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肖邦《两首夜曲》Deux Nocturnes Op.37 ,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作品除了保持了古典音乐优秀典范所特有的匀称、完整和乐思发展严格的逻辑性。

简介 Introduction

《两首夜曲》Deux Nocturnes Op.37 ,作于1838年,出版于1840年。

肖邦作品OP.37中的两首夜曲创作年代大约是在1838一1839年、1840年5月出版。现分述如下:

1838年10月肖邦随乔治·桑赴马约卡岛,据说此曲就是在此间创作的。1839年夏天,肖邦在诺安写的信中说: 新创作的G大调和g小调,…… 这样,人们就认定此曲是在1838一1839年之间创作的。

Op. 37 No 1

g小调,三段体式。

1838年乔治·桑的儿子因关节炎,·需去南方疗养,乔治·桑决定陪同儿子和女儿、仆人一齐前去,最后选定到风景优美的马约卡岛。肖邦知道后也 愿随之同去。乔治·桑于10月先行,顺路游览观光似地到达了里昂海湾沿岸的柏平云。肖邦在邮车上颠簸了四天于第二天也到达了这里,他们在此逗留了几天后于11月7日乘船赴马约卡岛。11月14日,肖邦在写给友人冯塔那的信中称赞岛上的美丽景像以及愉快的心情。但,不久,强烈的雨季开始了,气候的变坏,环境的恶烈,心情的烦躁,使肖邦病了,且比较重。12月3日肖邦又给友人写信,叙述岛上的恶劣状况及他的病情。

此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克列金斯基称此曲为《乡愁》。

  • 一、乐曲阴暗、沉重、使人感觉举步艰难,开始的下行音暗示着肖邦情绪的低落,旋律虽然也有装饰性的变化,但往日明朗向上的心情几乎消逝。
  • 二、中段虽然转为大调,而小调色彩时有伴随。立柱式和弦连结进行的圣咏般的曲调像似在祈祷、祝愿、期盼。
  • 三、再现了第一段的情景。

Op. 37 No2

G大调,曲式A、B、A1、B1、A2、结尾。

这首夜曲是肖邦随乔治·桑赴马约卡岛时在渡船上产生的灵感和构思,回到法国后完成创作的。

  • A、左手奏出的上、下行流动的伴奏音似渡船在水中航行时的左右摇动,右手三度、六度音程的旋律进行似浪花闪烁的银光不间断的变换着,也是肖邦心情兴奋的表露。乔治·桑在日记中对这一情景的描绘是:夜晚漆黑一片,唯有后面跟上来的航船撞击着浪花闪现的磷光在辉映……
  • B、一般称之为“舵手之歌”。乔治·桑接着写道:除了甲板上的舵手,其他人都已人睡了,肖邦不仅没有睡意,还在哼唱着他心中的歌……乔治桑虽然 没写舵手在唱,其实肖邦哼唱的就是对舵手辛劳的颂歌—《舵手之歌》。B,这一段的旋律音比B段低了六度,似乎是形容渡船已远去了,舵手之歌也逐渐的听不清 而消失了…… 

赏析

1. g小调夜曲 Op.37-1 ,4/4拍,延绵的行板。库勒普斯基曾为此曲取名为“乡愁”。其中中段部分为降E大调的圣咏合唱,雅希梅茨基由此推测此曲可能是在马略卡岛上荒凉的瓦尔德莫查寺院写成的。事实上此曲应该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从马略卡岛回国之后写成的。但雅希梅茨基的假设充分体现了这首夜曲的色彩。那庄严肃穆而又神秘昏暗的圣咏音响,在头尾两段情味深长的悲歌性独白的烘托之下更为突出,使人想像到古庙和僧侣们的晚祷。

作品Op.37 NO1是他的第11首夜曲(g小调),创作于1838年。这年肖邦陪同恋人著名小说家乔治•桑及其子女前去地中海的马约卡岛疗养,由于正值雨季到来,气候的变坏,环境的恶劣,加上心情的烦躁,使得肖邦病了,并且比较严重。这首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乐曲充满了忧郁、哀伤,表现了作者低落的情绪和压抑的心情。

音乐本体分析

全曲为三声中部结构的复三部曲式。

首部(1-40小节):带再现的单三部五部曲式,结构为a+b+a1+b1+a2。

a乐段(1-8小节)是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的方整性平行乐段,由g小调开始,第一乐句的终止式转到它的平行大调bB大调的属和弦结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装饰变化重复,在g小调上陈述,结束在它的主和弦上,形成收拢性结构。两乐句的材料虽然相同,但由于节奏上的填充、装饰音的变化、个别音的替换、两乐句的“弱强”对比以及和弦的处理,既保持了旋律的总体面貌又给人以新鲜感,使人不觉厌烦,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和感受。

b乐段(9-16小节)也是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的引申型中段,采用a乐段的基本材料进行展开,在bB大调上开始陈述,与前面的g小调形成对比,后又转至d小调。第一个乐句中连续半音化的级进上行以及切分节奏的运用,破坏了旋律线的调式特征,再加上力度的渐强,给人以激动的情绪,营造出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氛,形成首部的一个小高潮。后半句旋律恢复平稳,且具有明显的大调特征,随后转回原调g小调并结束在属和弦上,形成开放性结构,为再现段的开始作好了属准备,最后一小节旋律声部属音的持续也期待着主题的再次出现。

a1乐段(17-24小节)再现a乐段的主题材料,和声、调式、伴奏织体及音乐的结构均未改变,只是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加了些装饰音,更具浪漫气息。

