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相关曲目 About
欣德米特 - 画家马蒂斯交响曲 | 1933-1934 |
简介 Introduction
1935年欣德米特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画家马蒂斯》。这部作品是亨德米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以德国画家马蒂斯(1460-1530)的生平为题材,描写马蒂斯走出画室参加农民战争,与社会黑暗势力的斗争,此剧遭到了纳粹当局的禁演。一直到1938年才在瑞士苏黎世上演。这部歌剧在音乐上有明显的调性,清晰的线条对位,以婉转抒情的艺术风格见长,摆脱了形式主义,使普通听众易于接受。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在完成这部歌剧之后,亨德米特又根据这部歌剧中的前奏曲部分音乐与其他一些音乐素材,编成为三个乐章的交响曲作品。现在这部三乐章的交响曲,要比原著歌剧上演的次数更多,更受听众喜爱。
《画家马蒂斯》的台本由欣德米特亲自撰写, 内容根据绘制埃森海尔萨斯科姆(Isenheim)祭坛画(altarpiece)的画家(Matthias Grünewald)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的生平。作於30年代的德国, 正当欣德米特遭受纳粹政府掌权, 生逢乱世的艺术攻击之际的这部歌剧可以说是一篇充满哲理性的作用。
背景
保罗·亨德米特(1895-1963)是德国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西欧现代派音乐的一位杰出领袖。他与理查-施特劳斯及普伊茨纳尔齐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在德国政局处于剧烈动荡的三十年代里,各派政治力量想尽办法要拉拢他。处于这种进退维谷状态下的亨德米特感到压力很大,他决意创作一部颂扬艺术自主的歌剧《画家马蒂斯》,以表明自己的旨趣。并且,为了要明确地表达自己之所想,决定自己写作歌剧的台本。
在这部歌剧未完成前,亨德米特想先予宣传,于是抽了歌剧中的三首插曲,将它发展成一部交响曲先予演出。1934年3月12日,亨德米特的挚友,当代著名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这部交响曲,演出后,听众与舆论界一致叫好,甚至非常忠诚的纳粹分子也不例外。唱片公司立即为它出了一套唱片。指挥家和著名歌剧院也为了取得这部作品的演出特权而你争我夺。总之,演出是空前成功的。这样,五月里,作曲家就暂时住到平静的波罗的海的海滨胜地沙尔博茨,开始创作歌剧第一场的音乐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间,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块乌云。
汉斯·罗斯包德突然在法兰克福广播电台上拒绝播送交响曲《画家马蒂斯》。他私下告诉亨德米特的好友施特雷克尔:因为瑞士送来了一个文件,上面提到亨德米特在访问瑞士时,对希特勒发了一通牢骚。在这个莫须有的冒犯话没有调查清楚以前,亨德米特的任何作品都不能予以广播。罗斯包德还说:即使这事已经澄清,所有的禁令全部撤销,广播电台还是需要得到柏林广播总部的允许,才能播送他的作品。施特雷克尔非常气愤,很想找出幕后发号施令的那个人。富特文格勒则表示要尽一切力量去支持亨德米特,而亨德米特当时则在黑森林心脏地带的弗洛腾斯塔特地方潜心于创作,对于外界发生的一切全然置若罔闻。
事实上,从首演成功以后,各种阴谋诬蔑、攻击亨德米特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歇过。到十月间,施特雷克尔从格特尔德那里得到涉及广播电台的一个简短的禁令,而这个禁令却是非官方的。与此同时,富特文格勒依然在各处积极奔走活动,甚至向他的上级戈林上将要求,请他批准亨德米特的歌剧《画家马蒂斯》能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演出,而得到的回音是:这事只有取得希特勒的同意才行。但是,大家都知道希特勒不十分欣赏亨德米特这人,而有谁又能说服希特勒去改变他的意志呢?可是,为了要取得这样的许可,富特文格勒不辞艰辛,决定亲自去见一次希特勒。但是,事情还没来得及进行,11月5日,《菜茵前线报》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从亨德米特早期作品看来,他是一个道道地地传播颓废思想的作曲家,决不允许他这样的人来影响德国音乐未来的进程……。接着,《德意志日报》也指责他“竟会允许他的一个作品在佛罗伦萨的现代音乐节上演出,而这个音乐节却是犹太人所控制的”。还有《文化卫士》、《音乐报》以及纳粹《人民观察员》都纷纷攻击亨德米特与他的作品。亨德米特难以忍受这种辱骂,但他又不知道这究竟是为的什么。其实,虽然亨德米特具有极高的国际威望,但他的艺术却违背了“文化卫士。的艺术原则,而特别重要的是这部歌剧的主题——德国自由主义的泯灭和在社会激变时期艺术家的崇高任务——大大触犯了纳粹的政治信念;剧中罗马天主教徒焚烧耶稣教徒的经书一事,又恰和1933年纳粹在柏林焚烧犹太人和反法西斯作家书籍的情况这样相似;另外,他还和一位非雅利安人结婚……。总之,这一切都使纳粹痛恨他。他们不放弃一切机会攻击、诬蔑他。11月中旬,亨德米特气愤极了,挟了他的剪报资料直接去找啥佛曼算账,并且恫吓说,假使这种不道德的攻击再继续下去,他将离开这个国家。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亨德米特只好跟富特文格勒拟定了一个去拜会希特勒的计划,以取得希特勒的同意。
