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资讯 Guides
声音的风景:国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 | 2017-12-06 13:50 |
简介 Biography
R. 默里·谢弗(Raymond Murray Schafer,1933 年生于安大略的萨尼亚),加拿大作曲家、教师、作家。 1956 年去维也纳,然后在英国工作。1962 年回到加拿大创建“千年音乐会”(10 Centuries Concerts)。1965~1975 年为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常驻作曲家,创建电子音乐工作室。2021年逝世。
作品
舞台音乐《爱/你》(Loving/Toi) (1963~ 1966);多媒体戏剧作品(multimedia th. picces) 系列,标题为《帕特里亚》(Patria),其中 包括: 《序幕,星辰公主》(Prologue. The Princess of the Stars) (1981),1.《狼人》 (Wolfman) [原为《有特点的人》(The Characteristics Man)] (1974),2.《伴舞女郎安魂曲》(Requiem for the Party Girl) (1972),3.《最伟大的演出》(The Greatest Show) (1987),4. 《赫耳墨斯的黑色剧院》(The Black Theatre of Hermes) (1989),5.《阿里阿德涅的王冠》 (1992),6.《RA》 of Ariadne) (The Crow n (1983);尚有合唱、8件铜管乐器和音带的《吉塔》(Gita) (1967);管弦乐队与录音带的《海尔登莱本(英雄生涯)之子》(Son of Heldenleben) (1968); 次女高育与四声道录音带的《献给世界清晨的音 乐》(Music for the Morning of the World) (1970);十余首弦乐四重奏;次女高音、长笛与8把大提琴的《妖女》 (Enchantress) (1971,1972 修订);独唱与器乐合奏的《阿尔卡纳》(Arcana) (1972);室内乐队的《东方》(East) (1972);管弦乐《北方的白色》 (North White) (1973);女中音与乐队的《别了.罗伯特.舒曼》(Adieu Robert Schumann) (1976);女高音与乐队的《夜的赞美诗》(Hymn to Night) (1976); 管弦乐《送葬行列》 (Cortcge) (1977) ;舞台音乐启示录》(Apocalypsis) (1976~ 1977) ;长笛协奏曲(1985)。撰写的书籍与文章有《埃兹拉·庞德与音乐》(Ezra Pound and Music) (1977) 和《英国作曲家采访 记》(British Composers in Interview) (1963)。
环境思想家
谢弗推广了“声景” (soundscape)概念,启发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在他作为作曲家发表的大量作品中,谢弗以在户外进行的开创性创作而闻名,将大自然的声音融入他的音乐中。被认为是声学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的奠基人。
谢弗在1969年提出了“声音分裂”(schizophonia)这一词,意味“声音从它的来源和环境分离”,他解释道:“我们总是将声音从它的制造者身上分离出来。原本存在于自然宿主中的声音被扯离,被赋予响度的放大然后变成独立的存在。举例来说,人唱歌或说话的声音已经不全是直接从嘴里发出的了,它可能来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谢弗在其代表作《为世界调音》(1977)里问道:“人和其环境里声音的关系是怎样?当这些声音改变了又会怎样?”他宣称,“声音风景研究的家园领地”是位于“科学、社会和艺术”的交叉路口。其工作打开了分析声响经验的文化表述路径。“声音的风景”(在本文中有时简称为“音景”)这个新名词的空间比附意味十分明显;其目的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附着在其“栖居”的具体的自然、技术,和文化空间里,来对声音的构成、形态、历史进行文化分析。谢弗“音景”概念相当伸缩自如,其观念开拓意义远远大于论述上的严密性。它里面的空间性有三个层次。一是“基准音调”(Keynote sound)。这来自于音乐术语,是对一个音乐作品中体现其“调性”的“基准音”的类比,这里引申为特定“音景”里最基本的声音,是整个声响轮廓的柱石。二是“声音讯号”(sound signal)——处于声音轮廓“前景”,可以轻易被耳朵所注意并清晰地被辨识并获取听觉注意力,比如警报、口哨、汽笛声等。三是“声音标志”(soundmark),是从地标(landmark)一词推演而来,是声音讯号里面主导一个“音景”特征的最独特标记。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