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7年歌剧演出精彩纷呈,既有纪念古代歌剧杰作《奥菲欧》的精湛演出,又有《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魔笛》《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核心剧目的高水准上演

相关 About

2017 年古典音乐盘点 Music 2017
王纪宴 Wang Jiyan 知名乐评人
歌剧 opera

时间:2018-01-01 00:33 音乐周报 王纪宴

第一幕,立体的舞台设计创造出战舰上的压迫感 摄影 王小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编者按:2017年歌剧演出精彩纷呈,既有纪念古代歌剧杰作《奥菲欧》的精湛演出,又有《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魔笛》《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核心剧目的高水准上演,也有如布里顿的《路克雷奇亚受辱记》这样难得听到的“生僻之作”空白弥补以及包括《兰花花》在内的众多原创新作的问世。可谓展现出歌剧舞台全方位的繁荣景象。

文 | 王纪宴

《奥菲欧》

●时间:3月11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当蒙特威尔第《奥菲欧》鼓号齐鸣的《托卡塔》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时,距离这部古代歌剧杰作在北京的首演已近13年。在蒙特威尔第诞辰450周年和《奥菲欧》诞生410年之际由意大利协奏团演出《奥菲欧》,称得上是一次令人振奋的凯旋。意大利协奏团及其创建者里纳尔多·亚历山德里尼是当今乐坛公认的蒙特威尔第作品权威诠释者。在作为序曲的《托卡塔》中,亚历山德里尼的编订版本没有像有些版本那样将调性提升为D大调,而是保留了蒙特威尔第原谱灿烂的C大调,演奏的璀璨色泽、“辛辣”刺激和辉煌感。奥菲欧的饰演者莱里奥·孔塔尔多代表了纯正的早期歌剧声乐风格,饰演乐神和尤丽迪茜的女高音安娜·辛博利嗓音圆润甜美,对角色的塑造相当生动。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

●时间:4月9-13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不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而是移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原定担任指挥的捷杰耶夫未能前来,由丹尼尔·欧伦临时替代。饰演露琪亚的两位女高音之一维涅拉·吉玛蒂耶娃享有“俄罗斯新声”和“莫斯科大剧院之星”的美誉,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时期的杰出的抒情花腔女高音,在全剧中最著名的唱段即第三幕露琪亚的“发疯场景”中,最后的令人生畏的高音演唱得稳定而圆润。导演兼舞美与服装设计雅尼斯·科克斯的舞台呈现属于忠于剧情发生时代的传统风格。丹尼尔·欧伦的指挥激情而控制得体,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发挥出色。

《魔笛》

●时间:7月21-23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柏林喜歌剧院与英国1927剧团以独特的理念和手法,带给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以非同寻常的吸引力,其中关键因素或许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歌剧在很多人心目中的“高大上”概念。很多时候,听众甚至忘记自己是在听一部歌剧,而在此种“忘我”的心态中,莫扎特的音乐散发出独特的亲切感,那种不再有意识地将咏叹调作为咏叹调、将歌剧作为歌剧接受的状态,才是接受歌剧的更自然的方式。没有了传统歌剧舞台上的道具布景,舞台大幕拉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堵巨大的高墙。人物分为在“墙面”上的和“墙根”下的——舞台、地面——两类。虽然,较之传统歌剧呈现方式,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舞台的真实空间大为缩减,但虚拟空间在绝大多数时候驰骋自如,赋予故事以更广阔的展开空间。另一个大胆处理是将所有的人物对白变为默片时代的文字对话。

