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王西麟祖籍山西稷山,生于河南开封,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在贫穷偏僻的甘肃省平凉县度过,受其兄影响而喜爱文学,并在平凉的教会小学学会了风琴和五线谱。

相关 About

王西麟 Wang Xilin 中国作曲家

时间:2016-03-19 22:20 中国艺术报 朱婧燕

王西麟是中国当代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历来以充满史诗性、表达社会责任感、揭示人性、表现悲剧性的思辨性而广为国内外听众所熟知,因此人们总愿用“孤傲”“愤俗”“悲情”等词来形容他的个性与情怀。他因创作于1963年至1964年的《云南音诗》在1981年获得中国首届交响乐最高奖项脱颖而出,特别是其《火把节》经常被单独演奏而流进广大乐迷的耳帘。作为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旬的作曲家,直到80年代初,人到中年王西麟才在音乐界崭露头角,其中囿于历史的劫难而遭受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

王西麟祖籍山西稷山,生于河南开封,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在贫穷偏僻的甘肃省平凉县度过,受其兄影响而喜爱文学,并在平凉的教会小学学会了风琴和五线谱。后因家庭破落,王西麟于1949年9月参军加入了西北野战军十一师文工团,期间他学了手风琴和铜管乐器的演奏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7 月,他被送到北京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9月,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任驻团创作人员。 1964年,王西麟因批评当时的文艺方针而受迫害,下放山西大同、长治达14年之久,身心遭受磨难,直到1978年才被调回北京任职于北京歌舞团。这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已经改变,王西麟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现代音乐,打开艺术视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执着不变的信念,如饥似渴地研习了大量国外现代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并多次到音乐学院聆听国外专家的讲座。通过这些学习,王西麟拓宽了自己的音乐语言和美学观念,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和国际都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听众的极大肯定,并不断促使他一步一步走向艺术的高峰。

至今,王西麟创作出了9部交响曲及其他音乐体裁形式的众多作品,举办了9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如果说王西麟早期的《云南音诗》表现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体现的是对浪漫派和印象派风格的继承,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等美好理想,那么此后这种纯粹表象的浪漫情怀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却难以寻觅。这或许是与作曲家生活的沧桑经历有关,或许是作曲家自身带有的悲天悯人的天性促成。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创作的表达风俗性风格和民间画卷的管弦乐作品,如《太行山印象》《太谷秧歌》《黄河壁画》等,王西麟都在音乐中融入了极大悲情性的乐章,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同类风格体裁中都极少有,体现出了王西麟在创作和美学观念上的延伸、变化与发展。

最能代表王西麟艺术成就的9部交响曲,鲜明地表露了他的艺术追求、悲剧情怀,以及对山陕、甘肃等地秦腔、蒲剧、上党梆子等戏曲音乐的创新运用。从1962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体现出音乐中的无标题交响思维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到《第三交响曲》(1990年)和《第四交响曲》(1999年至 2000年)中表现对音响音色等技术手法的创新使用;从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的《第五交响曲》(2001年)体现对乐队编制(仅为22件弦乐器)、地方戏曲节奏和广义复调技术的缜密构思,到《第八交响曲——喜剧的对话》(2009年)呈现出奴役者和被奴役者两个主题的对立,表现出中国历史上吏治制度下的告状情形;直至去年完成创作并演出的《第九交响曲——抗日战争安魂曲》,他沿着贝多芬、马勒等音乐大师的足迹,首次在他的交响曲体裁中加入合唱团,以此构成了规模宏大、震撼心灵的交响诗篇,其意图是为了唤起听众对抗击侵略者苦难历史的记忆和追思,以及体现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敌精神。这些作品都鲜明地表达了王西麟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哲理思辨和悲剧意识的苦苦追寻、对技术手法和民间音乐运用的翻新处理。

事实上,一直以来王西麟对民间音乐“情有独钟”,他的音乐始终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土壤之中。王西麟绝大多数作品都采用了他熟知的“母语”(即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秦腔、蒲剧、上党梆子等戏曲音乐),不管是充满哲理性的交响曲体裁,还是风俗性的组曲、协奏曲等体裁,运用这些地域性鲜明的民间音乐语汇,已经成为体现他音乐风格特征的标志了。在运用的方式上,王西麟极少原样引用,而是从民间音乐中提取核心、打破节奏的惯用范式、重新组合,然后进一步保留民间音乐的神韵,重新创作旋律并进行抽象使用,这些都浓浓地体现出作曲家对中华文化的深情、对民族音乐及民间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而在现代作曲技法的使用上,不管是十二音序列音乐、无调性、音色音响技术,还是简约派手法乃至中国五声性音高结构等,作曲家都是由情而寻技,由技而促情,将情感与技术拿捏得恰如其分,赋予作品更深层的人文意义。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王西麟的作品便可形容为乐如其心。他的音乐是其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这种音乐或许太嘈杂刺耳、或许太沉闷压抑、或许太嘶吼悲鸣,但它就是那么直勾勾将痛楚揭露出来,触及你内心深处,让你去思考。“悲思”或许可以相对表达王西麟的内心和音乐中所要诉求的永恒情感。不管是表达对社会正义的伸张、对不公事件的痛恨,还是显露喜悦之情的手舞足蹈,王西麟都毫无畏缩地尽情宣泄在其音乐中,正如他刚烈直率的性格。而这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的音乐和他愤世嫉俗的言语表述,不仅需要有着蔑视世俗的勇气,更需要拥有深邃的思想。而这,正是作曲家王西麟一路走来一直所兼具的情感和使命,进而成就了他在中国音乐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王西麟依然心怀音乐,在为中国当代的音乐创作事业上下求索……(朱婧燕)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