这个计划终于开始了。富特文格勒找上了柏林《德意志大众日报》的编辑,一位具有新闻言论自由观点的人腓烈兹·克林博士,争取他为自己发表文章。1934年11月25日,柏林《德意志大众日报》的头版上,在显著地位竟然刊出了一篇名为《亨德米特事件》的长篇文章,而文章的作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富特文格勒。他以锋利的文笔还击了《莱茵前线报》的进攻。这篇文章的刊出,犹如捅了马蜂窝,弓l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在后街偷偷进行的狙击战,目前则完全公诸于世了。公众们竭力支持富特文格勒与亨德米特。这时纳粹被迫处于一种极为恶劣的境地,任何让步的表露都会被看作是一种政治上的失败。于是,整个纳粹政治集团纠集在一起,对他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富特文格勒首当其冲,失去了一切的职务与工作。德意志文化卫士,国家歌剧院和柏林爱乐乐团等都辞退了他,这位克林博士当然也无法例外。最后,该轮到亨德米特了。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德意志文化卫士冲了出来,他的发言人驳斥了一些人认为对亨德米特的攻击是一种政治性的谴责。11月28日,戈培尔在他自己的报纸《进攻》的头版上,以横幅的大字标题《音乐上的机会主义者亨德米特为什么要攫取桂冠诗人的称号?》为题刊登了一篇文章,谴责他在德意志文化卫士中,运用他的特殊地位,塞进了许多自己的创作去排挤别的作曲家。戈林也私下打了个电话给希特勒,要他立即取消原先约定与富特文格勒的会见。
经过几天的酝酿,总攻的形势终于爆发了。纳粹宣传部门的头子终于亲自跳到前台,戈培尔和罗森堡两人串通一气,前者在12月6日于柏林文化宫发表了一篇气势汹汹,杀气睛腾的演说,罗森堡则在12月7日的《人民观察员》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恶毒攻击的重要文章,两者的意思是一个:在新的德意志国家里,统治者可以决定什么是艺术,如果哪位艺术家不喜欢,那末可以滚蛋。戈培尔的那篇演说虽未指名道姓,但谁都会知道他指的是亨德米特。戈培尔讲完话后,立即又宣读了一份祝贺戈培尔“在铲除不受欢迎的份子”的一举中大获胜利的电报。这封电报签上了德意志音乐卫士主席、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名。这使亨德米特痛苦万分。因为他能忍受戈培尔的谩骂,但对一位自己尊敬的同行作曲家对他的恶意中伤,则是难以忍受的。但是,就在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里,11月20日,指挥家许勒却英勇无比,竟然在埃森地方再次指挥演出了交响曲《画家马蒂斯》。演出后,亨德米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在过去几天里,无穷无尽的淫亵话倾泻到我身上,使我对这世上笑脸相迎的人特别敏感,你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为此我感谢你。你对错误与辱骂的纠缠置若罔闻,给我以很大的鼓舞。……。”
但是,迫害是无情的,亨德米特的作品在德国遭到全面的禁演,课也无法教下去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先流亡至土耳其去。歌剧的创作暂停了下来。
直到1935年7月,亨德米特终于在柏林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此后,他曾多次出国,最后流亡到瑞士,直到临死才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而那部使他受尽折磨的、长达四小时的歌剧《画家马蒂斯》终于在1938年5月28日,在瑞士的苏黎世歌剧院,由谭兹勒指挥,进行了首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此后,立即在各地相继上演。可是,德国的报纸却守口如瓶,对这方面的消息始终保持沉默。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