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不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也是我国音乐爱好者特别熟悉的一位大师。

2010-08-02 00:54 新民晚报 张可驹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不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也是我国音乐爱好者特别熟悉的一位大师。他的唱片是许多人的珍藏,但除了录音,他的资料并不丰富,至少在国内是如此。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传》填补了这个遗憾。与通常意义上的“传记”相比,这本书的内容更贴近书名的副题——“回忆·访谈·书信”, 可说是一本“纪念文集”。全书分为三部分:1.音乐家们的回忆;2.奥伊斯特拉赫曾经发表的文章以及他接受访谈的内容;3.大师致几位友人的信件。

撰写回忆的人大多是前苏联音乐界的重要人物,包括肖斯塔科维奇、康德拉申、柯岗、雅科夫·弗莱尔等人,西方音乐家有梅纽因、斯特恩、奥曼迪以及著名的唱片制作人瓦尔特·莱格。他们的回忆像是珍贵的私人照片,丰富的细节被整理出来。

关于大师的演奏,斯特恩将其描述为:“时而是风驰电掣的经过句,时而是缓慢而悠扬的乐句;威力无比的爆炸性霹雳,会突然被温情细语的乐音所取代……从始至终保持最优美的原作效果,所以他演奏的音乐永远是奇迹般的纯正,一贯性的和谐”。

   莱格指出奥伊斯特拉赫演奏中的任何部分都经过千锤百炼,因此“充满了真正的灵感和幻想力”,并总结道:“在最近50年内,我聆听了世界上所有著名小提琴 家的演奏,但是我认为,只有两个人的演奏是无与伦比的,那就是弗里茨·克莱斯勒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这样的话出自“唱片界的教皇”笔下,是真正意义上 的最高评价。

回忆中有接人待物的琐事,也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雅科夫·扎克谈到二战 期间,他与奥伊斯特拉赫一起前往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演出的情景。那里其实就是一个战场,一个阵地。等待大师的不是鲜花和招待会,而是寒冷、贫乏、炮火连 天,还有无边无际的死亡——这就是当时的列宁格勒。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人进到那里并停留一天也必须置生死于度外。

但奥伊斯特拉赫一行却整整演出了一个月。战火的间隙中,他们在涅瓦大街上“观光”。大师凝视着眼前的景物,他的目光给扎克留下难忘的印象。枪林弹雨中,奥伊斯特拉赫曾与扎克一起把幼儿园儿童转移到安全处……

   如果再贴近一些,奥伊斯特拉赫战后的经典录音或许便会归于乌有。这真是人类文化史的光荣与死神在共舞,那天晚上他们照样举行音乐会,“依然是座无虚席, 当时天气寒冷,但是听众的热情却使我们感到温暖。”列宁格勒的听众确实配得上欣赏这样的艺术,当演出进行到一半轰炸再起时,人们甚至已听不见大师的演奏, “只能看见他白色的袖口在有节奏地闪动。尽管如此,听众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聆听’”。

时至今日,当人们谈论着 “合格的听众”或“有品位的听众”时,或许已经忘记曾有一群“伟大的听众”呼应了伟大的演奏者。如果了解列宁格勒围城时的景况,便会发现在那种环境中,静静地欣赏一场独奏会才是至极的优雅和崇高。

   全书第二部分的内容同样珍贵。大师分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文章属于音乐评论中的“经典之作”,肖氏本人亦称之为“极为深刻的分析”。在 最后一次访谈中,大师表露了自己对一些前卫音乐的怀疑。当记者提到人们曾同样以时髦的感觉欣赏《春之祭》时,奥伊斯特拉赫有些无奈地表示:“也许再过50 年,施托克豪森、布列兹等作曲家也将成为贝多芬、勃拉姆斯或舒伯特那样伟大的音乐家。但是感谢上帝,到那时,我已经离开人世了”。两天后,奥伊斯特拉赫逝 世。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