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试听 Plays
♬ 贝多芬 - 第2号钢琴协奏曲 Op.19 第3乐章 | 新芭网 ( 音频 ) |
简介 Introduction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2
这首第二号先于第一号,降B大调,OP.19,约在1794—1795年创作并初演,1798年修改。这一协奏曲的乐队编制非常简练,曲式比第一号还要接近维也纳传统。
乐章
共3个乐章:
- 1.朝气勃勃的快板。第一呈示部的第一主题呈现两个对称的形象,第二主题是一个新的抒情性插段。第二呈示部同样拥有很多旋律,旋律和乐句的发展都具即兴意味,极具莫扎特的风格。
- 2.柔板,这个乐章近似于海顿的风格,带有沉思意味,又充满温暧的感情。其中广泛使用了器乐式的朗诵调,从而时常形成旋律的情绪发展。这种发展中孕育着贝多芬的创作个性。
- 3.回旋曲,稍快的快板。奏鸣曲形式的回旋曲,保持欢快中带有谐谑的特点。这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中有类似杜鹃的啼声,而在旋律中突出的重音,与钢琴左手部分节奏错位而带来幽默。整个乐章中节奏转换与突然的重音,都极具贝多芬的特色。
乐曲分析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19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B-flat Major Op.19 ,创作先于他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 ,约作于1795年,题献给卡尔·尼科(Carl Nikl),分别于1798年及1801年进行两次修订。为了使这部作品专由他本人演奏,贝多芬把它延迟到1801年才出版;而且一直等到付印时,才把独奏部分全部写出来。该作乐队的编制规模较小,给人以柔和之感,其中更能看出莫扎特的神髓。当时的听众尽管对这部作品加以赞赏,却又多少对乐曲中某些偏离传统的特点感到困惑。而今天我们听起来,却会对作品表现出的有节制的情感爆发以及强烈的对比感到由衷的钦佩。全曲共三个乐章:
-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奏鸣曲式。乐章的第一个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用乐队呈现两个对比的形象,一个刚毅有力,带有附点节奏;一个富于歌唱性。第二主题是新的抒情性插段,它在第二呈示部并不出现,只在展开部中得以发展。乐章的第二个呈示部同样有很多旋律。
-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3/4拍,变奏曲式。音乐特点同海顿有些近似,是哲学式的凝神沉思,十分严峻,但又充满诚挚、温暖的感情。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示,钢琴将此主题华丽的装饰反复。随后钢琴奏出琶音连续的部分,乐曲洋溢着幻想韵味。
- 第三乐章,回旋曲,极快板,降B大调,6/8 拍,回旋奏鸣曲式。钢琴突然出现切分音节奏,呈示出如杜鹃一样的叫声般的轻快而有趣的主要主题。副主题的音响更柔和,贝多芬用乐队出人意外的音调和节奏重音,造成了充满喜剧性的效果。在这个构思独特的乐章中,那些节奏的转换和突然的重音,都是贝多芬所独有的,在乐章当中由一段显得尤其突出。在展开部中出现的新主题里那些调皮地不断反复的动机,也十分引人注意。在再现部的结尾,主要主题突然和缓下来,好像摆出一副庄重、雄伟的姿态,一本正经似的,但乐队随即用更大的热情强有力地恢复原来的面目。近乐章结束时,音乐的进行停顿一下,然后乐队全奏用几个强烈的和弦结束全曲。
赏析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9)乃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作于1787年至1789年间。
创作背景
贝多芬于1795年3月29日首次面对维也纳观众,当时他在台上亮相之身份既是独奏者,也是作曲家,而他选择演奏之曲目,正是日后被冠以‵第二′的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三年后,贝多芬听从海顿之建议,离开出生地波恩,到维也纳跟海顿上课。但当海顿于后来远赴伦敦演奏时,贝多芬遂转而师随亚伯斯贝嘉 (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教授。亚伯斯贝嘉乃城内另一个德高望重的作曲家,他曾批评其学生“不学无术”。当时的作曲家大多受聘于宫廷或教会,并未出现所谓“自由作曲家”,对作曲坚定不移的贝多芬,也明白到祇有成为钢琴家才能受城中富裕的维也纳民众所欢迎。
贝多芬亦由此撰写此首钢琴协奏曲,并邀得乐团负责排练,当然也不容忽略撰写乐谱。然而他却在演期前两天抱恙,及未赶及完成最终乐章;至于排练方面,某场地的钢琴却出现编差。他遂改用另一个调完成作为配合,结果,贝多芬终克服困难完成是次首演。《维也纳报》(Wiener Zeitung)亦大赞贝多芬“已博得普罗大众衷心的认同”。
曲式及内容
此首合共28分钟之协奏曲,共分下列三段乐章:
- 1. 活泼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 2. 慢板(Adagio)
- 3. 回旋曲—甚快板(Rondo - Allegro Molto)
第一乐章
此乐章以仿号角之声调开始,由小提琴以较温柔及旋律化之乐句对答著。这两个基本乐思一再出现在篇幅较长之前奏,但当钢琴出现时,姿态也十分低调,完全不受瞩目。余下之部分以钢琴及乐团之对答作主调。
第二乐章
此乐段陷入沉思的情调,乐团奏出诗歌般之主调,偶有粗犷的重音间隔着。钢琴部分展开时“充满感情”,乐团则有时静待钢琴演奏。此后两者一直如梦幻般紧密交替,每当乐团情绪将起高涨之时,钢琴会相继由一音一音作平静。
第三乐章
本乐章极为热闹喧腾,钢琴在开首以兴高采烈的主题带动,更偶尔进入黑暗陋巷,但整体而言,乐章仍旧带有欢乐及无忧无虑之气氛。
唱片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版本可选:
- 1.科瓦塞维奇和BBC交响乐团、科林•戴维斯合作版,Philips,CD编号422 968-2(第一、第二),《企鹅》评介三星。
- 2.谭梅文与伦敦古乐团、诺林顿合作版,EMI,CDC7 49509—2(第一。第二),《企鹅》评介三星。
- 3.波里尼与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1992年录音,DG,CD编号445 852—2(第一、第二)。
- 4.佩拉希亚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海丁克合作版,Sony,CD编号MK 42177(第一、第二),《企鹅》评介三星。
- 5.布伦德尔1975年与伦敦爱乐乐团、海丁克合作版,Philips,CD编号420 882—2(第一、第二)。
此曲历史录音可选:
- 1.施纳贝尔(Schnabel)1946年与爱乐乐团、多布洛芬(Dobroven)合作版,TEST,CD编号SBT1020O。
- 2.肯普夫1953年与柏林爱乐乐团、肯培演奏版,DG,CD编号435 744—2(全集,3张),《企鹅》评为历史录音三星。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