《路克雷奇亚受辱记》

●时间:8月12-13日

●地点:天津音乐厅

布里顿的歌剧《路克雷奇亚受辱记》在很多人眼里是少有人问津的“生僻之作”,在我国尚未有机会搬上舞台。汤沐海指挥天津交响乐团的演出证明,这样的当代歌剧作品通过对古代题材的重新阐释,有着新的高度和深度以及歌剧的另一种维度的美。来自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导演尼夫·霍夫曼构思的是一个极简的舞台,在戏剧设计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手法:安排了来自古希腊戏剧的男女“歌队”:他们负责开场和闭幕,大段叙事,点评剧情和人物。路克雷奇亚的饰演者是有在拜罗伊特参演《尼伯龙根的指环》辉煌经历的新西兰女中音歌唱家莎拉·喀斯特勒,她对路克雷奇亚对这一内心丰富但演唱不多的角色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表现。汤沐海指挥的天津交响乐团18位演奏家组成的小乐队演奏得清晰而敏锐。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时间:8月23-29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作为国家大剧院在《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和《唐豪瑟》后制作上演的第四部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期待已久,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和德国巴登-巴登节日剧院的联合制作被誉为“跨越三个大洲、四个剧院的联合制作作品”。毕业于电影导演专业的波兰导演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在歌剧呈现上一贯追求电影性和现代性,瓦格纳的复杂歌剧因此而变得更具可视性,剧中的深层内涵并未受影响。导演所做的一些独特处理具有强烈的戏剧感染力,如第三幕特里斯坦受伤后,舞台超出现实世界,进入特里斯坦的精神世界,听众看到了濒死的特里斯坦的幻觉,床前出现了已故的父亲、自己童年的情景和过去的家。

《阿依达》

●时间:9月15日

●地点:深圳音乐厅

深圳交响乐团2017-2018年音乐季开幕演出首次选择了一部完整的歌剧——《阿依达》,在音乐会版歌剧中融入了部分舞台呈现因素,属于“半舞台”或“准舞台”的形式。这场《阿依达》的强烈艺术魅力,除了来自深圳交响乐团与声乐部分高度融合、富有表情、力量和光彩的演奏,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独唱阵容中两位埃及歌唱家——饰演埃及公主安奈瑞斯的次女高音歌唱家朱莉·费兹和饰演埃及大祭司朗费斯的男低音歌唱家瑞达·艾尔-瓦基勒。第四幕第一场,在阴森的地下法庭中,公主为了挽救她的心上人拉达梅斯,与大祭司争辩。安排在二层听众席一侧的铜管乐团和大鼓在第二幕“光荣的埃及”和“凯旋进行曲”后再次奏响,为这一刻增加了戏剧张力。这样的时刻属于司汤达所说的戏剧中最具感染力的“瞬间的完美幻觉”。

《兰花花》

●时间:10月1-5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兰花花》,由一首民歌而成功地扩充演化为一部歌剧,民歌旋律素材保证了歌剧的旋律性,摆脱了当下很多原创歌剧难以解决的“旋律匮乏症”,张千一的音乐处理也没有落入为作曲技法而牺牲(或者说掩盖)旋律美的泥淖。旋律感不仅让歌剧《兰花花》成为一部有亲和力的歌剧,也让它真正植根于故事发生的黄土地,更具艺术说服力和感染力。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歌剧所采用的也并非陈旧而简单的音乐语汇,新技法的运用自然而有效,在宣叙调方面的探索也值得称道。歌唱演员、合唱与乐团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美中不足在于舞台呈现缺乏新意,结尾时灯光的处理与全剧的悲剧气氛相悖。

《女武神》

●时间:10月24日、27日

●地点:保利剧院

瓦格纳的《女武神》在保利剧院的这两场演出不负众望地再度跻身于近年来最精湛的歌剧演出之列。此次制作采用的是1967年卡拉扬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上指挥的舞台版本,舞美与服装设计彦斯·基立安通过对50年前君特·施奈德-西姆森舞美设计草图的研究,在复原昔日舞美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因素。就视觉而言,卡拉扬与施奈德-西姆森的《女武神》充满引人入胜的神话意境,克里斯蒂内·利波(布伦希尔德)、斯图亚特·斯盖尔顿(齐格蒙特)和维塔利·科瓦廖夫(沃坦)等歌唱家阵容的强大保证了声乐的一流水准,乐池里梵志登指挥下的香港管弦乐团的表现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