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资讯 Guides
奥兰多·吉本斯的赞美诗、合奏曲及键盘音乐 | 2017-09-28 10:40 |
简介 Biography
O·吉本斯(Orlando Gibbons, 1583-1625),英国作曲家,管风琴和维吉那琴演奏家。1604年起任王室教堂音乐团管风琴师,1606年获剑桥大学音乐学士学位,1619年任英王室内乐师,1623年起任威斯特敏斯特教堂管风琴师。所作宗教音乐宏伟华美,是英国最杰出的早期作曲家之一。
奥兰多·吉本斯:英格兰的“上帝之手”
《音乐爱好者》陆轶文 , 2013 (4) :32-35
这位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大师以谱写键盘音乐和编排合唱文本的才华而闻名,但残酷的早逝中断了他留下更多的音乐遗产。
1583年的圣诞日,奥兰多・吉本斯在英国牛津受洗。他的父亲威廉是位音乐家,后来将他的四个儿子也培养成为音乐家。根据坎特伯雷大教堂的一块纪念碑记载,奥兰多是一位正直又迷人的男子。他成功摆脱了父亲和祖父的不佳名声,后者多少被视为麻烦人物:他的祖父在担任牛津市议员时被禁止进入会议厅,而他的父亲则被卷入了一场音乐家们因一支肖姆管(shawm)被毁而引发的群架之中。
尽管牛津可能喜欢将奥兰多・吉本斯尊崇为他们的音乐之子,但是剑桥似乎更有底气这么宣称,因为吉本斯虽然在牛津出生,但是他青少年时期却是在剑桥国王学院担任唱诗班歌手,比他年长很多的哥哥爱德华在那里担任唱诗班指挥。奥兰多的父亲在儿子成为唱诗班歌手之前就去世了,八年后奥兰多的母亲和兄弟埃利斯在几周内相继去世(这极有可能是瘟疫引起的)。这些变故令人心碎,但在当时却并不少见,奥兰多在这样的个人悲剧下开始了成年生活。
在有关奥兰多・吉本斯的历史记载中有诸多缺失部分,其中最令人沮丧的,或许是从他的剑桥国王学院唱诗班生涯末期至他接受宫廷任命期间的行踪缺少记载。可能是奥兰多的哥哥爱德华为他争取到了第一个皇家职位,爱德华与传奇的皇家礼拜堂音乐家约翰・布尔博士(Dr. John Bull)关系不错,这帮助奥兰多得到了任命。奥兰多・吉本斯成名迅速,他十九岁就开始在国王詹姆斯的宫廷中服务,随后他陆续接到一系列的皇家委约直到他因脑溢血突然去世,那时他只有四十岁出头。
吉本斯在詹姆斯一世统治初期开始为王室服务,后来他在查尔斯一世统治初期去世。除了毕生在皇家礼拜堂任职外,他也为查尔斯王子(即后来的查尔斯一世)担任键盘演奏员,在国王私人住宅演奏维金纳琴(virginal),后来还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演奏管风琴。毋庸置疑,吉本斯具有出众的键盘乐器演奏能力,这一点他的个人简历便足以说明;此外,有人做过令人难忘的比喻,将他称为“那个时代的金手指”和“英格兰的上帝之手”。
从吉本斯成年后的职业经历来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詹姆斯一世时期作曲家,然而他本人和他的作品却一次又一次地被贴上“都铎王朝”的标签。无疑,伊丽莎白一世去世时,吉本斯即将迈入成年,所以他的确是在都铎王朝时代接受的成长期训练,但是有很多证据证明他在十七世纪早期英格兰音乐发展中的先锋地位。比如,他从来不使用拉丁语歌词,而只用英语;又如他从来不为琉特琴写作品,而只为键盘乐器谱曲。虽然很难将吉本斯称为“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或者“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这两个时期同吉本斯及其作品都无直接联系),但是他以一种当时看来全新的方式为作品填词。换言之,他更愿意用一个短语或句子来传达全部的意思,而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
吉本斯为英国圣公会写仪式音乐,他写圣歌、赞美诗,也写牧歌和为弦乐器所作的合奏曲。当然还有键盘音乐,这类为他自己的乐器所写的作品相对较少,或许是对他即兴演奏技巧的证明。他的音乐风格明显模仿了威廉・伯德(William Byrd),在吉本斯年轻时,伯德无疑是最成熟的英国作曲家,而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在吉本斯牙牙学语之时已经去世。到了吉本斯为宫廷作曲时,伯德几乎已经是个“退休公务员”,尽管在十年后的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他仍然作曲并出版音乐作品。其实,伯德出版的最后一部实际意义上的作品是三位作曲家合作的产物,包括他本人――英格兰著名资深作曲家,以及著名管风琴演奏家约翰・布尔和年轻的奥兰多・吉本斯。作品题为《帕西妮亚》(Parthenia)――第一部为维金纳琴出版的音乐作品,由三位大师共同创作。这部作品集展现了吉本斯音乐上的创新。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应该归功于伯德的创作,而对变奏的处理则明显来自布尔之手。另一方面,受启发而作的《四部幻想曲》(Fantasia of Four Parts)是一次扣人心弦的音乐之旅,最为精致又无忧无虑。如果说这首作品暗示了吉本斯如何在键盘乐器上进行即兴创作,那么将他称作那个时代的金手指显然并非夸张。
