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1-06-23 06:44 人民网 李小雨
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李小雨)网络,电视,电影,mp3……这些“年轻”的文化传播媒介正一步步挤压跨越了四百多年时空的歌剧的生存空间。如何在“赢得市场”和“文化普及”中取得平衡,实现歌剧艺术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摆在当代歌剧艺术工作者面前。
2011年6月20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第三届世界著名歌剧院高峰会议暨歌剧论坛在京开幕。来自加拿大、德国、俄罗斯、韩国、西班牙、瑞士、美国等8 个国家的13家知名剧院和艺术组织参与论坛,他们将与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9家国内艺术机构一起,在未来两天就当代歌剧艺术的经营与发展展开讨论 与交流。
据国家大剧院的副院长邓一江先生介绍道,大剧院在兼顾一定市场保障的前提下,努力向公众提供高艺术水准的歌剧产品,同时将社会化传播,专业化营销和多样化经营结合起来,通过立体的销售网络,广泛的宣传以及较大折扣的销售,力争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关注歌剧。
歌剧本身也在不断探索着改革。各国艺术家纷纷将现代元素,本土元素不断地融入到这一起源于意大利的艺术当中。国家歌剧院20日晚首映的原创歌剧《赵氏孤 儿》,就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例子。除此之外,《西施》、《山村女教师》也是充分挖掘了本土题材的成功案例。而在歌剧最先取得发展的欧洲, 音符的创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更加贴近当代生活的题材,也在不断地赋予这项古老艺术以年轻的生命。
在培养观众这一主题上,中外艺术 家不约而同的谈到对儿童观众的挖掘与培养。国家大剧院通过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使青少年在性格养成阶段就从排练,彩排到正式演出等全方位与歌剧进行“亲密接 触”。柏林国家歌剧院院长卡姆图特先生,皇家马德里歌剧院院长米基尔·穆尼兹先生也谈到了各自国家的歌剧艺术通过向儿童全面开放,以及项目扶持鼓励青少年 自己创造歌剧等种种方式,吸引未来的观众对歌剧投入更多的热情与关注。
此外,国外开始探索让歌剧走出歌剧院,走向更加开放,更加“有人气”的场所。卡姆图特先生透露,柏林国家歌剧院曾将发电站选为公演场所,马德里歌剧院也曾选用过露天大屏幕的歌剧演出方式,而这些举动不仅能够获得不同类型媒体的关注,也能获得新的观众。
6月22日,与会剧院及艺术机构将签署共同宣言,就合作交流等事宜达成共识。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