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师延:相传为商纣王时期的乐师。曾为纣王作靡靡之乐。周武王伐纣时,师延东逃,投濮水而死。相传与韩娥同时或稍晚的民间歌唱家还有秦青、薛谭、侯同、曼声等人。

2009-04-10 11:20 新芭音乐网

中国古代著名音乐家简介


    先秦著名音乐家


    师延:相传为商纣王时期的乐师。曾为纣王作靡靡之乐。周武王伐纣时,师延东逃,投濮水而死。

    师涓:春秋卫灵公时期的宫廷乐师。《韩非子。十过》记述师涓随卫灵公赴晋事,途中住宿在濮水之上,灵公夜半闻鼓新声者,以为鬼神,就命师涓记录下来。至晋国以后,师涓为晋平公援琴演奏此曲,曲未终了,被晋国乐师师旷打断,说是商纣王的靡靡之音,并说“闻此声者必削”,因此不可弹奏。

    师襄:春秋时期的乐官。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四》认为同名者有两人。其一,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韩诗外传》[五]、《史记。孔子世家》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其二。鲁国乐官,称击磬襄。见于《论语。微子》。但王肃《孔子家语》则以为师襄就是击磬襄。

    州鸠: 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年在位]时的乐官。称泠州鸠霍伶州鸠。伶[泠]为职官称呼。周景王因将铸无射钟,曾向州鸠请教乐、律。《国语》中详细记载了州鸠的回答,使历史文献中论述乐、律问题的名篇。其中所载十二律名称以及七律的解释,是这方面最早的史料。

    苌弘:生卒?-----公元前492年。又称苌叔。周景王姬贵、周敬王姬匄时[公元前544---前476]的大夫。传说孔子曾经向他问乐,作有《苌弘》十五篇,今佚。

    孔子: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卒:公元前551---前479年。儒家创始人。祖先是没落贵族,他幼年孤贫,成为平民出身的士。后做过管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54岁时做过三个月鲁国管刑法的大司寇。其后周游列国十余年,未得禄位,回鲁国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开我国私人讲学之先河。言行主要见于《论语》;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也是一位音乐家,热爱并精通传统音乐,用音乐作为教育课程六艺之一。他曾从师襄学琴,又相传他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还能鼓瑟、吹笙、击磬,喜唱歌,“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推崇夏、商、周的古乐,35岁时在齐闻《韶》,“学之,三月(日)不知肉味”。还称赞《韶》:“尽美矣,又尽善也。”59岁左右在卫国击磬遣怀。卫国的“荷篑人”听了都知道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在此期间,他曾向师襄学琴弹《文王操》,学习刻苦,多方面探索音乐的各种表现。晚年回鲁国,鉴于周室礼乐废、《诗》、《书》缺,从事正乐。他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正乐,<雅>、〈颂〉各得其所。”并在整理以后,使〈诗〉“三百五篇”,都能和乐弦歌。

    孔子一生酷爱唱歌,除了有丧事,随时都uchangge;听人唱得好的就跟着学。离开鲁国前,他还即兴编唱过对“女乐 ”表示不满的歌;在周游列国途中,他被困在陈、蔡之间,在断粮的情形下,依然不断弹琴唱歌。直到去世前七天,他还唱了一首哀悼自己的歌。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聚徒三千,传授"六艺",尤其重视《乐》教和《诗》教,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还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十分强调音乐的修养作用。孔子他突出音乐的政治教育作用,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强调礼、乐的等级性,不能容忍僭越混淆施礼用乐的等级。为此他提倡雅乐、古乐,推崇三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乐,反对流行的"郑声"和新乐。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因为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接收了齐国馈赠的女乐,愤而离鲁,也可见孔子反对郑声的坚决。

    大约公元前481年,孔子创作了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等,后人相传均为孔子的作品。

