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到敌人后方去》由赵启海作词,冼星海谱曲,于1938年9月在武汉完成。在艰难岁月里,《到敌人后方去》曾激励无数游击战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引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

简介 Introduction

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9月。该曲是关于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歌曲。1938年9月,爱国诗人赵启海和作曲家冼星海在武汉听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关于“敌后战争”报告,受之影响,二人合作写下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该曲在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混声合唱,位于第四场《抗日的烽火》。

中国歌曲。抗日救亡爱国歌曲代表作之一。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完成于1938年9月。曲调旋律挺拔矫健,节奏铿锵有力。歌词雄壮豪迈,极富号召力,是当时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赵启海的歌词写出了游击战争威武雄壮的场面,塑造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的战斗形象。冼星海对词作十分赞赏,立即谱曲。他以挺拔矫健的旋律,活跃而富于弹性的节奏,成功地表达了歌词的主题思想和特定意境。激越的歌声似滚滚波涛,奔腾向前,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阵势。

背景

1938年底,22岁的左翼音乐家周巍峙,率西北战地服务团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在他的回忆里,根据地到处可以听到“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声。

《到敌人后方去》由赵启海作词,冼星海谱曲,于1938年9月在武汉完成。在艰难岁月里,《到敌人后方去》曾激励无数游击战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引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师范大学学生赵启海与一些进步青年组织了“北平学生流亡剧团”,南下进行抗日救亡歌咏宣传。在上海,从苏联回国的音乐家冼星海,参加了由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进步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救亡演剧队,巡回各地进行抗日宣传。

1937年秋天,八路军奔赴华北敌占区,担负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将士们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扩大抗日队伍,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统治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1938年初,赵启海和冼星海在武汉结识并开始合作。1938年9月,周恩来到武汉视察抗战宣传工作,在为所属演剧队报告当前局势时,重点阐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强调要挺进敌人后方开展群众运动,独立自主进行游击战争。

这场报告启发和鼓舞了在场的赵启海和冼星海。“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他们创作了一系列以敌后抗日为主题的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是其中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向延生说。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军力不集中。”

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旋律,这首刻画豪迈勇敢的游击战士、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到敌人后方去》,很快就从武汉三镇传到了全国,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和平年代里《到敌人后方去》依旧传唱不朽。激昂旋律已成为抗战历史的背景音,是溶于中国人血液中的家国记忆。无论是1982年的电影《战斗年华》,还是2010年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到敌人后方去》的歌声都贯穿其中,与那段特殊的岁月紧紧相连。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到敌人后方去
作品信息
作曲 :冼星海 1938
时长 :0:03:00( 平均 )
体裁 :军歌
主题 :抗战
作词 :赵启海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3-09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