25-40小节基本上原样重复了b乐段和a1乐段的材料。只是40小节最后一拍落在了bE大调的属三四和弦上,为后面将要出现的三声中部作好了属准备。

三声中部(41-66小节):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c+d+c1。乐曲转入bE大调,而中间时而伴随着小调色彩,音乐织体改为简单的柱式和声,圣咏般的曲调像似在祈祷、祝愿和期盼,与前面优美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

c乐段(41-48小节)由两个相同的4小节乐句构成,调性为统一的bE大调,和声由最简单、稳定的主、下属、属三和弦写成,最后落于主和弦,加之弱力度的处理使音乐表现出一种宁静、肃穆、平和的心态。

d乐段(49-56小节)同样是由柱式和弦写成的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后一句旋律是前一句下行大三度的模进,但调性极不稳定,连续进行离调和转调,力度上渐强、渐弱的对比较大,低声部原来的单音也进行了低八度重复,在表面看似平静的内心深处其实蕴藏着极大的动力,使人心神不定。

c1乐段(57-64小节)再现c乐段的材料。第二乐句进行渐慢、渐弱的处理,每小节最后一个音都加了延长号,像似在思考、冥想和祈祷。向bA大调和f小调的离调,是为了过渡到g小调,最后补充的两小节属和弦及属持续音为后面再现部的开始做好了属准备。

再现部(67-91小节):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a3+b2+a4。省略了原来中段和再现段的重复。乐曲倒数第二小节落在g小调的主音G上,再现结束。最后五小节结尾取自主题材料写成,保持了原来抒情、优雅的旋律特点。第一拍采用原调g小调的关系大调bB大调的主三和弦,给人以明亮的色彩,为最后结束使用“辟卡迪大三度”埋下伏笔。但随后即进入g小调的属和弦,为下一小节旋律声部出现的小调Ⅶ级音升F作调性准备。第三至第四小节运用渐强的力度作Ⅱ 7-Ⅴ-Ⅰ的复式终止,结束在主音G上。但随后进行了两小节的补充,先是在内声部突然作了向C大调(G大调的近关系调)Ⅴ7-Ⅰ的离调,这种突然向远关系离调的手法显示出肖邦对于传统调性关系的突破,强调音乐服从于人的主观意识,更能反映人的内心感受。之后紧接着把C大调主三弦的三音E降低,构成G大调的降六级,使得C小三和弦也就成了G大调的小下属和弦,加之旋律声部提前出现的还原B,都为后面连接并结束在原调同主音大调G大调的主三和弦上作好了准备,形成“辟卡迪三度”。把这种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叶小调音乐结束时的写法用到这里已经不再是对小三和弦不协和性的不认可,而是明亮大三和弦的结束能给人以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期盼。最后两个和弦形成的G大调的小下属到主和弦的变格进行(补充终止),也是浪漫主义期音乐结束时的典型用法,这种进行力度较为轻柔,色彩极为丰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适合表现夜曲风格的音乐作品,加之力度的渐弱、渐慢的处理,延长音和上行的分解和弦的使用也给人一种迷离感,充满了神秘色彩。

作品除了保持了古典音乐优秀典范所特有的匀称、完整和乐思发展严格的逻辑性,三声中部的呈示段按主、下属、属的和声功能圈运行明显表明了对于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作品也具有很明显的肖邦特征,抒情性和戏剧性在曲式里得到高度体现,旋律充满了忧郁的沉思、淡淡的伤感、情绪的波动,多样复杂的和声,变化频繁的离调、转调,都有浪漫主义音乐所具有的特点。

聆听《夜曲》,就会感受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在诗情画意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作者:马骁《大舞台》2011年第3期)

2. G大调夜曲 Op.37-2 ,6/8拍,小行板。此曲来自航海途中灵感,低音部不断起伏的伴奏中出现重音,表示船的进行,其间以丰富的和声表现水上的粼光,接着出现舵手之歌,按乔治•桑说法是肖邦自己配合着船身的摇摆,在睡梦中的自言自语。歌声消失,船像是在夜海中飘浮,再传来低声吟唱,摇动的曲趣反复,船渐渐在远处消失,黑暗的水中隐约的舵手之歌。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肖邦 - 两首夜曲(g小调,G大调) Op.37
作品信息
作曲 :肖邦 1840
编号 :Op.37
时长 :0:07:00( 平均 )
体裁 :夜曲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更新时间:2018-06-20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