    由于孔子世儒家的创始人,而儒家思想又成为历代的统治思想,所以孔子的音乐思想,经他的后学者孟子、荀子等人发扬,以《乐记》为代表形成系统的儒家音乐理论,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主流,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师旷:春秋后期晋国著名宫廷乐师。名旷字子野。历事晋悼公、平公。主要活动时间当在公元前558-前532年的三十多年间。其事迹传说散见于先秦至两汉多种文献中。目盲,精于审音调律,对于音感极为敏锐。汉以前的文献中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吕氏春秋.长见》篇记载,晋平公铸大钟,乐工们都认为钟已调准,只有师旷说钟"不调"(不准),要求重铸。后来卫国乐师师涓听了,果然也说钟不调。《淮南子.汜论训》中以师旷安放瑟柱(码)为喻,说他"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左传.襄公十八年》中记载,晋国听说楚国要来进犯,大家非常担心,师旷却说不用怕,因为他吹律管,听律而知"楚必无功"。《周礼》曾以听律预知吉凶为最高乐师的职责,实际是对精于审音的神化。《韩非子.十过》载晋平公宴请卫灵公,师涓为他们弹奏"新声",师旷当场指出这是师延为殷纣王所作的靡靡之乐亡国之音《清商》。师旷自己则弹奏了《清徵》、《清角》等高超美妙的乐曲。《国语.晋语》还记载他批评晋平公喜欢"新声"是平公趋于昏庸的反映,会影响到公室使之没落;还说音乐要通过各地民歌(风)的交流,传播德行,才能使远近各处归化。后世对师旷推崇有加,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等琴曲是他的作品。

    秦青: 先秦歌手,秦国人,以教唱为业。秦青的事迹见于《列子》。据说薛谭是他的学生。薛谭非常自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歌唱艺术的奥妙,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他。临行时,秦青在郊外的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演唱了一曲,声音响亮,情感饱满,甚至连远处的树木都瑟瑟作响,天上飘荡的白云都停留下来。这时薛谭被老师的歌声所打动,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请求回去继续向老师学习。这个故事就是后世人们常用的典故“遏云”的来源。

    薛谭:先秦歌手。曾拜秦青为师学习唱歌。参见“秦青”。

    韩娥:先秦女歌手。韩国人。据《列子。汤问》记载:她歌艺超绝,曾在齐国雍门卖唱,到她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据说雍门一带的人由于学习了韩娥的歌唱,而以擅长歌唱著称。

    韩娥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女歌唱家。《列子》一书说她曾路经齐国的临淄。当时,临淄是一个有七万户居民的大城市,那里人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音乐生活十分活跃(《战国策》)。韩娥因为断粮就在临淄的雍门一带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还感觉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因此后世就有“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由于贫困,有一次,她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在悲愤之中歌唱一曲,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了,三天之后还不能自拔。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人们才被欢快的情感所激荡,并且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相传与韩娥同时或稍晚的民间歌唱家还有秦青、薛谭、侯同、曼声等人。#p#副标题#e#    两汉时期的音乐家


    制氏:汉初音乐世家。家族出于鲁地。因熟知雅乐声律,世代从役于太乐官署。历代史籍言雅乐,皆中文辞而轻音乐实践,常讥评制氏。《汉书。礼乐志》说其:“ 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司马相如:生卒:公元前179年左右——公元前117年。汉武帝时期大辞赋家、外交家,汉赋的代表作家。字长卿,蜀郡[四川成都]人。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芳心,二人私奔,白头到老,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传为佳话。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他从京师、梁国宦游归蜀,应好友临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之邀,前往作客。当地头号富翁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精通音乐,青年寡居。一次,卓王孙举行数百人的盛大宴会,王吉与相如均以贵宾身分应邀参加。席间,王吉介绍相如精通琴艺,请他弹奏,相如就当众弹了两首琴曲,意欲以此挑动文君。“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婢女)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这两首琴曲,据说就是相如弹琴歌唱的《凤求皇》歌辞。因《史记》未载此辞,到陈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始见收录,并加序说明,唐《艺文类聚》、宋《乐府诗集》等书亦收载,故近人或疑乃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琴歌一类作品,假托的现象确实很多,但又难以找到确切根据来证明。这方面的问题,只好存疑。