吉本斯创作的器乐合奏作品现存仅四十余部,大多数以“幻想曲”为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显然是为维奥尔合奏团(viol consort)所作的,最明显的就是以《圣号经》(In nomine)为题的四首作品,而其中至少有两首可能是吉本斯青少年时期写就的。但是包括那些“为伟大的低音提琴而写的”在内的大约十五首作品都显示出这么一种迹象:比起维奥尔琴来,它们更像是为小提琴的音色和技巧而写的。当然年轻的查尔斯王子的乐团有着种类丰富的乐器,而吉本斯的这些作品在整个十七世纪一直流行,似乎进一步证明了他的音乐是更为新式的而不是旧式的。
吉本斯谱写了大量具有功能性的英格兰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为英国圣公会的仪式、应答祈祷文和赞美诗曲调所写的“音节”音乐――在这类音乐中,为了将歌词清晰简明地传达出来,歌词的每个音节都和一个音符相对应。吉本斯非常精于此道,尽管他时不时用新颖的对位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完成最基本的一项使命――谱写简洁的曲子,让歌词能被清楚地听到。出自短仪式音乐(Short Service)的《西缅颂》(Nunc Dimittis)中的《荣耀经》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首不加修饰的日常曲调,但是两个高声部之间的卡农为乐曲增添了仙境般的气息。
吉本斯的独特技巧在于用音乐伴奏讲述故事。他的世俗歌曲代表作包括《银天鹅》(The Silver Swan)这样的珠玉之作,还有分为三部分的《不要让我流泪》(Nay let me weep)是如此感人,让我们愿意相信这是为了1612年早逝的威尔士亲王亨利而作的挽歌。赞美诗《齐声鼓掌》(O Clap your Hands)被用作1622年牛津大学毕业典礼的伴奏音乐,八个声部间相互作用以及引人注目的轮唱效果使它成为了一件令人激动的公开演奏的作品。著名的领唱赞美诗(Verse anthem)《约翰所作的见证》(This is the Record of John)则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取得辉煌的成功。这些都证明了吉本斯编排英语歌词的能力,惟有配上这位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天才所作的音乐,那些经由他之口讲出的故事才不会显得过分直白。
正如所有英年早逝的作曲家一样,1625年6月5日,残酷的命运之手用脑溢血夺去了吉本斯的生命。试想天若假年,他还将创作出怎样非同凡响的作品呢?
音乐风格
背景
吉本斯最初是剑桥国王学院的一名唱诗班歌手。他最初凭借出色的管风琴演奏技艺在皇家礼拜堂赢得声望,之后又凭在国王詹姆斯一世的私人住宅演奏维金纳琴获得声誉。
和声
吉本斯谱写了丰富、协调的和声。他的和声是由自然地产生于复调织体的对位法支撑的,其复调音乐写作技巧上的卓越很容易被人们忽略。音乐评论家们将他称为纯净、清晰、庄严的和声的创造者。
歌词编排
吉本斯对不同寻常的歌词很着迷(他的一些牧歌作品的严肃主题让人印象深刻),尽管托马斯・莫雷(Thomas Morley)在1597年发表的关于作曲家应该如何表现关键词含义的描述似乎是在公开和吉本斯唱反调。吉本斯用一种整体朗诵式(declamatory)的风格直击歌词的中心,达到引发共鸣、引人注意的效果,而不是采用流于表面的“音乐表情”(musical gesture)来“加快”或“减慢”。
和声处理
如今,吉本斯的领唱赞美诗大都以管风琴伴奏的形式演出,然而有力的证据表明器乐合奏队的伴奏似乎更符合吉本斯的口味。他似乎喜爱在一些合奏作品中使用小提琴(与维奥尔琴相对),试想如果他活得更长久,他或许已在英国器乐历史上写下全新的篇章。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