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克拉拉·哈丝姬尔 Clara Haskil 罗马尼亚钢琴家 |
时间:2018-01-07 18:21 深圳特区报 贾晓伟
1960年冬天,罗马尼亚裔瑞士籍的钢琴家哈丝姬尔,在布鲁塞尔的车站的楼梯上因意外跌倒去世。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在乐迷中的名声与地位有增无减。原本她第二天要与小提琴家格罗米欧共同举办音乐会,可惜命运多舛,天不假年。而从年轻时就有的脊椎侧弯以及脑瘤手术的影响,哈丝姬尔少女时代过后就开始身形佝偻,晚年演出时,整个人形弯曲在钢琴前面。但她弹奏的莫扎特却放松而自然,表情高贵,被举世公认为是莫扎特音乐的传人。那种“含泪微笑”,遭遇今生不幸依旧保有信望爱的神意表达,落在每一个音符深处。莫扎特在纷乱现象世界的“含泪”,经过抽象而提炼为作品时,转换成了“微笑”;“哀而不伤”才是感恩者面对俗世命运的应答。哈丝姬尔弹奏的,正是这一从“苦”到“甜”的行程。
除了与格罗米欧一起留下系统录音外,哈丝姬尔留给今天的作品并不多。她的演奏生涯由于身体的原因以及二战的影响,一直磕磕绊绊。起初,她作为一名音乐神童到巴黎求学,跟随科尔托练琴,并被科尔托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而另一位罗马尼亚裔钢琴家李帕第也在后来被科尔托提携,如旭日初升,以演奏肖邦闻名。哈丝姬尔生于1895年,李帕第生于1917年,两人尽管相差20多岁,却因有着相同的国籍、近似的经历,而反复被人谈及。李帕第因为白血病于1950年去世,被誉为肖邦的再生。而自从发现了脊椎的问题,哈丝姬尔不得不弹奏力度不大、情感微妙与温柔的作品。莫扎特与舒曼,成为了她的选择。
听哈丝姬尔的莫扎特,会觉得与其他演奏大师相比声音要轻,钢琴似乎小了些,但分句清晰,明确,一个轻快、精灵般的莫扎特,呼之欲出。除她以外,西班牙女钢琴家拉罗查弹奏的莫扎特也妙趣横生,只是拉罗查温暖一些,在灵动上弱于哈丝姬尔。哈丝姬尔有一种超越人性的干净,仿佛经过了净化,音符更加透明。我常听她由宝丽金出品的莫扎特第十三与二十钢琴协奏曲。封套上是她少女时代的形象,戴贝雷帽,面部精致得如同一尊雕塑。
现今乐迷更熟悉的哈丝姬尔,是满头华发的样子,表情里有种苦难过后的平静。欧洲乐坛的顶级指挥与演奏家,都尽可能地与其合作。库布里克、比彻姆、约胡姆、安赛美、索尔蒂、卡拉扬,以及卡萨尔斯、安达、谢霖,皆在合作的序列里。大师们把她看作另一位大师,但她登台出演,还是经历着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除了肉身,还有其他的折磨。有时她会有与乐队配合的短暂犹疑,但一旦进入了,便如鱼得水,越来越好,到了乐曲的后边,愈加从容,自在。而莫扎特的作品,一旦演奏风格不当,便可能油滑,但哈丝姬尔的莫扎特是庄严与神性的。
由于疾病与演出太少,哈丝姬尔十分贫穷,直到很晚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钢琴。1940年代,她居住在瑞士日内瓦湖附近。与她住在同一座小镇的,有电影大师卓别林。卓别林是个富翁,但一直梦见从前忍饥挨饿的日子,在其自传里反复写到这一点。不知作为哈丝姬尔的朋友,他如何看待她的贫穷。卓别林赞美哈丝姬尔的琴艺,说他今生见到过三个天才:爱因斯坦、丘吉尔与哈丝姬尔。他的默片多用古典音乐,应该算是行家里手。对哈丝姬尔的夸赞,不是虚言。
哈丝姬尔的一生已是一个音乐传奇,更是一个神学意义上的生命范例。长期以来,莫扎特的作品被戏剧性演绎,很少有人认为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天主教作曲家。他的作品被指责为即兴,随意,挥霍无度的才华。钢琴家古尔德对他开火,甚至说他是个糟糕的作曲家。这显然是误解。哈丝姬尔演绎的是一个拥有神学内核的莫扎特,他作品里的光明质地,从黑夜与世界的混沌里熬炼出来。那是哈丝姬尔理解的莫扎特,归属更高的存在。
就创造而言,音乐一直有种不可解释的神秘。作品里,竟然难以寻找作曲家与演奏家现世的痕迹,莫扎特与哈丝姬尔都做到了这一点。一尊伤残之躯,却有着手指与心灵的高妙。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是只可意会的神秘表达。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