    司马相如在民间诗歌乐舞的整理、改编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因袭旧制,至汉武帝时,更扩大了乐府的机构和职能。汉初的宫廷音乐大都失传,而且内容多是来自刘邦故乡的楚歌、楚舞。汉武帝更加重视民间俗乐,令乐府四处收集“赵、代、秦、楚之讴”,兼收并蓄西域、北狄等边远民族的音乐。在广泛收集民歌的基础上,以音乐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对民歌进行整理、加工、填词改编,以供宫中祭祀、宴享之用。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收集的民歌共计13首,另有可能附有乐谱的“周谣歌诗声曲析”及“河南周歌诗声曲析”各75篇。

    琴在汉魏时期的音乐中占有特殊地位。汉代的琴已逐渐确立了七弦十三徴的形制,演奏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不少名士都参与琴曲的整理、研究、创作和演奏,著名的有司马相如、桓谭、蔡邕、蔡琰、嵇康、阮籍等人,司马相如就是西汉时期的佼佼者。

    师中:汉武帝时期琴侍诏。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人。汉武帝时被举荐入宫为琴侍诏。著有“雅琴师氏八篇”,今佚。刘向《别录》认为“至今邳城俗犹多好琴”,是因为受了师中的影响。按其生活年代,可能是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在乐府学艺时的老师。

    李延年:生卒:? ---前103/102年。汉武帝时期造诣很高的音乐家。协律都尉。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定县一带),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以“太监”名义在宫内当管宠物狗的小官。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曾在武帝前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其妹因表演此歌舞而得幸于汉武帝,号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汉武帝为她写有著名的《李夫人赋》等诗辞歌赋,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因其妹受宠,李延年也成为汉武帝的近侍,常与汉武帝同寝同起,倍受宠爱。其兄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贰师将军。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是汉代著名的歌唱家,颇受武帝器重,被封为乐府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主持乐府,兼任侍中。

    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数十人所撰诗词配曲,作《郊祀歌》十九章,用于皇家祭祀乐舞。《郊祀歌》中有不少是汉武帝亲自创作。李延年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佛曲《摩诃兜勒》改编为汉代最早的横吹曲,有二十八首乐曲联缀而成。其中《出塞》一首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刻画了汉武帝时期派兵急速出征抗击匈奴骚扰的威武阵容,是汉乐府中鼓吹乐的代表作。《新声二十八解》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

    李延年主持乐府期间,曾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夫人死后,因李延年的兄弟李季年等人淫乱后宫,被诛灭家族。当时李广利因挂帅出征大宛,幸免一死。征和年间,李广利与匈奴作战失利被俘,投降匈奴,受宠至极,因而遭到投降匈奴的汉臣卫律妒恨。卫律利用自己与匈奴壶衍鞮单于母亲的特殊关系,设计将其谋害。

    丘仲:汉武帝时期音乐家。相传长笛为其所作。《风俗通》载:“笛,武帝时丘仲所作也。”笛在古代古体字写作篴,《周礼。春官。笙师》孙治让正义:“笛之孔数,言四孔加一者,丘仲也;言五孔者,杜子春也。。。。。。大抵汉魏六朝所谓笛,皆竖笛也。宋元以后,谓竖笛为箫,横笛为笛。”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长笛赋》云:“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其意思是说:笛是由羌地传入及西汉人京房改制而成。然而,更多史料反映出,长笛,古已有之。七孔,长一尺四寸。汉初已失传。马融此赋所写的长笛说是汉武帝时期的丘仲因羌人之制,截竹而成,有四孔,名羌笛。后经音乐家京房加上一孔为五孔。故五音具备,称之为长笛。关于竹笛的制作,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不少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伶伦受命黄帝前往昆仑山伐竹斩而为十二筒,后来还有荀氏、丘仲、刘和、刘秀造笛之说。

