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在巴赫的音乐神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巴赫音乐中的诗的文本与音乐语言的关系是具有图象的特性,因此,要了解巴赫的音乐神学首先要先谈一谈图象到体验。

相关 About

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近代音乐之父

2015-05-06 15:23 《中国学术研究》 张君

作者:张君

《中国学术研究》2009年02期

摘 要:巴赫的音乐会使人的内心深处开拓出一条寂静的道路。巴赫音乐神学中的诗的文本与音乐语言的关系是具有图象的特征,同时,他的音乐也是为上帝而造为灵魂而造,只有透过巴赫音乐神学中的多重比喻法,才能使天与心的面貌得以完整得体现,并通过圣歌这首作品把巴赫音乐神学中人的心灵和上帝二者的结合达到了及至。

关键词:巴赫;音乐;神学。

音乐是一门极富有色彩的艺术,透过装饰乐句,多重形象节奏与流动的空间,在聆听巴赫的音乐会中在内心深处会开拓出一条寂静的道路,在这条道路让我们通向上帝心中的体验,结合了音乐与心灵的体验。

在巴赫的音乐神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巴赫音乐中的诗的文本与音乐语言的关系是具有图象的特性,因此,要了解巴赫的音乐神学首先要先谈一谈图象到体验。

作曲家追寻图的意象,而巴赫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观念,是图象的诗意。事实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为了表现精心创造了精确的音乐修辞,组合了富有节奏性而和谐的形象,上升乐句或下降乐句的剖析图以及休止符的停顿,而每一个单元都附予一个象徽的意义。图象派认为与天有关或是图画意象中的天,可能会运用层层上升达到最高音的手法再现。反之,常在圣诞节圣歌中听到的,从最高音降到最低音的旋律,则意味着天上之子由天而降。因此看来,以上对于图象派的诠释并非全无道理,然而这样的诠释方式会遭到许多反驳的批评。当然,我们不否认巴赫音乐中表现的意愿。但是单凭图象派建立的诠释令人质疑,无法诠释巴赫作品中全面结构的象徽意义。如果我们单凭图象的观念寻找巴赫音乐中天与心的体验,我们将会误入歧途。那么,究竟采取何种路径才会得到正确的诠释观呢?

巴赫的音乐诚如巴赫所言,他的音乐是为上帝的荣耀而写,是为灵魂的再创造而作,由此他定下了音乐风格的终极目标,就是将居於人类内心的欲求导向超越一切的上帝。我们将由此观点来检视天与心所涵盖的层面。谈论巴赫的音乐,我们不能拘泥于再现手法或是图象主题。只有透过巴赫音乐中的多重比喻法,天与心的面貌才会完整地呈现出来。

天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象徽性的特质,诸如无法抵达的高度,巨大的、开放性的、幸福的、神的居所或是“空”等意涵。

巴赫的音乐世界中,透过音的感受性的肉体,从信仰的宣示到心的体会,从天到心出现一个过渡。这样的过渡也是巴赫音乐全然独创的结构。他所创造的音的结构方向,众所周知,是天才的展现。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但也不排除空间的体验。音乐结构首先要考虑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关联。音乐中没有任何曲风的要素能够独自存在。相反地,高音与低音的差距、节奏的对比,赋格中主题与反主题形成的张力各调性不同的色彩,都会浮现一个空间。

空间的流动性表现出时间的独特体验。受于形式与调性的限制,音乐创造的是封闭却又循回的空间。然而,在巴赫在此一空间放入时间的定向,对于无边无际的天,以不连续的方式如停顿、节奏的切断、半音性、上升下降音的暂停等来处理,以求方位转换的可能性。从清唱剧圣咏合唱曲或是耶酥受难曲的开始到结束,事实上交织着一个个阶段性的故事,也是充满危机的时刻。巴赫音乐作品的历程告诉我们,上帝话语在聆听者的生活中成为血肉的故事。音乐形式的历程所呈现的是天与心的过渡。

在通过了音的感受性会让我们了解巴赫音乐的多重比喻,并非再现文本的图像,而是当我们聆听从外而来的上帝的话语时,在内心最深处所产生的回响。

第二方面在谈论巴赫的音乐神学还要谈论天与心的交往。早在西元前七世纪,耶稣降世之前,先知依撒意亚曾对上帝呼喊:啊!望你冲破诸天降下。巴赫写的这曲耶诞节圣歌,正是对依撒意亚呼喊的回应。在这里是圣歌中第一段:我从天上来,为你们带来新的好消息,许许多多的好消息,将经由我的歌声告诉你们。

这曲圣歌首先是由一个来向天上的天使,宣布耶稣诞生的消息:(我从天上来,为你们带来新的好消息)。接着,这位天使邀请我们共同默想,直到最后天使邀请我们唱道。

我们可以看出,巴赫的音乐除了表达上述的内化的过程与心灵情感的回响之外,还表达出圣歌文本的神学架构。因此,本人将分析圣咏合唱曲中,乐曲的编写方式与风格的明显转变。首先个人提出乐曲编号方式的转变。歌曲的第一个变奏中,我们可以运用管风琴变换各种乐器声音的即兴独奏,来突显主声部的旋律,其他两个独立的声部则以卡农的形式编写。

巴赫音乐给予圣咏合唱的主题与动机的特色,让人更感受到灵魂的妙出与上帝的降临。对于天的开启或是闭合,巴赫运用的是上升,下降的对位法,平行的音节或是反向的音阶来表示。天的开启与灵魂的妙出会伴随着装饰比喻法的转变。这是为何灵魂的装饰是完全在虚荣与世俗之外的。因此,合唱曲中从内在韵律到装饰音,犹如从灵魂的内在律动转为焕发的光亮。

合唱曲中的音符在“天”这个字攀到最高音之后,下降的音符在“住所”这个字降至最低音。所有的音层层上扬走向颠峰,之后,又从这最高峰节节降下,这样的双重律动以音乐的对位法上升,下降的剖面烘托出来。

前面所讨论的两首圣咏合唱曲,让我们感受到心在面对来自天的上帝时,心被打开后所体验的味道与喜悦。

当我们欣赏巴赫的音乐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章节,特别是在清唱剧中,巴赫在音乐家里表达天的欲求超越死亡的观点。死亡并非在静默中封闭自我的时刻,死亡对巴赫而言是一种对话。我们在曲中会听到凶犯在与耶稣的对话,有如在雅歌中神秘的唱和:耶稣在上帝的手中完全弃绝自我,他允诺凶犯,说此人将会与他一同到乐园。当感动与受伤的心面对死亡时,若让心的伤口更为开放,会让更深一层的欲求浮现。

由此观之,巴赫音乐对死亡的呈现手法绝无希腊神话的悲剧色彩,也许带有戏剧的味道,但绝不是悲剧。巴赫的音乐不断地带领我们面对传统形象,他将耶稣置于思索的中心点,信仰的经验对巴赫而言是风格区辨的准则,巴赫的音乐创作是一条体现信仰的道路,透过各种不同节奏,表现的形象,和声的变化,简短的旋律线,多变的装饰音,巴赫的音乐唤起信仰,经验中被忽略的更宽广的自我,让人的心灵与上帝同在乐园。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