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试听 Plays
♬ 阿諾德·勳伯格《古雷之歌》 | 腾讯视频 ( 视频 ) |
简介 Introduction
《古雷之歌》(德语:Gurre-Lieder)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大型清唱剧音乐作品,本作品需要动用5位独唱家及1位朗诵旁白者,再加上三队男声合唱团、一队混声合唱团及编制十分庞大的管弦乐团,由1900年起开始构思,断断续续的规划及动笔,直至1911年11月才正式完成。乐曲依据丹麦作家雅各生(Jens Peter Jacobsen)于1868年创作,但直至他逝世时亦未完成的诗集《盛开的仙人掌花》(丹麦语:En Cactus springer ud)中的《古雷之歌》而获得灵感(Gurresange),勋伯格依据由罗拔·亚诺所翻译的德文译本,把诗歌内容放进音乐内。
创作过程
1900年,勋伯格为参加由“维也纳作曲家联会”举办的作曲比赛,创作了一首以女高音、男高音及钢琴的联篇歌曲,写作风格上有着浓厚的华格纳的影子,可惜因在截止日期后才完稿,未能赶及递交,不过,也因为这样的缘故,才让勋伯格对这首作品作重新的规划。他在及后的时间,把作品加以扩展,首先是把原来的九首歌曲以过场段落串连起来,再为此加上了一个前奏部分,称为“木鸽子之歌”,然后再加上现时的第二、第三部分,使整套作品有着基本的雏型,断断续续的创作一直至1903年,才因为在配器上过分艰辛而先搁置在旁,先创作其他的作品。这一拦置足足用了六年多的时间,直至1910年时才重新执笔。因此勋伯格自己也说过,这次未能赶及递交,反而决定了这作品有新的命运。这时期他已经发表了几首重要作品,包括作品11的《三首钢琴作品》、作品16的《五首乐队作品》,以及作品17的一人单幕剧《期待》;在个人生活上,他有机会遇见了马勒,因着这次会面,亦令勋伯格对他的写作及配器法深感兴趣。这从重新投入本作品的配器时,于第三部分采用马勒惯常使用的小组式合奏转换,而非第一、二部分采用华格纳式的多层叠合式的处理极为不同。另一方面,勋伯格在第三部分中,首度使用了说唱风格(Sprechgesang),一种日后广泛使用在他的音乐作品的写作手法。
整首乐曲的配器最终于1911年11月脱稿。
《古雷之歌》这部为独唱演员,朗诵者,合唱团及大型管弦乐团而作的大型清唱剧完成于1911年,勋伯格耗费11年才完成此曲,并于1913年在维也纳进行首演。这部作品的音乐具有非常强烈的无调性趋势,时隔100余年这是这部作品进行的北京首秀。为确保《古雷之歌》此次首演的演出品质,音乐节特邀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彼得-鲁策齐卡前来执棒。鲁策齐卡是当今德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大师之一,其创作风格也颇受勋伯格等“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影响,并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过与《古雷之歌》体裁类似的大型康塔塔作品。因此,对于勋伯格的这部划时代杰作有着十分精深的理解。
配器
- 独唱:1女高音(Tove,情妇多薇)、1女中音(Waldtaube,野鸽)、2男高音(Waldemar,国皇瓦尔德玛四世、Claus Narr,克劳斯小丑)、1男中低音(Bauer,农夫)、1旁述
- 合唱:(只在第三部分出现)3队男声合唱团(最少细分4部)、1队混声合唱团(四声部最少再细分为2部,只在最后一段出现。)
- 木管乐器:4短笛(兼任第5-8长笛)、4长笛、3双簧管、2英国管(兼任第4-5双簧管)、2高音单簧管(兼任第4-5单簧管)、3单簧管、2低音单簧管(兼任第6-7单簧管)、3巴松管、2低音巴松管
- 铜管乐器:10圆号(第7-10圆号兼任第1-4华格纳低音号)、6小号、1低音小号、7长号(1支中音、4支次中音、1支低音、1支倍低音)、1大号
- 敲击乐器:6定音鼓(部分时间需要第2鼓手)、中鼓、小鼓、大鼓、钹(吊钹及碰钹)、三角铁、棘轮、大铁锁链、锣、木琴、钟琴
- 键盘乐器:钢片琴
- 弦乐器:20第1小提琴、20第2小提琴、16中提琴、16大提琴、12低音提琴、4竖琴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