    关于笛子的历史沿革,《吕氏春秋》中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记载。《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眥、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在不少古代文献中均记载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说法。类似反映远古音乐起源的传说记载,已具有较多成分的合理性与现实性,这些传说记载能较充分地折射出远古原始先民们以竹管制作吹奏乐器的现实。

    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其中一只可明显地理解为横吹。管上两孔,一孔可作为按音孔,另一孔可作为吹孔。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和第三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出土的“骨笛”,有一只约10厘米长,开有一个横吹的吹孔和六个指孔。这些出士文物更能充分地证明,早在7000多年以前,居住在今天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原始先民们,就有可能认识“横吹--边棱”现象,并己有可能存在横吹笛的早期形态了。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只笛,吹孔平面与按音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这与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极其相似。在时间上,两者相隔几百年;在空间上,湖南长沙和湖北随县相距数百里之遥,而吹孔位置几乎-致,由此可窥视出先秦到汉初横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

    然而,更多的历史文献认为,笛是汉武帝时代丘仲所创制,或是改造羌笛而成,或是如崔豹《古今注》说:“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河》、《兜勒》二曲。”而日本学者林谦三先生认为,中国笛起源于汉武帝时代,是由西域的羌人传来的。以上观点构成了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笛起源的“西来说”曾成为带支配性的观点。

    中国笛起源的“西来说”,只代表一家之言。“西来说”的论据并不能说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说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井促使曾在中国本土上滋生、发展了几千年的横吹笛,在汉以后逐步趋于科学、合理和完善。杨荫浏先生正视了这种影响:“横吹的笛,在鼓吹(横吹)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从公元前第一世纪末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的。这可能和张骞由西域传入吹笛的经验和笛上的曲调有着关系。”(杨萌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五章),杨荫浏先生客观地指出横吹笛在当时宫廷鼓吹中的地位以及笛与西域的关系。他认为西域传来了“吹笛的经验”和“曲调”,并非传来笛乐器本身。

    刘细君:汉武帝时期出嫁西域乌孙国的第一位和亲公主,故而又称乌孙公主。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江都王刘建因谋反事发自杀,幼年的刘细君被汉武帝收养在宫中。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时,汉武帝为了减少她在旅途上的寂寞,还特地命令乐师采取筝、筑、箜篌等中原古典乐器的优点,简化改制成一只能在马上弹奏的直颈琵琶。据考证,这是中国的第一只琵琶。刘细君带到西域的琵琶对西域游牧民族的马上弹拨乐器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p#副标题#e#
    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汉朝每隔一年派使者探视。细君公主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悲愁歌》,又名《细君公主歌》、《黄鹄歌》,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此诗不仅录入《乐府诗集》、《玉台新咏》、《宫闱文选》等历代诗集,也被日本学者前岛信次誉为控诉政略婚姻悲剧的佳作[见于《丝绸之路的99个谜》]。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子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让她接受当地风俗,以成就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大局。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细君公主在中国音乐史上虽无名气,但是她天仙般的美貌、弹奏琵琶的高超才艺、献身民族融合的美德在西域各族人民中间留芳千古。

    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总是和琵琶形影相随。然而在近代戏剧、绘画、塑刻等艺术形象中常见的昭君,却与晚于她四百年多年才有的半梨形琵琶相伴,这与史实不符。在正史中并没有王昭君弹琵琶的记载,琵琶一词的出现也不在汉朝。西汉晚期刘歆所著的野史《西京杂记》,以及东汉末期的蔡邕所作《琴操》中均无王昭君弹琵琶的任何记载。

