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佩尔戈莱西《圣母悼歌》(Stabat Mater)是一首创作于13世纪的诗歌,十八世纪时配上素歌曲调后成为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一首歌咏。后来这首诗歌也吸引了许多著名古代、近代、乃至现代作曲家为之配乐,如维瓦尔第、佩尔戈莱西、罗西尼、德沃夏克和席曼诺夫斯基等等,而佩尔戈莱西的那首则是典范之作。
佩尔戈莱西依据这首圣歌文本进行创作的作品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成为十八世纪后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一首配上素歌曲调的歌咏。
意大利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佩尔戈莱西创作这首声乐曲,成为他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佩尔戈莱西仅活了26岁,却取得令人惊奇的成就。在去世前的两天里完成了他最后的、也最优秀的作品《圣母悼歌》。巴赫(1685-1750)根据佩尔戈莱西的《圣母悼歌》进行了改编,成为《诗篇51》(BWV1083)。
《圣母悼歌》是为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通常由阉声(假声男高音)和男童声两位歌唱者来演唱。
佩尔戈莱西的這套「聖母悼歌」完成於十八世紀初,不僅是作曲家唯一的傳世傑作,更以巴洛克音樂結構釋放出莊嚴懾人的力與美,為古往今來同類作品中的翹楚。
在許許多多宗教音樂素材中,「聖母悼歌」的內容是最莊嚴感人的一段,記敘了基督受難後悲痛欲絕的聖母在十字架下飲泣的故事,並於1727年正式成為天主教禮拜儀式的一部份。佩尔戈莱西的這套「聖母悼歌」完成於十八世紀初,不僅是作曲家唯一的傳世傑作,更以巴洛克音樂結構釋放出莊嚴懾人的力與美,為古往今來同類作品中的翹楚。
根据《牛津音乐词典》介绍,这部作品是为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管弦乐队而作”。与其他同类形式作品不同的是,这里改为以女高音和女中音来担任,并用一个小规模的合奏乐队伴奏。伦敦交响乐团在阿巴多手下表现得如同小型的室内乐队般通体澄明,而音色之丰又在小型乐队之上,其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能力叫人惊喜不已。而两位演唱者也不负所望,她们使这部作品中蕴涵的情感随同音乐一道,不仅升向了空中,也深入了我们的内心。它所表达的情感是超越宗教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哀悼包含了无限的情思,体现的是那份热爱之心,而爱心的倾诉本身就不能不具有惊人的力量,当爱心化为旋律尽情而出时,这就是世上最美的音乐,无论你是否信仰基督,它都会深深地打动你。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