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11-28 09:59 天津日报
图片为李叔同故居 摄影钱进
●●讲述
如今人们对“学堂乐歌”一词也许有些陌生,但对“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这首歌却非常熟悉,当年这首歌在电影《城南旧事》出现后,时常听到有人在轻轻吟唱,其实它就是我国早期出现的“学堂乐歌”之一。“学堂乐歌”一般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
天津是我国较早引进“学堂乐歌”的城市之一,“甲午”战败后,国人在反思中意识到:日本所以能迅速强大,与其重视教育普及和变革学校课程密切相关。19世纪末,清廷多次派员赴日考察。其中日本各级学校以西洋音乐为主体的音乐课程设置,引起国人关注。“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就指出,新式学堂应设“歌乐”课程;梁启超更是把音乐教育上升到“改造国民之品质”的高度。随着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乐歌”一科,终被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国音乐也由此进入了“学堂乐歌”时期。
“学堂乐歌”很少采用中国传统曲调,往往是直接大量引用西方歌调和日本的欧化曲调填词而成。当时不少乐歌作家认为:“西乐之为用也,常能鼓吹进取之思想,而又造国民合同一致之志意。”钱仁康先生曾查证了部分乐歌的曲调源流,其中涉及外国歌调119曲,中国歌调仅14曲。尽管这远不是乐歌作品的全部,但也透露出当时中西歌调的多寡比例。可以说,学堂乐歌极大地促进了西洋音乐在华夏大地的传播与普及。
天津是学堂乐歌流播的重镇。生于天津的李叔同(1880年至1942年),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1906年独自编辑出版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用西洋作曲手法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合唱曲《春游》。他以美国人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创作的《送别》,更是意境深邃、流传广远,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记忆。李氏的乐歌活动多在他离别家乡之后,所幸天津也留存了些许他的音乐经历。如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在上海去世,他扶灵携眷返回天津,在为母亲举行的“新丧仪”上,李叔同就曾自弹钢琴,唱悼歌。
1902年8月,学部侍郎严修(1860年至1929年)在日本考察教育期间,参观了东京音乐学校及其他各类学校。他对幼稚园中儿童的唱歌课尤感兴趣,回国不久便在天津家中办起“严氏女塾”,聘请日本人川本讲授日语和音乐。1905年,女塾更名为“严氏女学”,学制分为初小、高小两级,前者4年,后者3年,均设有音乐课程。同年,严修还创设了保姆讲习所(实为清末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和蒙养院,聘请大野铃子等日本教习2人讲授保育法、音乐、弹琴、体操、游戏、手工等课程,其中尤以教授弹琴为主。#p#副标题#e#
保姆实习所以蒙养院作为实习场所,从附近邻居及亲友的子女中招来4至6岁儿童30余名,从日本购买了钢琴、风琴等设施。大野铃子半天讲课,半天辅导实习。教学中她先是自己弹琴示范,教唱歌游戏,再现场指导学员的讲课。她不仅教授五线谱,也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单独教授风琴或钢琴。经过几年学习,学员结业时至少能够弹奏“进行曲”,个别学员甚至能演奏程度很深的乐曲。1906年5月,在保姆讲习所女子小学堂夏季休课仪式上,学员们进行了歌唱表演,崔季云等同学还演奏了风琴独奏。1907年,首届讲习所学员25人毕业,大多分配到京津两地蒙养院及小学堂任教,成为中国北方最早的一批幼教师资。
就这样,天津各中小学校和其他学校陆续开设了音乐课程。1906年创建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建校伊始就将“乐歌”课列为选修科目。不仅教授“单音唱歌”、“复音唱歌”,还讲授“乐器用法”和“教授法”。在1907年《益世报》的一则“天津公立女学堂的招生启事”中,唱歌、音乐课也被明确写入了“寻常科”、“高等科”和“示范科”的课程内容。1909年,清政府颁布《废庙兴学令》后,天津大部分的佛、道庙观改建成新式学堂,以西式歌调为主流的学堂乐歌在天津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与传唱。
为应对“乐歌”课音乐师资的匮乏,1906年秋,天津音乐讲习会宣告成立。该会以研究学校音乐,培养小学唱歌教员为宗旨。首批招收学员60人,学制一年。由留学日本音乐学校的邓子辅、张幼臣(宸)任教。1908年1月,由天津劝学所(专门推行学堂制的机构)出资,在天津河北大经路(今河北区中山路)劝业场东直隶学务公所的后身,成立了天津音乐体操传习所。这是天津,也是全国最早培训音乐体育教师的学校。该所管理人李侨和日本教员村冈祥太郎,均毕业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在其两年制高等科的课程设置中,含有唱歌、乐典(乐理)、和声、独唱、中西管乐、洋琴(钢琴)、风琴等。该所要求学员选学一种乐器,每周合奏一次。到1909年11月,日本人中岛半次郎对中国境内的外籍教习进行的普查显示,天津直隶学务公所附设的音乐体操传习所,仍有日本教习在任教。
音乐师资培训机构的设立,为天津培养出最早的初通西洋音乐的人才和师资,而“学堂乐歌”的内涵,也日益超出了“唱歌”的范畴。通过学堂里和社会上的“乐歌”活动,“集体歌唱”、“进行曲”等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形式、西方乐理以及简谱、五线谱等广泛传入天津。风琴、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也开始为天津市民所认知和熟悉。在1908年10月31日的一场“音乐演奏会”上,天津观众已经能够欣赏到“管乐合奏、风琴独奏、提琴合奏、独唱、洋琴(钢琴)独奏、四部合唱、弦乐合奏、洋琴连弹”等节目了。
学堂乐歌有着比宗教圣咏、西洋军乐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为中国传统音乐输入了新鲜血液,对西洋音乐在天津的普及与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更多的西方音乐形式和内容陆续被移植或借鉴过来。天津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歌声中更多了些带有西式风格的、具有近代色彩的歌调。如人们所熟知的“南开校歌”,就“拿来”了西方圣诞歌曲的旋律,其结构短小而规整,旋律铿锵而热情,很好地表达出南开学子“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靳学东)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