    汉武帝时就有类似现代“阮”的圆音箱、直颈形状的乐器问世,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时所带的马上弹奏乐器类似琵琶,直到东汉(公元25年-220年)至西晋(公元265年- 317年)的文献中皆称之为琵琶。约在公元350年,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半梨形曲颈的乐器也称之为琵琶。为了区别,人们将前者称为汉琵琶,后者称为曲颈琵琶。这两种琵琶的来源、形状、特点是截然不同的。

    汉琵琶:圆形音箱、直柄,成器时代为公元前15年。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云:“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作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就是说,枇杷是以弹奏方法而得名。到汉代,定型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弹拨的乐器,称枇杷,后世称为“阮”。《旧唐书。音乐志》又称为秦琵琶。公元四世纪,随着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有一种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四柱,横置胸前用拨或用手弹奏的琵琶和五弦琵琶[龟兹琵琶]传入内地。此论还有西晋人博玄《琵琶赋·序》为证。《琵琶赋·序》曰:“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像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柱十有二,配津吕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日琵琶,取易传乎外国主。”

    这种圆形音箱、直柄、四弦、十二品位的琵琶,后来称为“汉琵琶”,唐代名“阮咸”,现通称“阮”。曲颈琵琶:半梨形音箱、曲颈,颈上有四个柱,张四条弦。因其头部向后弯曲,故名曲颈琵琶。又因其途经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这种琵琶约在公元35O年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北方,公元551年前后又传到南方。可见,汉琵琶先于曲颈琵琶约四百多年。昭君所处年代是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一公元前33年),不可能怀抱比她晚四百多年才有的曲颈琵琶出塞,因此当时的琵琶应是傅玄所描述的圆形直柄的汉琵琶,即如现在的“阮”类乐器。

    此外,西晋诗人石崇所作《王昭君辞一首并序》中云:“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而也。”更可佐证王昭君怀抱琵琶出塞纯属猜测。南朝砖刻壁画《竹林七贤及荣启期》中阮咸所持的乐器作《昭君出塞图》,该图中才有王昭君怀抱琵琶,也可说明问题。

    弟史:汉武帝时期出嫁乌孙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长女。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翁归靡结婚后,生一爱女,名叫弟史。弟史长得仪容端庄,举止优雅,从小跟母亲学习诗书礼仪和音乐,琵琶弹的很好。后来又被解忧公主送到长安学习琴艺。

    弟史在长安学习很刻苦,很有音乐天赋,加上有宫廷最好的乐师教授技艺,弟史学成返回乌孙时,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音乐家了。

    不久,绛宾前来求婚,他满怀政治抱负,想借和弟史联姻来加强汉朝和乌孙的联盟,同时也希望弟史把闻名于世的龟兹乐系统地整理一下。解忧答应了这门亲事。龟兹举国欢腾,为国王和王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弟史成为王后以后,亲自掌管国家的乐舞机构,创制新曲,推动了龟兹文化艺术的发展。

    公元前六十五年,绛宾陪同弟史带着许多龟兹乐器一起去长安朝贺,汉宣帝册封弟史为汉家公主,这完全是汉天于对解忧和弟史的偏爱。汉宣帝留他们在长安住了一年。赐给公主车骑旗鼓,并赠给一个数十人的歌舞团,把中原的乐舞和乐器带到龟兹。

    这是西域与中原第一次大规模的乐舞交流。在中原及中亚诸国的影响下,在富有艺术才华的弟史公主的指导提倡下,以秦汉乐舞为主体的华夏乐舞艺术在西域扎下根,促进了西域乐舞的大变革、大繁荣。龟兹国的音乐舞蹈艺术发展很快,对辉煌的龟兹乐舞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早在汉代龟兹就成为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绛宾与弟史这段“音乐结姻缘”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宋·沈辽在《龟兹舞》诗中写道:“龟兹舞,龟兹舞,始自汉时入乐府。”此乐邕于西汉,盛于隋唐。随着西域战乱,文化渗透,龟兹乐舞流向武威(凉州),和汉族音乐融和,尔后出现了凉州乐。继而,流向唐都长安,尔后出现了宫廷乐舞,而且远远传播开去,从东南亚流向了世界,龟兹乐舞已誉满天下!盛唐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可以找到许多西域乐舞的形象记载。

