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埃尔加唯一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09~1910年之间,既是20世纪最早几部成功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而且也是英国音乐史上第一部可以载人史册的此类体裁的珍品。

简介 Introduction

埃尔加唯一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09~1910年之间,既是20世纪最早几部成功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而且也是英国音乐史上第一部可以载人史册的此类体裁的珍品。这部乐曲是作曲家献给伟大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的,1910年11月在伦敦由克莱斯勒担任独奏,皇家爱乐乐团协奏,首演。埃尔加亲任指挥作首场演出。协奏曲充分显示了他无比高超的管弦乐手段,一笔笔刻划都极为精湛,简练而传神。

英国作曲家埃尔加与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一样,一生只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即本片收入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分析

这是英国作曲家艾尔加1910年的作品。本身以自学方式习得一身优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艾尔加对小提琴技巧之展现自然得心应手,因而本曲在技巧上便显得艰涩,尤其末段中有艾尔加独创的「拨弦震音」。另外,关于该曲,艾尔加于总谱上以西班牙文写下「Aqui esta encerrada el alma de�loch..」,意即「这裡珍藏了某人的精神」,后经由调查,该人正是当时同时活跃于音乐社交圈的史都华沃特莉女士(Alice Stuart-Wortley),艾尔加与此人交情20多年,都暱称她为「秋牡丹」(Windflower),显然这名女士是支持作曲者谱写这协奏曲的主要动力。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两个主题动机先由管弦乐团总奏,在乐曲进行一个段落后,主奏小提琴才登场。相较于接续的发展部,整个呈示部显得庞大,而到了再现部,风格更显自由活泼,至最后亮丽的结束。

第二乐章,行板,採叁段体结构。气氛平缓而徐和,但又蕴含着热情,主奏小提琴所带出的第一主题甚为平实,但中段主题则转为激情,宛如一段顽强的抗辩,但最后则回到开头主题,在沈思中进入下一乐章。

第叁乐章,很快的快板,风格活泼而灿烂,具狂想曲的特质。首要主题动机由乐团奏出,优美的第二主题则由独奏小提琴引导,经由反覆与发展,进入了一长段由缓板开始、极具特色的装饰奏。该段装饰奏,由第一主题延展而出,并用上艾尔加独创的「拨弦震音」(pizzicato tremolo)技巧,装饰奏到最后,则再度出现之前各种动机与旋律,壮丽地结束全曲。(文/ 陈良玑)

乐章欣赏

全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宽广的快板,以传统奏鸣曲式构成,表现热情。呈示部出现了五个主题,第一主题具有崇高的气派,第二主题则柔美动人;但到展开部只保留了两个。独奏小提琴进入后,音乐变得平静、深沉。整个乐章的旋律十分优美,结束在开始出现过的主题上。

第二乐章为行板,三部曲式,一支优美抒情的歌,它温暖、柔顺,像支小夜曲。音乐朴素中含有诗意,中段的主题具有男性的壮美,并推向乐章的高潮,随后是再现首部,并在梦幻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很快的快板,音乐富于戏剧性的光彩,具有狂想性的特色,华丽而富有生气,此乐章中作曲家在独奏声部用上了“震音拨奏”(Pizzicato tremolo)的特殊技巧,效果独特, 非常激动人心。

三个乐章都很有优美的抒情段落,沉思般的吟咏在慢乐章里更是缠绵、动人。而第一乐章的冲动,那开阔的景色和仿佛是陶醉于春天的到来,半是欢呼半是踌躇,动辄激荡起洋洋洒洒的奔放乐势,又正好和第三乐章里很长一段小提琴独奏的华彩,那忧郁而恬静的孤芳自赏,形成深切而有趣的对照!

埃尔加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1号)是名家竞相演奏的热门。自1910年在他本人指挥下由克莱斯勒首演以来,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大师都以拉这首乐曲为荣。1932年,也是在老埃尔加亲自指挥下,年仅16岁的梅纽因把这首协奏曲拉得容光焕发,被认为是梅纽因风华正茂时期最好的唱片之一。海菲兹1949年与萨根特合作演录了此曲唱片。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埃尔加 - 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1
作品信息
作曲 :埃尔加 1905-1910
编号 :Op. 61
时长 :0:48:00( 平均 )
体裁 :小提琴协奏曲
献给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链接 :维基 / IMSLP乐谱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12-12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