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现在,郭文景已经在对未来几年的创作制定计划了。北京交响乐团委约他为2022年冬奥会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这是郭文景第一次创作钢琴协奏曲,虽然离交稿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他还是早早就着手开始创作。

相关 About

郭文景 Guo Wenjing 作曲家

时间:2020-01-02 17:43 音乐周报 纪晨

很多时候,作曲家郭文景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严肃的。郭文景自己也承认:“过去脾气是很大。”但最近两三年,他觉得自己已经改了很多,不再像过去一样点火就着。再过三个月,将是郭文景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整三十年。回顾过去,郭文景觉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对生活充满感恩。”

两进作曲系

歌剧《狂人日记》《骆驼祥子》《夜宴》《李白》《凤仪亭》,交响合唱作品《蜀道难》《远游》《春天,十个海子》,芭蕾舞剧《牡丹亭》《敦煌》,民族器乐作品《愁空山》《野火》,打击乐作品《戏》《炫》……这些曾在乐坛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都出自作曲家郭文景之手。

11月29日晚,在成都的云端音乐厅,四川交响乐团为巴蜀观众带来一场郭文景作品音乐会。这是郭文景第一次来到云端音乐厅,看到眼前的建筑,他回想起1977年那个秋天。那年,21岁的郭文景一个人坐着绿皮车,从重庆赶到成都,参加中央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当时,成都市中心也只有几栋高楼,考点设在四川音乐学院里,周围格外荒凉。通过现场演奏、作曲考试、和声考试、视唱练耳考试,陈远林、马建平、瞿小松、郭文景脱颖而出。四人中前三位都来自贵阳,只有郭文景一人来自川渝大地。

1978年4月,郭文景来到北京,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关于77、78级“作曲系黄金一代”的传奇故事,早已是众所周知,郭文景便是“黄金一代”的一员。这一时期,郭文景就展现出了前卫、先锋的创作理念,以及对川渝文化的热爱。1983年,他的作品《川崖悬葬》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伯克利大学演出,获得《旧金山记事报》等主流媒体的好评,成为77、78级作曲班里,第一个在国外演出并获得认可的作品。

这一年,郭文景回到重庆歌舞剧院,重返故乡的日子过得很“巴适”。郭文景大学期间的作品在国内国家级的作曲比赛中屡屡得奖,前辈们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那时候国内的剧团演出不多,中国的电影电视行业正兴盛,他为很多影视剧作品写音乐。虽然工作单位在重庆,但他不是在北京参与电影、电视剧的音乐录音,就是跟随剧组摄制组在各地漫游。四处游历的经历让他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对他未来民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年少成名、才华横溢,郭文景成了香饽饽,让京沪两地的高校、乐团争相想把他招入麾下。在当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施万春的热情邀请下,郭文景决定去中国音乐学院任教。既然要到北京工作了,郭文景顺便回了趟母校,向自己的老师刘霖表示感谢。当时刘霖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听到郭文景要去中国院当老师,立马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叫来了人事处的领导。刘霖坚定地说:“郭文景这样的人才,我们必须把他留下呀!剩下的事情你去想办法吧。”能够在母校任教,郭文景自然高兴,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西安、作曲系主任施万春也对郭文景表示祝贺,理解他做出的选择。就这样,1990年3月,郭文景再次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回到他熟悉的作曲系任教。

十三载作曲系掌门人

在作曲系工作3年后,郭文景成为副系主任,1998年至2003年,担任作曲系主任。2010年,郭文景第二次接任作曲系主任,直到2018年年初卸任。两次担任系主任,郭文景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回想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让作曲系有更多的经费用于给学生们提供作品演出的机会,郭文景四处筹钱,亲自去找电影圈、影视圈的朋友来资助作曲系的各项活动。

2010年,有了国家对教育资金的大力支持,再次执掌作曲系的郭文景大展拳脚,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改革。上任后,郭文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音乐学系传统音乐教研室,希望可以给作曲系的学生“开小灶”:作曲系学生不和其他专业一起上中国传统音乐课,而是针对作曲系的学生展开更深层、更多元、更多课时的教学。

此前,作曲系与音乐学院中的其他专业一样,采取单一导师制——学生一入学师从哪位老师就一直跟随其学习五年。在郭文景看来,作曲是一个博采众长的专业,学生不用像声乐、乐器一样“始终如一”。改革后,进入作曲系的本科生,五年中最多可以跟随五位导师学习,至少也要选择三位,这样学生能够在不同老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不同作曲家的特点,同时拥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也避免学生产生惰性。这一制度从2010年延续至今,成为其他很多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最羡慕的特色。

最让郭文景感到自豪的是由他发起的“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每年有6部学生的歌剧作品可以上演,让学生们也能有机会接触到“高高在上”的歌剧创作。这在世界上任何音乐学院都是很难做到的。每次学生们的歌剧作品在舞台上亮相后,台下鼓掌鼓得最起劲儿的总是郭文景,他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兴奋不已。

过去,创作、教学、行政管理是郭文景的三个工作方向。2019年,卸任系主任后,只负责创作和教学的郭文景并没比从前轻松,2019-2020学年度,郭文景的学生数量将创下他执教以来之最。

B面郭文景

很多时候,郭文景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严肃的。他自己也承认:“过去脾气是很大。”但最近两三年,他觉得自己已经改了很多,不再像过去一样点火就着。在妻子、笛子演奏家唐俊乔眼中,郭文景是一个很纯真的人,对于很多人情世故没有那么敏感,一些油滑的心思他没办法一眼识别。也正因如此,郭文景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语言一样都是最直接的。

唐俊乔很感谢这些年丈夫对她的理解:“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里,他始终把我当成艺术家来尊重,从来不让我必须为了家庭放弃什么。”两个人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艺术,柴米油盐于他们而言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演出时,两人在结束排练后,会在酒店大堂的咖啡角里点上一杯咖啡,一起聊聊彩排,也聊一聊最近的社会新闻,说一说各自的理解。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再喜欢把自己的感想发在朋友圈里,但郭文景还是愿意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半个月前,郭文景就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自己的一桩乐事。他在上海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车,去听排练。上车后,司机说:“你去爱乐(lè)乐(lè)园呀?”他说:“我去爱乐乐团。”司机尴尬地笑了。郭文景想到了孔乙己问店小二,知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郭文景身上也有一种鲁迅情怀,也因为这份情怀,让他的歌剧《狂人日记》更宏大。郭文景很喜欢读书,平时创作之余随手在书架上拿本书看看,再回到创作中,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灵感。

看到好友、画家陈丹青的《谈话的泥沼》成为畅销书,郭文景笑称等未来自己有时间了,也要写一本畅销书。另一位他的好友、美食家黄珂,在成功鼓动诗人芒克画画后,又开始鼓动郭文景尝试画画,但对此郭文景不为所动,“还是作曲适合我”。

现在,郭文景已经在对未来几年的创作制定计划了。北京交响乐团委约他为2022年冬奥会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这是郭文景第一次创作钢琴协奏曲,虽然离交稿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他还是早早就着手开始创作。“今年,花了很多时间在写这个,已经写完两个乐章了。”同时,在他心里,思考了多年的“大计划”也开始提上日程:“那将是更庞大、更有挑战性的作品。”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