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资讯 Guides
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曲《莫斯科的回忆》 | 2010-02-26 21:31 |
简介 Introduction
十九世纪波兰小提琴家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是一位具有辉煌技巧的演奏家,在浪漫主义炫技表演艺术流派中是继帕格尼尼之后又一位能够标新领异的人物,他不仅 是演奏家,也是作曲家,但他的创作范围只限于小提琴音乐方面。《莫斯科的回忆》是维尼亚夫斯基18岁时写的小提琴幻想曲,是他早期代表性作品。
维尼亚夫斯基1835年生于波兰的卢布林,父亲是医生,母亲善弹钢琴。这个家庭的孩子个个具有音乐才能,亨利克尤显突出。他六岁起便爱上小提琴,八岁已能 参加四重奏的演奏。八岁时母亲带他投考巴黎音乐学院,这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有一条清规戒律,不收12岁以下的外籍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拒绝过少年李斯 特的入学请求,但是这次院长奥柏破例收下了维尼亚夫斯基。三年后毕业时,他以辉煌的技巧和深刻的理解力演奏了维奥蒂《第17小提琴协奏曲》,获毕业比赛第 一名,这时他只有11岁,尚不到巴黎音乐学院的入学年龄。毕业后维尼亚夫斯基继续跟原来的老师学习,13岁时和他弹钢琴的弟弟一起到俄国、芬兰和波罗的海 国家巡回演出,获得广泛的声誉。15岁时他再次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维尼亚夫斯基的一生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祖国那时正被沙俄帝国吞并大部分,而是因为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的文化逐渐发达,文学、美 术、音乐都有很大发展,彼得堡已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名城。从1851年到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出,在俄国他与钢琴家鲁宾斯坦兄弟二人结 成毕生好友,他病重时就住在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克夫人家里,他最终病逝在莫斯科。和一些早慧的天才音乐家一样,维尼亚夫斯基也未能尽享天年,不满45岁 就离开了人世。
在俄国的访问演出使维尼亚夫斯基声名四播,人们为他的绝技而倾倒。但是在俄国留下的也并不都是愉快的回忆,有时甚至陷入难堪的境地。一件意外的事情曾使他被迫离开莫斯科,也正是因为离开了莫斯科,才有了他的小提琴名曲《莫斯科的回忆》。
那是在1852年,维尼亚夫斯基在莫斯科,与著名的捷克女小提琴家维尔玛·内鲁达联袂举行音乐会。内鲁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女,比维尼亚夫斯基小3 岁,她的演奏以朴实严谨见长,擅于演奏经典作品,她后来被德国皇后授予“小提琴女王”的称号。维尼亚夫斯基与内鲁达的音乐会可谓是珠联璧合,一个炫技的浪 漫派,一个严肃的古典派,两人都是名噪一时的小提琴翘楚。上半场由维尼亚夫斯基先登台,演出很成功。下半场内鲁达演奏得也很出色,人们反响很热烈。观众里 有一位俄国将军发出很粗鲁的喧哗,肆无忌惮地放高声与人谈话,这种举动引起了维尼亚夫斯基的反感,他举起弓子在那位将军的肩上敲了敲,叫他安静下来。将军 是一位尊贵的客人,维尼亚夫斯基触犯了将军的尊严,第二天就到命令,限他24小时之内离开莫斯科,他被驱逐出这个曾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城市。
离开俄罗斯以后,维尼亚夫斯基还时常回忆起俄罗斯,那广袤的森林草原、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俄罗斯民间音乐仍然令他神往,古老的都城莫斯科更是勾起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了小提琴曲《莫斯科的回忆》。
根据标题所示,《莫斯科的回忆》是为小提琴与乐队所写,但乐曲主要内容是由独奏小提琴表现,而且小提琴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有很高的演奏难度,所以人们历来把这首乐曲当做小提琴曲对待,一般的演出和出版的唱片也多是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
《莫斯科的回忆》是一首小品,全曲演奏下来大约九分钟,音乐的主题采用了一首俄罗斯民间歌曲《红纱拉纺》,或者叫《红衣裳》。这首歌曲在俄罗斯家喻户晓, 几乎是会讲俄语的就会唱,五十年代介绍到中国,也曾经流行过。歌词大意是说母亲为女儿缝制了出嫁的婚纱,问女儿想找个什么样的新郎,女儿却躲闪着说自己还 不想出嫁,想继续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这首歌旋律简朴舒缓,有一种古朴的淳厚的韵味。它的曲调和歌词使人设定出一个最普通的民间风俗场景:漫长的冬夜 里,妇人和姑娘们围坐在炉边做针线活儿,漫声哼唱着从老祖母那儿学来的歌,打发冬夜的寂寞。有许多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把这首民歌改编或采用到自己的作品 里,苏联的小提琴教材里也有根据《红纱拉纺》改编的初级曲目。维尼亚夫斯基的《莫斯科的回忆》是这些改编曲里最有特色的一首,乐曲大量施展小提琴技巧,用 小提琴独有的表现力和语句方式在这首民歌简单朴实的旋律上铺张开,使音乐既华丽富于浪漫气息,又不失原有的朴实淳厚,很有意境。在音乐中采用了帕格尼尼式 的泛音和拨奏手法,浪漫气息尤显突出,尤其是人工泛音奏出的主题在分解和弦的衬托下显得轻灵飘逸,很富有诗意。维尼亚夫斯基不是民族乐派作曲家,但这首幻 想曲却完整地保留着民族风格,同时把他在巴黎接受的法国音乐文化的优美雅致融合在一起,使这首乐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这首乐曲,品味其中淳厚的俄罗 斯气息,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西什金、列维坦的俄罗斯风景画,屠格涅夫的散文和涅克拉索夫的诗。
维尼亚夫斯基的《莫斯科的回忆》不是经常性的音乐会曲目,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他的随想曲是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生的必修教材。
维尼亚夫斯基少年时期即以炫技派风格登上乐坛,终其一生也没有背离这一流派。他对帕格尼尼的名曲《威尼斯狂欢节》非常尊崇,曾以它为范例写过一首《俄罗斯 狂欢节》。临终时他在病床上对守护在身旁的作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和小提琴教授奥尔说:“请你们两位记住,《威尼斯狂欢节》正在随着我一道走向死亡。”在 维尼亚夫斯基身后,由帕格尼尼开创的一代小提琴表演艺术流派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