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鲍里斯·戈杜诺夫(俄语: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是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斯基创作的一出歌剧。该作品于1868年至1873年间创作于俄国圣彼得堡,是穆索斯基唯一完整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是鲍里斯·戈东诺夫,此人于1598年至1613年间俄国处于政治剧变时期为俄国沙皇。剧本是作曲家以普希金的戏剧编年史Boris Godunov为蓝本创作,1872年的改写本则以卡拉姆津的俄国史为蓝本。
表现17世纪俄国的一场皇位之争及其在民众中的强烈反应的《鲍里斯?戈东诺夫》,不仅是最伟大的俄罗斯歌剧,而且以其史诗般壮阔、人物的精神深度以及音乐上的高度创新,也足以跻身于歌剧史的精华之列。
鲍里斯?戈东诺夫(1552-1605),沙皇伊凡雷帝之子费多尔的宠臣,由于费多尔死后没有后代,并非皇族的戈东诺夫凭实力登上宝座。几年后,各地相继发生自然灾害,人们把矛头指向篡位的戈东诺夫,不久,他在内乱中死去。
这部根据普希金同名悲剧创作的新型历史歌剧,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对原著予以重新构思,使歌剧的历史背景处于农民革命风暴的前夜,通过塑造人民群众的历史群像和刻画沙皇鲍里斯的内心矛盾,尖锐地反映了人民与暴君的对立冲突,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为适应戏剧情节的需要,作者一方面运用了多层次、多线条的合唱,表现在不同场合下人民群众的集体形象(如在修道院强迫人民请求鲍里斯登皇位的场景),另一方面又采用朗诵调风格的独唱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如内心充满矛盾的沙皇鲍里斯,象征俄罗斯人民苦难遭遇的疯僧),同时又注意对戏剧发展情节的典型环境的烘托(如鲍里斯在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加冕仪式,立陶宛边境小酒店的场景,波兰贵族宫廷生活场景等)。而整个歌剧的音乐语言则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
穆梭斯基根据普锡金的戏剧与歷史故事,在1868-9年间谱作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Boris Godunov)」。1871年,歌剧的第1版被剧场拒绝上演。理由是剧中没有女主角。于是穆梭斯基大规模修改第1版,在1872年完成规模更大的第2 版,1873年在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剧院)上演其一部分,1874年2月首演全剧。此剧的第1版除了内容暗沉外,音乐也好像在试验,因此评论家的评语都不好,以致在作曲者有生之年,只不过上演十数次。不过一般大众,倒还欢迎此曲。后来还有多位作曲家数次修订管弦乐部分,因而有李姆斯基-柯萨可夫改订1 版、改订2版,易波里托夫-伊瓦诺夫追加版,萧斯塔可维奇版等版本。
这是俄罗斯味很重的作品。在俄国歷史上,鲍里斯‧戈东诺夫(Boris Fyodorovich Godunov, 1551 - 1605)真有其人,是1598 - 1605年在位的莫斯科俄国沙皇。有关这位沙皇,
组成
歌剧的时间设定在1598-1605年,地点是俄国与波兰。
剧中人物:
- 鲍里斯‧戈东诺夫…俄国沙皇(男低音)
- 夫忧德尔…沙皇的儿子(女中音)
- 库赛妮雅…沙皇的女儿(女高音)
- 修伊斯基公爵…沙皇的首席顾问(男高音)
- 彼蒙…老僧(男低音)
- 格雷果…修行僧,伪称狄米特里(男高音)
- 玛丽娜…波兰贵族之女儿(女中音)
- 蓝哥尼…杰斯伊特的高僧(男低音)
- 瓦尔兰…流浪汉(男低音)
- 傻子…其实是苦行僧(男高音)
- 米赛尔…流浪汉(男高音)
这部歌剧(包括序幕)一共四幕,故事发生在1598年至1605年之间,以俄国和波兰为舞台。
序幕:在短短的前奏当中幕启,舞台上是莫斯科附近的诺沃德维奇修道院的后院。刚刚死去的皇帝费奥多尔一世的摄政王鲍利斯?戈东诺夫因涉嫌暗杀费奥多尔一世的异母兄德米特里,隐居在修道院里。这时,群众涌来,要求鲍利斯即皇位。鲍利斯先表示谦让,然后以国民的强烈要求为借口,接受皇位。加冕仪式之后,鲍利斯接受国民的祝福。然而,他深受良苛责,独唱:“我的灵魂感到悲伤”。
第一幕:契德威修道院的僧房
老僧皮敏正在编写俄罗斯史,他写下鲍利斯暗杀德米特里然后搁笔。这时,睡在他身旁的青年僧人格里高利醒来,他从皮敏口中得知皇帝鲍利斯的秘密,而且,他探知被暗杀的德米特里如果在世,和他年龄相仿。于是,他产生了荒唐的野心,他想冒充德米特里登上皇位。
紧接第二场:
场面一换而为立陶宛国境附近的小客店。企图逃往国外的青年僧侣格利高里冒名德米特里,他和破戒僧瓦尔拉姆以及米歇尔一同到达客店。瓦尔拉姆正在兴高采烈地喧闹,追兵手持画像前来追捕,格利高里趁机逃走。
第二幕:克里姆林宫内的一室
鲍利斯指着地图对费奥多尔说道:“如此广衰的俄罗斯国土,即将属于你”,演唱著名的宣叙调和咏叹调。这时,传来叛军消息,鲍利斯听说叛军首领名叫德米特里,不胜惶恐,他惧怕报应降临。
第三幕:
这一幕是后加的,与故事的主线无关。这一幕是圣米勒的波兰贵族穆尼修克的女儿和她的未婚夫格利高里的恋爱场面。
第四幕
- 第一场:
红色的广场。华西里?布拉金努伊寺院前,饥民聚集,要求面见皇帝。这时,以鲍利斯为先导,贵族们鱼贯走出寺院,人们向皇帝献面包,祝福。只有一个白痴诅咒他。
- 第二场:
克里姆林宫豪华的大厅里。贵族们正在开会,商讨应付叛乱的对策。这时,有人报告,皇帝疯了。鲍利斯在众人惊恐之中出现,胡言乱语。一会儿,鲍利斯恢复平静,老僧皮敏求见,报告他已参谒了德米特里坟墓,鲍利斯昏倒。鲍利斯苏醒,自知死期来临,叫来费奥多尔,独唱著名的歌段《鲍利斯告别》,在悲伤的钟声里气绝身亡。
- 第三场:
这是这部歌剧的最后一场。在克罗米大森林里。冒充德米特里的格利高里煽动农民暴动,攻入莫斯科市内。最后,台上剩下那个白痴,他说道:“哭泣吧,你们这些民众,你们的命运就要决定了,黑暗即将笼罩大地。可悲的大地哟,你也哭泣吧。俄罗斯的人民,哭泣吧,饥饿的人民!他的话预示了俄国的未来。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