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Biography
刘少椿(1901—1971),名绍,字少椿,号德一。我国现代古琴家,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陕西省富平县北陵堡人。幼读私塾,1914年随父南下扬州学习作生意。1928年从孙绍陶习琴,前后约三年。琴风厚重沉稳、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刚健,左手吟猱细腻圆满,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广陵琴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陵琴派审美韵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称为“刘樵歌”。如今留存的《樵歌》、《平沙落雁》、《山居吟》、《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墨子悲丝》等音响资料,收于龙音制作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的《刘少椿古琴艺术》。著有《广陵琴学之源流》等文,是研究广陵琴派的重要资料。除古琴外,爱好昆曲、书法、绘画、竹雕、武术、笛、箫、道家养生等。
生平
刘少椿1901年生于陕西富平县北陵堡一个盐商家庭。1924年定居扬州,后在扬州裕隆全盐号任职。刘老少时便兴趣广泛,对古琴、昆曲、笛、箫以及书画、竹雕、拳术、剑术等无所不学,还喜好收藏拓碑及字画古玩。1928年师从广陵派著名古琴家孙绍陶学琴,并广交琴友,常与王艺之、高治平、史荫美等在一起切磋琴艺。刘老尊崇绍陶学问、品行,后又特聘请其来家中为子女补习古文。授课之余,又从孙绍陶学琴数年。少椿勤奋刻苦,无论寒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在房内苦练琴艺,他常以“熟曲生弹”自勉。天长日久,终使自己的古琴艺术达到很高造诣。他不仅掌握了广陵派的主要曲目,而且准确地把握了广陵派的“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琴风,并承前启后开一代古琴新风。
刘少椿不但苦修琴功,还博采众长,广交天下琴友。抗战前他经常携琴去苏州、常熟参加江南琴人雅集,与琴友们弹琴论艺,相互交流。琴友们喜欢听其演奏技巧复杂、难度很大的广陵琴曲《樵歌》,久之,少椿又得“刘樵歌”之美称。研习之余,刘少椿倾其所有,多方搜集民间藏琴,拥有“龙吟”、“虎啸”、“蕉叶”、“宣和”、“雪夜钟声”等许多古代名琴。其中“虎啸”琴清雅绝伦,音韵不俗;而“蕉叶”琴也为上品,系明代制琴大家祝公望所制。抗日战争爆发,他置家业于不顾,却携所藏之琴东躲西藏以避战乱,被亲友讥为“琴痴”。那时,刘少椿的父亲虽支持儿子弹琴,但还是希望他能继承家业,振兴商务。然而,少椿痴迷古琴日深,早已无心其它。所以,每当父亲催逼其外出经商,他总携带古琴居于旅店客栈,深居简出,研习琴曲,早把生意抛之脑后,以至生意亏损,回家常遭父亲责备。少椿先生不仅对琴之痴迷无以复加,对所交琴友也诚敬至极。他与扬州一江之隔在镇江任职的梅庵派琴家刘景韶之间的交往成为一段佳话。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