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Biography
迪特·施内贝尔(Dieter Schnebel,1930 - 2018),又译施奈贝尔、施内伯尔,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新教神学家。1930年生于巴登-符腾堡的拉尔,早年便接受音乐教育,老师中包括克热内克、阿多诺和布列兹等,后在图宾根大学学习音乐学、神学和哲学,1955年毕业。后曾担任新教路德宗牧师。1963-1970年在法兰克福任宗教教师,1970-1976年在慕尼黑任教,1976-1995年在柏林担任教授。2018年病逝于柏林。
音乐创作
施内贝尔信奉只有放弃音乐才能拯救音乐的理论,因此作品中包括有非音乐音响与噪音,他在1962年写的《怀旧》(Nostalgie) [《视觉音乐I》(Visible Music II)]只有指挥。其他管弦乐作品有《韦伯恩变奏曲》(Webern- Variationen) (1972);《卡农曲》(Catuones) (1975-1977.1993 ~1994);《舒伯特幻想曲》(Schubert-Phantasie)(1977- 1978);《瓦格纳牧歌》(Wagner- Idyll)(1980);《贝多芬交响曲》(Beethoven- Sinfonie)(1984 ~1985);《马勒瞬间》(Mahler- Moment)(1984-1985);《交响曲X》(Sinfonie X)(1987~ 1992);《赞美诗》(Hymnus),出自《交响曲X》(SinfonieX)的钢琴协奏曲(1989~1992);手风琴曲《美杜萨》(Medusa)(1989 ~1993);低音长笛与电子乐器的《倦怠》(Lan-guido) (1993); 人声与乐器的《博物馆作品II(MoMA)》[ Museumssticke II (MoMA )](1994);小型乐队的《埋葬》(inuer) (1994);2 .位朗诵者、女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电子乐器的《死之舞》(Totentanz) (1994)。著有论述 K.施托克豪森(1963-1971)和卡赫尔(1970)的专著。
他创作了13套带有总标题的系列作品,共包括49首独立乐曲。以《加工》与《传统》为总标题创作的两套系列作品在这方面极有代表性,另外尚有《生产过程》为总标题的系列作品等。 他的作品受勋伯格、韦伯恩的序列技术的影响,并接受约翰·凯奇的音乐与音乐理论,同时对传统音乐,如巴赫、贝多芬、舒伯特、马勒、德彪西的作品也有创造性的吸收。他从神学中获得了对“传统”的理解——将“最初的感受广为传递”,也就是在保存、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时进行“加工”,旨在发现其实质,并在发挥其新的可能性的同时使其得以发展。他在“加工”许多作品中,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在一些作品中,他将“语乐语言”发展为“身体语言”,完全走向了“无音乐”设想的极端。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