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这首作品完成于1984年春,作品编号25,共四个乐章,每个乐章均有标题,分别是《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和《狗追马鹿》,属于标题音乐性质。

简介 Introduction

交响音诗《纳西一奇》这首作品完成于1984年春,作品编号25,共四个乐章,每个乐章均有标题,分别是《铜盆滴漏》、《蜜蜂过江》、《母女夜话》和《狗追马鹿》,属于标题音乐性质。1984年,作品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

  • 《纳西一奇》第一乐章铜盘滴漏 I. The bronze water clock
  • 《纳西一奇》第二乐章蜜蜂过江 II. Bees crossing the river
  • 《纳西一奇》第三乐章母女夜话 III. A heart-to-heart talk between a mother and a daughter
  • 《纳西一奇》第四乐章狗追马鹿 IV. Dogs chasing a deer

这部作品以广泛流传在云南纳西族居住地区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纳西族,生活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素以勇敢剽悍、秉直淳朴而著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象形文字及用它写成的《东巴经》,为世界文化之珍奇。他们的民族舞蹈——东巴舞也十分独特,其舞谱被认为是最早记录舞姿的舞谱。纳西族居住地区有风光险峻的玉龙山雪峰、景色旖旎的长江虎跳峡飞浪,生长500余万年的万朵茶花古树,皆为稀世之奇观。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又一奇。作者曾两次赴云南丽江地区,深入纳西族聚居地体验生活;那里的“母系社会”的遗风、“象形文字”的传统、“口弦音乐”的音色与节奏、对比式的男女声对唱等,处处给作者以“奇”的印象和感触。作者择取神奇的口弦音乐作为音乐素材,将其音型和节奏贯穿在四个乐章之中,或为叮咚的细语,或为隆隆的鼓声,时而作隐约的背景,时而成为汹涌的江涛。由于作品着力描写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奇妙的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突出了一个“奇”字,故而充分体现了这部作品标题——《纳西一奇》的内涵。

乐章介绍

第一乐章,《铜盆滴漏》

这是一支漂游在幽静旷野中的夜曲,音乐宁静、深沉,引出缅怀纳西族古老文化的思古之幽情。

作品结构为三段曲式,第一乐段主题源于纳西族的“谷气调”,这种调式很特别,其音列结构与全音阶相似,用萨克斯管独奏,音乐朴实、深远、耐人寻味。第二乐段主题取材于民间二重唱情歌的“时受调”,音调活动于纯五度音程内一个不完全的半音列,由弦乐器演奏,乐曲强调口语化的句态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吟咏,其音调的起伏升降、节奏的前紧后松,极富民间音乐的韵律感。它像是在寂静的夜间歌手的吟哦,或像是远方传来的纳西笛声,又像是“东巴” (纳西族中文化水平较高的执掌习俗礼仪的巫师,称为东巴)在诵经。

第二乐章,《蜜蜂过江》

这是一首浮想联翩的谐谑曲,乐曲采用音乐造型的方法,描绘了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表现少数民族和大风大浪搏斗的乐观主义气概。

音乐由性格不同的三个段落构成。第一乐段是主题的呈示,以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犷的铜管乐器音色描绘大江。蜜蜂主题随着音乐的发展转为宫调,大江主题为降宫调,并且两个主题融合迭置。开花了,由远方嗡嗡飞来的蜜蜂来到了江边。

第三乐章,《母女夜话》

音乐柔美、抒情,是一曲情系母女两代人的二重唱。

乐曲分为四个段落,运用调性布局的变化推动音乐的展开。

第一乐段开始,弦乐奏出轻柔的和弦背景,在静谧的夜晚,独奏大提琴演奏的颤音和短促的环绕动机,仿佛是一个还在唠叨的母亲在向女儿诉说、忠告着什么,这就是乐曲的“母亲主题”;接着,在长笛和单簧管三连音的背景上,由小提琴奏出的“女儿主题”,像是在向母亲恳求着什么,真挚而纯朴。第二乐段,两个主题的调性分别向上、下推移大二度,钢片琴与竖琴奏出清脆、明亮的节奏音型,像是远方的歌舞之声在向人们发出召唤;小提琴再次奏出“女儿主题”,活泼、抒情,像是女儿意欲前往;随后出现“母亲主题”,在大提琴声部喋喋不休,像是劝阻、告诫女儿。随后钢片琴与竖琴之声,以欢快的舞蹈节奏再度撩拨起女儿的心扉。第三乐段的发展是两个主题各自再作大二度反向推移。音乐是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对答,表达了女儿追求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以及母亲对女儿的祝愿之情。在钢琴与竖琴清亮宁静的背景上,独奏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融入了弦乐组平和安谧的长音之中,所以第四乐段仍然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三乐段基础上再作一次反向推移。这样的处理与作曲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不无关联,它仿佛描述了母女二人在夜间细声地谈话,最初各自陈说自己的意见,由于年龄、性格和经历上的差异,这两代人对生活中某些事物或问题的意见不尽相同,偶尔也会产生“争论”,但最后她们“统一”了。随着音乐的发展,两代人的思想感情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交织溶汇。

第四乐章,《狗追马鹿》

这是一段具有终曲性质的音乐。

乐曲是一幅狩猎生活图景的描绘与写照,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剽悍、粗犷的性格。作曲家采用了多层次的平行、模仿、固定反复等形式,形成了丰富的多调性的组合形态,描绘围猎时追逐、呼喊的情景与紧张、惊险的场面。

节选自《中国音乐杂志》(2002年第1期)陈大明:《我看朱践耳的交响诗〈纳西一奇〉——兼谈其中西音乐之交融观念在创作中的实现》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朱践耳 - 纳西一奇 Op.25
作品信息
作曲 :朱践耳 1984
编号 :Op. 25
体裁 :交响诗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8-23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