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3-02 10:36 每日甘肃
向莉
古筝因其古老的历史渊源,被人们称为“古筝”。古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广泛流行,以秦国最为盛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有“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所以古筝又有“秦筝”之称。
关于古筝的起源,民间自古就有秦人父子、兄弟、或姊妹分瑟为筝的传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瑟和筝的注解分别是:瑟,古代弦乐器,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筝,弦乐器,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汉·史游《急就篇》之三,颜师古注“筝,亦小瑟类也。”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锦瑟》中写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见瑟弦或多或少有大小之别。自唐宋以后五十弦瑟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十二、十三弦古筝,有大量宋词为证:晏几道“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欧阳修“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等等。至唐宋品古筝已成一种时尚雅趣,仍沿用“秦筝”称呼,如“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羞将离恨付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等。明清又增至十四、十五弦,至今发展到二十一弦或二十三弦。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就播放过仿古小瑟的演奏,从外形到岳山、琴码、琴架、演奏技法、音色效果等都和古筝相差无几。
汉·应邵《风俗通》中有“并凉二州筝形如瑟”的记录;明朱载育《郑世子瑟谱》记载,“筝柱三柱,三财聚也”,其实所载筝实为瑟,因古籍所载瑟柱有排列三组的,而筝柱仅排列成一组。两者既有渊源,又并存流行,至近代二者合而为一。
我认为古筝虽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产生时间应更早。《诗经》中收录了《蒹葭》、《车邻》等秦风十篇,《车邻》篇有“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诗序认为“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2006年,秦先祖西垂陵园在礼县大堡子山被发掘,出土有编钟、石磬、礼器、车马坑、兵马俑等,与诗序注解相投。秦人在西垂建都经庄公、襄公、文公三代国君,后向东扩张与晋国搭界友好,后世方有“结为秦晋”之美誉。《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文公卒,葬西山”,西山即指西垂。在宝鸡文公之孙武公的陵墓里,出土了成套的青铜,铸造精美,发音准确,制作年代更早于湖北随县的楚国编钟。稍后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关于他女儿有“吹箫引凤”的传说。可见早期秦人尚武且好乐。据南朝梁时《秦筝曲》记载用桐木造筝已是千年传统,但多数秦早期古墓在发掘前已被盗,只能寄希望于新的发现和考古旁证。一件乐器从产生到流行需要一个过程,古代尤为缓慢。诗经中只在秦风、周南、唐风及小雅中有七篇提到瑟,这与秦国加封诸侯时间大致相同或稍晚。而商颂、周颂、鲁颂中却无一篇。我认为这跟瑟的普及有关,因穆公以前秦国建国时间不长,地处偏远,国势微弱,诸侯地位低下,习俗器乐自然不被别国看好。且周朝礼乐制度严格,天子与诸侯大夫用乐等级森严,不能越轨。想必最初秦人的瑟或是马尾、兽筋,声音瑟瑟难登大雅,尚处于秦人自用和有待改良的阶段,不被天子和别国看重。#p#副标题#e# 探究瑟的起源,屈原《楚辞·大招》中写到“伏羲驾辩,楚劳商只。”汉·王逸注:“伏羲作瑟,造《驾辩》之曲”。据古籍《路史》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仇夷即仇池,在今陇南西和境内,成纪即今天水一带,两地紧连。近年考古发现,西和、礼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与秦安大地湾时代大体相当,距今约七千年时间,在我国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李铁映在公祭文章中有伏羲“始造《驾辩》,谐世八音”之句。
《驾辩曲》古已失传,据传曲调优美。自古乐器作曲定名惯用地名、物名或情形意趣悲喜离别定名的方式。如古曲《鹿鸣》、《望帝》、《聂政刺秦王》等,配以弹、按、花指等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点状线状联合出音,最宜表现行云流水或抒发情感,如《高山流水》、《寒鸭戏水》等。这样来推敲曲名含义,或是指物或是言情。“驾辩曲”含义今虽不可知,但据陇南西和县志记载,秦汉时在今西和、成县境内先后设下辩道,因为其境内有下辩水。下辩水即今成县南河,是西汉水的重要支流,发源于西秦岭南麓,流经西和、成县境内,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从相传伏羲的出生地西和县仇池山伏羲崖到下辩河流域,及西礼盆地史前文化遗址,方圆几十公里之遥。我认为“驾辩”即“下辨”,应是伏羲故里的一条河。“驾”和“下”在上古音中都属“牙”音,读法相似或含混,至今在汉字中“J”和“X”声部通用的双声字还很多。比如:“酵(jiao)母”在当地土语中读“酵(xiao)母”,“菌”(jun)土语发(xun),河南“阳夏(xia)”古时称“阳甲(jia)”。在古汉语造字中“同声俱可相假”,在古音方言中“驾(jia)辩”和“下辨”的发音是含混的。因此,有足够理由说明“驾辩”即“下辨”。“驾辩曲”的曲名当是因水而得名,即今西和、成县的南河。据《易经》传说伏羲创八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河出图,洛出书”是传说伏羲画卦观水貌临水而作呢?还是后来远游思乡而作“驾辩曲”呢?再或是秦先祖假托伏羲之名而作呢?我想随着进一步考证会有答案的。
陇南是秦文化和伏羲文化的源头,中国四大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就产生于秦先祖西垂故宫一带,银河即今西汉水。西和县的乞巧节是我国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乞巧活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盛行于秦时的春倌说春习俗至今仍保留传唱。秦人在这里发迹,不断壮大扩张,把本土文化推向全国,隶书中“奏”和“秦”的写法仅分毫之差,“奏”难道也是秦国专用?因为在春秋以前,天子、诸侯、士大夫用乐多用钟、鼓、磬、箫管之类的,以打击或吹为主的演奏方式,而“奏”包含的方式更为丰富,这是否和秦人用乐有关?
随着秦人势力东迁,入主中原,有足够条件把瑟制作得更华美、更精良,从此改名为“秦筝”了?
后来“秦筝”在历史中东渐南移,在朝代更迭中与当地的说唱、曲艺、音乐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如中州古筝、客家筝、武林筝等,又流传到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地,落地生根产生了伽耶琴、牙托克等琴种,但外形构造弹按指法基本没变。
如今在扬州建有全国最大的古筝博物馆“华夏秦筝艺术博物馆”,为纪念古筝的起源,被冠以“秦筝”两字,在联合国颁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称为“国之乐父”的古琴榜上有名。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