛多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一夜间成为世界钢琴明星!这也真有点让所有的钢琴家们嫉妒。而在此之前他确实还没有在国际上知名的音乐厅中演出过。或许是由于好奇,人们都在翘首以待他的到来。
表演
1999年的10月21号, 卡内基音乐大厅迎来了这位传奇人物,音乐界的人们都争相目睹这位钢琴家的风采,我有幸成为卡内基音乐大厅中幸运的观众之一。他看上去很普通,胖胖的, 没有克辛、波哥利奇那样的明星气质,到像是19世纪英国富裕人家的大管家。但是,当他第一首曲子弹完后,全场就”疯”了,Bravo的喊声震耳欲聋,我真不敢相信自己是在听古典音乐,这种疯狂,像是在摇滚音乐会演出现场。这第一首曲子,是他在钢琴泰斗霍洛维兹改编的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15号基础上再作改编的。大家都知道霍洛维兹改编了许多乐曲,一首很平常的乐曲经他改编后,演奏效果就会出奇的好,往往让人“眼花缭乱”。
但可惜的是霍洛维兹从没有出版过他改编的乐曲,所以这些曲目也就只有他本人能演奏。曾经有许许多多的钢琴家试着去模仿,试着从录音上把谱子记录下来,但结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在曲子一开始, 大家就知道了他在演奏老霍的版本, 但是越往后越有点不一样,听到最后时,耳朵已经不敢相信了:这世间还有这样的技术?再听下去,人的血液开始沸腾了,已经不能再坐在那舒适的座椅上了,双手已经作好了准备,就等着最后一个和弦的落下, 立即冲上前去,大叫一声---“Bravo”!在这里,我听到的早已不仅仅是霍氏的版本,而是远远超出了他----这就是瓦洛多斯的惊人之处! 在这场音乐会上,瓦洛多斯还演奏了斯克里亚宾和拉赫曼尼诺夫的曲子,以及音乐会上很少听到的舒曼的 Bunte Blatter Op.99,最后还是他改编霍氏版本的《婚礼进行曲》。该怎样去形容这场音乐会呢?我的语言早已无法诠释。那种在霍氏去世后,已消失了的轰动场面,现在又奇迹般的出现了。
2000年的冬天, 瓦洛多斯又一次来到卡内基大厅举行音乐会,他上半场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变奏曲》和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虽然这些曲子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是最伟大的杰作,但是这些曲子不仅长而且非常深刻,单上半场就演奏了1个小时多。这样的曲子作为一个专业人士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那些音乐爱好者了?
他为何选这些“费力而不讨好的曲子”作为音乐会的曲目? 我百思不得其解。下半场,他演奏了几首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的歌曲,再加上李斯特的波兰舞曲。在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子,终于到了观众久而期待的曲子,他改编的霍氏版本的李斯特《匈牙利舞曲》。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 他又加演了5首改编曲,其中包括了霍氏改编的《星条旗永不落》。这时音乐厅热烈场面如同两年前一样。
反思
瓦洛多斯为何选这样的曲目?虽然他的曲目安排和老一代的演奏家有相同之处,象霍洛维兹, 舒拉查考夫斯基等人,他们就喜欢这样安排音乐会的曲目:上半场往往是重曲目,下半场则是一些短小的、惹人喜欢的小曲。 霍氏曾经说过:“观众刚来到音乐厅是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他们有体力能接收一些长而难懂得曲目;下半场如果你再弹一些重曲目,任何人都是吃不消的;相反的是应该多给观众们一些小而让人欢喜的曲子,这样观众不仅仅感谢你, 连你也会感谢你自己做的选择。”是啊,给观众们半场的”教育”已经足够了,谁想花钱而得不到轻松欢快的享乐呢? 但是,瓦洛多斯的上半场曲目是如此之长而深; 因为你是瓦洛多斯,所以观众们就是冲着你来的;有一两首深刻的乐曲就可以了,也足以证明自己的全面“音乐素质”了,为何演奏这么多?慢慢的我想到:或许他是不想人们把他与改编曲绑在一起,不想让一些专业人士无趣的评论到:“哦! 瓦洛多斯,没什么了不起的,充气量只不过是一个三流的钢琴家……他也只能弹奏那些改编曲而已!”因为在音乐界,人们总是有这种看法:认为会弹改编曲的钢琴家没有深度。在他们眼中,只有弹的好舒伯特和贝多芬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音乐家”。而事实上,能弹奏好改编曲的人同样也能弹奏好传统曲目。弹奏改编曲同样要求演奏者,不仅仅是音色的多变,还要求其具备最良好的乐感。带有这种“歧视”眼光的人,而大都是一些在钢琴上“眼高手低”的可怜“钢琴家+教师”们。在音乐艺术上不能以一种全面的欣赏素质,而仅凭借自己卑微的“修养”,和不健康的心理,来评判别人。客观的说:巴赫,贝多芬的音乐是伟大的,是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必须学习并演奏的曲目,但是并不能因为音乐会上没有演奏他们的作品,就认为是一个不称职的艺术家,这样的评价又是多么狭隘啊!对这样的人,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笑置之。但现在看来连“著名”而又“可怜”的瓦洛多斯,也为了讨好专业人士,迎合那些评论家们,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音乐家,不得不在一场音乐会中弹奏这么多长而深刻的曲子,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虽然瓦洛多斯确实在演奏这些乐曲时,充分显示出他那全面的音乐素质。他演奏的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号协奏曲》及拉赫曼尼诺夫的《第3号协奏曲》都可堪称是当今最精彩的演奏!
瓦洛多斯无愧是目前在西方最受欢迎的钢琴家之一,他的音乐会已经签到了几年后的音乐季;与他合作的交响乐团也都是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当然, 他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出场费最高的古典音乐钢琴演奏家。 从这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艺术是去适应市场,还是去迎合市场?面对音乐演出市场,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艺术家!?这个话题恐怕将还会无止无休的争论下去。
面对越来越少的古典音乐会观众们,我们的任务又是什么?是让人们觉得听古典音乐会是个很枯燥无味的事情,从而使更多的人远离音乐厅呢?还是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人们拉回音乐厅,为古典音乐会的演出而叫绝呢?其实,这也直接关系到古典音乐的生存,一个有责任心的音乐家不能不为此而担忧。坐在今天的音乐厅中,你又能发现所出席的人中,真正的同行有几个!
围绕你的无非都是一些业余音乐爱好者们;剩下的,无外乎就是那些报着尝试的心态来看看古典音乐会到底是不是传说中那么沉闷无聊的人们了!
无论怎样, 那天的音乐会是非常成功的,第二天, 我打开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发现了评论家对他音乐会曲目选择的批评。之中写道:因为上半场的长,至使许多想听他下半场的人都不能不早点退场……读到这里,我心里多少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了。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