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年瑞士琉森音乐节,选定了“自然”为主题。8月12日开幕音乐会上奏响的那曲马勒《第一(巨人)交响曲》

相关 About

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

2009-08-19 13:50 新京报 张璐诗

2009年瑞士琉森音乐节,选定了“自然”为主题。8月12日开幕音乐会上奏响的那曲马勒《第一(巨人)交响曲》,隐藏着“就像大自然的一声呼喊”的意象。这作品,也会是琉森节9月20日在北京的开场号子。22岁新芽王羽佳,弹不传统的普罗科菲耶夫,被阿巴多大人安排也上了开幕音乐会。想想“巨人”与小妮子同台,多么抢眼。

    自北京开放了舞台请进外宾以来,国内乐迷和普通观众都习惯了艺术家的名气先行:听说过了,确认是光环够大够亮的,才愿意靠近,掏钱才觉得值得。琉森节在瑞士就有点不一样:节目单上其实还有阿格里奇、波利尼、西蒙·拉特与波利尼爱乐、祖宾·梅塔与维也纳爱乐等“大炮”们。但他们不在开幕或闭幕音乐会上,就平平常常待在节目单一隅。节目一公布,有他们的那几场,票很快就卖完了。最容易吸引公众影响力的开幕演出,给了今年刚发了处女专辑、分量还单薄的王羽佳。

    1938年创办的琉森音乐节,兴旺旅游业的动机早已达到了吧,所以2005年他们开始“出国游”:先去了罗马,第二天又去了更远的东京,2007年再去了美国卡内基。就那次,八年前动过胃癌手术的阿巴多因为身子撑不住了,缺席指挥台。可是,去年底又传来消息,阿巴多刚与琉森续签了四年合约。

    王羽佳,22岁。一亮相国际舞台,媒体慷慨献上“超世绝伦”、“震撼人心”等词汇。除了王羽佳,这几年我们也常见阿巴多提携指挥界新生力量:丹尼尔·哈丁、杜达梅尔,又闻他与西蒙·拉特每年定期去委内瑞拉,给未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青少年乐团讲音乐。

    “大师傅”如此爱护年轻音乐家,为什么呢?想一想,古典音乐演奏家跟学者有点相似:并非“原创工作者”,都是在重复中寻找自己的小撮光亮,摆出自己的见地。可是这样的重复者多如蝼蚁。清醒的人会明白,诠释名著在现世虽然给自己附带来了功名利禄,但俯瞰历史,无论造诣与独创性到达了怎样的高度,他们本质上的贡献,就是搬运智慧——将曾照亮灵魂的吉光片羽,传递到现代甚至未来。阿巴多等人,在自己走进幢幢背影以前,是在将责任感付诸余热:要扶起新的、优秀的 “知识搬运工”,不让遗产丢掉。

    新人们假如想通透了这一点,在“知遇”时刻就不会忘乎所以;就会记着自己比众琴童“幸运”的意义所在:刹那奢华吹弹即破;心里缺少历史感的人,走不远。36年来第一次重访北京的阿巴多与王羽佳的联袂合作,是本届琉森音乐节令人难以抗拒的噱头,9月20 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将见分晓。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