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OP.53,因为呈献给华尔斯坦 (Waldstein,1762—1823)而冠名。

试听 Plays

♬ 克劳迪奥·阿劳 -《黎明奏鳴曲 No. 21 C 大調》 腾讯视频 ( 视频 )
♬ 沈文裕 -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Op.53 腾讯视频 ( 视频 )

简介 Introduction

贝多芬: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BEETHOWEN: Piano Sonata No.21

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Sonate Nr.21 C-dur op.53 ''Waldstein'' (1803-04)) 演奏时间:

  • I - Allegro con brio(9分24秒)
  • II - Introduzione - Adagio molto(2分45秒)
  • III - Rondo - Allegro moderato - Prestissimo(8分18秒)

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OP.53,因为呈献给华尔斯坦 (Waldstein,1762—1823)而冠名。这首作品作于1803—1804年,其时已进入贝多芬创作最辉煌阶段,此作给人以一种辉煌与壮丽的效果。

《第二十一奏鸣曲》乃因贝多芬题赠给好友华尔斯坦伯爵而得名。但也有人称它为“黎明”,大概是觉得在引子般的第二乐章的朦胧晨意之后,紧接而来的末乐章的起首,有太阳喷薄而出的壮丽和畅美。     

乐章

共三个乐章(也有称两个乐章):

  • 1.精神抖擞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高音域出现带有灿烂辉煌音型的第一主题带出华丽的音群,给人以欲展开宏伟的音乐世界的预感,第二主题是E大调,其宁静和安逸,与第一主题的戏剧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发展部中,两种性格的纠缠令人回味无穷。
  • 2.导入部,极慢的慢板,艾尔塔莱因形容这段慢板的表情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蔽”,然后进入主部,温和的稍快的快板,C大调。这是规模非常宏大的回旋曲,其回旋主题来自波恩地区民歌,充满幸福感。在这个乐章中,这个主题在变奏、发展、八度音程的音阶,以及长长的颤音等极难演奏的各种技巧下,显示出灿烂的效果。极慢的柔板,极力表达黎明来临之前黑暗的凝重,伸手不见曙光时的无助感,对生命之于自然无力改变的恐惧,听来令人心情凝结。
  • 第三乐章(二乐章论指其回旋曲),中速的小快板,与第二乐章未完结的尾音巧妙连接,顺理成章进入,以一句不断重复再现的主题,表达曙光终于冲破晨云,越出地平线、温暖地照耀天地、照进人们心灵、给万物注入无限生命力的情景,令人感动,满足,之后以不断变化的主题再现,在几个调性上重复变化,最后以极快板舞动式地结束,人们的兴奋与阳光一起,漫洒在河流山谷之上、绿树草居之间。

赏析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主题旋律以短促跳跃的节奏描绘了一种“沙沙声”,使人想起黎明万物苏醒、暗流涌动的景象。高音部分好象小鸟的欢鸣和合唱,金色的阳光透过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然后出现如同管风琴音色般的明朗清澈的曲调,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

第二乐章:短小的慢板,可以把它看作宏伟的第三乐章的导入部分。这段音乐以甜美的音色和轻轻的音响极慢奏出,给人一种如梦境般的柔和纯朴的美感,使人仿佛面对宁静清澈的湖水、多姿的绿树、晶莹的雪山,心灵与大自然融成一体。

第三乐章: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着重描绘了“乡村洒满阳光的日子”。主题是一个气息很长的乐句,取材于采葡萄者的愉快歌唱,明朗朴实,充满幸福。歌声越唱越嘹亮,情绪也越来越热烈。接着出现奔放的跺脚舞步,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随后优美动人的民歌与热烈的舞蹈场面交替出现,使得音乐情绪抑扬起伏,多姿多彩。尾声是一首快速的舞曲,欢腾的气氛达到高潮,全曲在极其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

《华尔斯坦奏鸣曲》是雄伟的钢琴田园交响乐。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成为贝多芬中期音乐代表作,完全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钢琴音乐杰作。

简析

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

BEETHOVEN:Sonate Nr.21 C-dur op.53 ''Waldstein'' (1803-04)

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OP.53,因为呈献给华尔斯坦(Waldstein,1762—1823)而冠名。这首作品作于1803—1804年,其时已进入贝多芬创作最辉煌阶段。

  • 第一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快板写成的。其中大大地发展了奏鸣曲的各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声。展示着朝气蓬勃、精力充沛。
  • 第二乐章贝多芬以稍微朦胧暗淡的柔板乐章出色地使整部作品天衣无缝,十分严整。其中的甜美宁静却是贝多芬其他作品所少有的。
  • 第三乐章 这首回旋曲明亮犹如清晨,应当朴实、自然。速度平静不匆忙。

乐曲赏析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Op. 53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Piano Sonata in C-dur "Waldstein" Op.53 ,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

唱片

这首奏鸣曲的版本,可选:

  • 1.吉列尔斯演奏版,DG,CD编号419 162—2,《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 2.布伦德尔70年代版,Philips,CD编号438 730—2,《企鹅》评介三星。
  • 3.谭梅文演奏版(古钢琴),EMI,CD编号CDC7 49330—2,《企鹅》评介三星。
  • 4.科瓦塞维奇演奏版,EMI,CD编号CDC7 54896—2,《企鹅》评介三星。
  • 5.肯普夫演奏版,DG,CD编号419 053—2,《企鹅》评介三星。
  • 6.霍洛维茨演奏版(1972年版),Sony,CD编号SK 53467。7.普列特涅夫演奏版,Virgin,CD编号759247—2。

此曲的历史录音:施纳贝尔1934年录音,EMI,CHS7 63765—2(8张),《企鹅》评为历史录音三星带花。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贝多芬 - C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 黎明」Op.53
作品信息
作曲 :贝多芬 1803-1804
编号 :Op.53
时长 :0:26:00( 平均 )
体裁 :钢琴奏鸣曲
献给 :华尔斯坦伯爵(好友)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5-10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