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正谈到英国在人文领域的建树,不得不提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莎士比亚,这位彪炳文学史册的大师可说是世界的一块瑰宝,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无疑是英国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

相关 About

吉本斯 Orlando Gibbons 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

时间:2017-09-28 10:40 《音乐爱好者》 张泽亮

《音乐爱好者》 , 2013 (4) :58-59

谈到英国在人文领域的建树,不得不提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莎士比亚,这位彪炳文学史册的大师可说是世界的一块瑰宝,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无疑是英国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而当时英国的音乐创作同样正值其繁荣时期,普赛尔、伯德(Byrd)、道兰德(Dowland)等都在音乐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奥兰多・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也是其中的一位。

和同期的作曲家相比,吉本斯可说是一位幸运儿,他的音乐得到的称赞要远远好于其同代人。他离世虽已将近四百年,但如今英国教堂中还常使用他的仪式音乐和无伴奏合唱。他的作品受到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古尔德的推崇,甚至把他的成就置于与贝多芬和韦伯恩相同的高度。
和许多十六世纪作曲家的身世相似,奥兰多・吉本斯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威廉,哥哥爱德华、埃利斯、费迪南德都是音乐家,他在家中排行最小,但却是最聪颖的一个。1596年剑桥国王学院唱诗班吸收他为歌手,十年以后他获得剑桥大学的音乐学士学位,而后在牛津大学获得了音乐博士学位。1603年前后,他前往伦敦,成为皇家礼拜堂的主管,这一举令他名声鹊起,不仅引来了更多的社会关注,而且注定了他从此以后的事业方向:一名“皇家”音乐家。除了作曲家的身份之外,吉本斯还是一名技巧精湛的维金纳(virginal)琴 演奏家和管风琴师。1615年起,他和另一位演奏家共同以管风琴师的身份供职于皇家礼拜堂;1625年,他被推举为高级管风琴师,而初级管风琴师也是当时一名了不起的作曲家汤姆金斯(Tomkins)。与此同时,他还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担任管风琴师,这个重要的职务使他忙得不可开交: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葬礼上的一切音乐都要由他来安排。同年6月5日,查尔斯一世的新娘从法国来到坎特伯雷,吉本斯在欢迎会上突患中风而死去,终年仅四十二岁。

吉本斯可以说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而且创作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器乐合奏、键盘音乐、赞美诗及歌曲则是他的擅长。

吉本斯约写了三十部器乐合奏作品,这些作品最能体现他创作大胆的一面。《第三幻想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开头不和谐的音响效果颇有“现代音乐”的特点;《第五幻想曲》虽说没有那么激进,但仍使用了一些令人紧张的半音旋律上行。在乐器的使用方面,吉本斯也别出心裁,他在《第一幻想曲》和《加亚尔德舞曲》中就使用了重低音提琴,这种乐器比低音维奥尔琴还要低四度,加之高音和低音维奥尔琴的使用及管风琴的介入,使得作品在听觉上更为宽厚,可见作曲家是在竭尽全力地去创造一种华美的音响效果。

作曲家还以舞曲的形式创作器乐合奏曲,《离开我的窗户》是一首以英国流行的民谣为主题进行变奏的舞曲,主题隐藏在开头的中音声部,十个变奏一展吉本斯广阔的作曲思维。《圣号经》可以说是一部“跟风”之作,当时在英国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即根据圣咏“圣三――荣耀经”中的定旋律进行创作。最早采用这一做法的是塔弗纳(Taverner),他以此方式创作了弥撒曲,而吉本斯《圣号经》的体裁却是幻想曲,出人意料。这首曲子只有四个声部,所以很可能是吉本斯的一个习作,他是想以这首曲子向塔弗纳表达自己的敬意。《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则有六个声部,虽名为舞曲,却在这位大师手下又变脸为“幻想曲”。从《第三幻想曲》就可以看出吉本斯想突破传统的端倪,怎奈文艺复兴的思潮是崇尚平衡。而这两首曲子,作曲家则暗渡陈仓,以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的名义创作幻想曲,给幻想曲嫁接了新的元素。

吉本斯在器乐方面如此成功,但是从来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表明他自己演奏过这些乐器,其影响无非是来自其家庭和他的交际圈。我们已经知道,吉本斯是一名杰出的管风琴师,自然对键盘乐器了如指掌,为其创作更是得心应手。他同伯德和布尔一起出版了名为《帕西妮亚》(Parthenia)的键盘乐曲集,这是英国第一本键盘乐曲集,正是这本曲集使他获得了键盘作曲家的名号。曲集十分受欢迎,直至十七世纪还多次印刷,1847年又再版发行。《前奏曲》和《索尔兹伯里之王的帕凡舞和加亚尔德舞》就选自这个曲集,两首曲子结构清晰,不难看出乐思发展经过缜密安排,而其中的装饰音也随着曲子的发展不露声色地发生着变化。
通过生平可以想象吉本斯是一个经常在教堂管风琴前正襟危坐的英国绅士,而《假面舞:最美的仙女》《林肯律师学院假面舞》《G大调阿勒芒德舞曲》则展现了他性格中活泼的一面。这三首是为他所精通的维金纳琴而作,曲风轻快轻盈,不禁让人联想到吉本斯坐在琴前自娱自乐的情景,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会“玩音乐”的人,假面舞会原本华丽而温雅的曲调在他的键盘上却变得如此欢娱。
领唱赞美诗是英国独有的一种体裁,由合唱歌曲发展而来,独唱不时地被短小的合唱打断,由此将乐曲分为几个小段。《瞧,你使我的生活添彩》是为温莎主教安东尼・迈克锡(Anthony Maxey)而作的葬礼音乐,合唱不断地重复独唱段落,最后一句“哦,请赐予我一点”在乐团中交替传唱,效果感人。《光荣而强大的上帝》通过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区对比来调动音乐情绪,“阿门”一词连续不断的音响效果虽然脱离了领唱赞美诗的特点,但是却极符合“赞美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1612年,吉本斯出版了他平生唯一的一本世俗声乐作品集:《第一组牧歌和经文歌》。这些牧歌和经文歌中的每个声部都伴有歌词,但是在实际的表演中大多采用的是独唱加维奥�琴伴奏的形式,这种演奏形式之所以站得住脚是因为在标题页上清楚地写有“适合声乐与维奥�琴”的字样。不仅如此,这种形式特别适合展现歌词严肃、说教和富有哲理的特点。诗人乔舒亚・西尔维斯特(Joshua Sylvester)就觉得吉本斯的这种音乐形式能够明确地展现出《我并不看重财富》《我不在战争的厮杀声中颤抖》《我对我所厌恶的从不佯装友善》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为每一个意象都配以恰当的乐思,这种创作方式使《娇美的小鸟》和《玫瑰真鲜艳》的诗词意境得以升华。

吉本斯虽然复调技法高超,但是在需要表达深刻的情感时,他更看重的是旋律,《银天鹅》就是用声乐唱出如同赞美诗般的旋律,从而表达出歌词中深入人心的情感。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至今仍被不少合唱团所演释。

玫瑰维奥尔合奏团 Rose Consort of Viols

玫瑰维奥尔合奏团取名自一知名的维奥尔制作家族,他们以擅长表演英国早期器乐合奏曲目著称,其表演风格独特,细腻入微又充满热情和活力。他们表演过多位早期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如伯德、洛克和普塞尔等。他们定期在BBC和伦敦主要音乐厅内演出,演出足迹遍及整个英国和欧洲大陆,录制的唱片也受到广泛好评。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