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说到西洋古典乐器,人们脑海中首先被唤起的多半是各种弦乐器、钢琴,顶多再上溯到风琴的形象。事实上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开始,从殿堂到乡间全面占据西方音乐领地的,乃是诗琴(lute,也译作琉特琴、鲁特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游吟诗人、天使甚至伊丽
2009-04-30 10:48 第一财经日报 周舒
说到西洋古典乐器,人们脑海中首先被唤起的多半是各种弦乐器、钢琴,顶多再上溯到风琴的形象。事实上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开始,从殿堂到乡间全面占据西方音乐领地的,乃是诗琴(lute,也译作琉特琴、鲁特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里,游吟诗人、天使甚至伊丽莎白女王一世,都会手持一把诗琴。
欧洲古老的“七艺”传统当中,音乐地位重要,而彼时最发达的乐器就是诗琴。尤其在16世纪和17世纪,诗琴发展出了6组弦,讲究和声对位的巴洛克音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和诗琴一同发展起来的。那时的作曲家们,都是手持一把诗琴进行创作,甚至现代记谱法,也是在诗琴盛行的时代发展出来的,更与诗琴大有关系。
可叹后来此种乐器渐渐式微,以至于如今已经变成了古董。好在最近几十年来声势日壮的复兴古乐运动,让诗琴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在欧美,就有诸多古乐团,他们研究文献记录,复原13世纪到17世纪的乐器、唱腔、演出方式,致力于恢复古代的演出。今年“相约北京”的开幕演出,就邀请的是法国如今顶尖的古乐团“和谐之诗”(le poeme harmonique)。
古乐团都术业有专攻,“和谐之诗”集中的是17世纪与18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那正是莫里哀的剧作重新得到认识的时候,他们曾经搬演过莫里哀的《贵人迷》,在法国评价极好。和如今讲究各种高科技舞台效果的演出不同,他们研究各种历史文献,力图还原旧日的演出风貌。1998年刚刚成立的时候,“和谐之诗”还主要是一些室内乐,或和舞者的合作,但2004年后,他们有了更宏大的努力,以复古的方式搬演以前的歌剧。这种努力很难说是返璞归真——17世纪,假发、面敷白粉、高耸的彩色羽毛是流行的舞台扮相,机械刚刚开始发达,机巧奇趣的舞台布景最受欢迎。于是“和谐之诗”会在乡村教堂里演出,用蜡烛照明,用当时的材料来布置舞台,化17世纪时尚的妆——回到大革命之前,莫里哀笔下纸醉金迷的法国。
可惜此次来到中国的阵容有些“迷你”,只有4位古提琴(Viol,维奥尔琴)手,1位木管乐手,1位打击乐手和4位歌手,以及乐团的核心人物万森·杜梅斯特(Vincent Dumestre)——诗琴和吉他手。而且在北京的演出是在中山音乐堂——一个适合室内乐的地方,想要看大型17世纪歌剧的愿望,只能落空了。
不过,光是听演奏和演唱,也足够以管窥豹地“重回法国宫廷”。对于第一次看古乐演出的人,首先可能会被古提琴的演奏方法所吸引——大中小三号,都是竖拿,拉琴的动作更让人想起二胡之类的乐器。然后,当假声男高音开唱的时候,可能会想到那部叫做《阉人歌手》的电影。不过如今的假声男高音自然不需要再经过那样惨无人道的酷刑,有另外的发声训练可以让台上那位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过是街头大叔的歌者,唱出比女高音黯淡却更为婉转的声音——大抵和我国的男旦大有类似吧。而木管乐手和打击乐手手边的多种乐器,和他们随时根据演奏需要而更换乐器,忙中有序又不至于忙乱不迭的手势,也颇为吸引人。女歌手的声音则华丽灿烂,又不似平常的女高音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看下一场来真叫活色生香。
杜梅斯特看上去很年轻,有点不能想象他领头的这个乐团已经拿过法国的唱片大奖,被看作法国Alpha唱片公司的当家明星,还被看作当今古巴洛克音乐在法国的领军人物——2004年,法国文化部授予他文化骑士的称号。在一曲和一曲之间,他需要耐心调试诗琴,来适应不同的乐曲,大约跟巴洛克音乐复杂的对位有关。
这种古老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比吉他要脆弱,有一种轻丽的感觉。现在听来稍嫌不够富丽浑厚,后来取代诗琴地位的正是音色更加惹人喜爱、表现力似乎更强的吉他。不过这种乐器对于彼时的宫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娱乐工具。在繁复的宫廷礼仪当中,诗琴经常在国王出场的时候,跟喇叭、鼓等等乐器一起奏响,或者是在宴席当中,助兴劝饮。而在民间,这种乐器也是恋人互诉衷肠之时的首选,否则也不会在绘画作品当中留下如此之多的“案底”。杜梅斯特最早学习的是艺术史,后来才转投到诗琴和巴洛克,这种乐器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山音乐堂演出当中选择的曲目,以小调和戏谑曲为主,不仅限于法国,也有西班牙风格的歌曲,还有犹太民谣。最早时候的乐谱,对于要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并不作规定。但各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演奏出的巴洛克,还有四位歌手让人“耳花缭乱”的和声,应该是最纯正的巴洛克。这种将和谐看作第一要务的音乐风格,大多不如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那么容易听进去,尤其是听钢琴弹奏的巴赫的巴洛克作品,很可能会觉得艰深。但原初的巴洛克音乐,“和谐之诗”演奏的夏尔·特斯耶、埃蒂耶纳·穆利尼耶的作品,却极为生活化,诠释的是会饮、嫉妒,或者是春天的百鸟欢唱。穆利尼耶是17世纪时宫廷和民间都颇为走红的作曲家,他曾经为奥尔良公爵作曲,加上“和谐之诗”忠于历史的演绎,真正是穿越回到17世纪法国宫廷的最佳配乐,也能俯首回到巴洛克音乐的本源。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