    龙德:西汉琴师。梁国[河南商丘] 人。汉宣帝时由丞相魏相推荐为琴侍诏。著有“雅琴龙氏99篇”,见于《汉书。艺文志》。今佚。刘向曾说:“雅琴之意皆出龙德诸琴杂事中。”见于《琴史》。

    京房:生卒:前77---前37年。西汉律学家,又为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曾经跟焦延寿学《易》,汉元帝时立为博士,后因劾奏宦官石显等专权,下狱被杀,年仅40岁。京房的音律学造诣很高、贡献较大。他在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汉书。京房传》说他“好钟律,知音声”,并非夸张之辞。他“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遂以京为姓。这件事充分表明了他对音律的迷恋。
#p#副标题#e#
    在音律理论方面,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京房在乐器改良方面也做出了贡献。过去,笛不用商,只有四孔,对应于宫、角、徵、羽。京房加商于笛,合成五音。他加孔置笛后上部,便于按指吹奏。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京房的另一成就是发明了一种由十三根弦组成的称为“准”的定律器。《后汉书·律厉志》记载了京房发明“准”的缘由及“准”的具体形制。东汉马融《长笛赋》还记述了京房改进西北民族乐器"羌笛",变四孔为五孔,演奏出"商声"的五音之事。

    赵定:西汉琴师。渤海[河北沧县]人。汉宣帝时由丞相魏相推荐为琴侍诏。赵定为人尚清静,少言语,时闲燕为散操,闻者多为之涕泣。著有“雅琴赵氏七篇”,见于《琴史》、《汉书。艺文志》。

    桓谭:东汉琴家。生卒:约公元前23---公元50年。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宿县西北]人。其父亲为太乐令,本人任掌乐大夫。所著《新论》,常论及音乐。并著《琴道篇》[班固续成],介绍有关琴及琴曲的事迹。由于他“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新论》]”,受到大司空宋弘的斥责。又因反对光武帝刘秀的禨纬迷信,蒙受“非圣无法”的罪名,罢官流放,死于途中。

    杜夔:汉末律学家。字公良,河南人。“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好古存正”,“自谓所习者雅”。汉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时任雅乐部。后依附荆州牧刘表,与孟曜合作“为汉主和雅乐”。魏武帝[曹操]平荆州[公元219年]得夔,任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于是“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黄初年间[220--226],任太乐令协律都尉。当时有位铸钟工柴玉,所铸的钟“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杜夔几次让他改作,柴玉反说杜夔“清浊任意”,两人都告到曹操那里。曹操“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得知杜夔精到,柴玉妄作。后因魏文帝曹丕令杜夔“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遂被黜免以死。所传旧雅乐四曲《鹿鸣》、《驺虞》、《伐檀》、《文王》,至西晋犹存。其弟子“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丞”,陈颃任司律中郎将。[引文见于《三国志。魏书》]

    蔡邕:生卒:公元32—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博学多识,通经史,好文章,妙操音律。 汉灵帝时,蔡邕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后这些石碑由于动乱,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则云:“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并成为他的好友。汉桓帝时十常侍闻蔡邕善鼓琴,就诏之入京,行到偃师,蔡邕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与世人交往。归途中他写了一篇《述行赋》,表示对权妄当道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汉灵帝时,蔡邕被拜为郎中,后升议郎,因上书论朝政得失、弹劾宦官而遭诬陷被流放,遇赦后在江浙一带流浪达十二年之久。董卓专权之后,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乡侯。董被诛后,蔡邕被王允逮捕,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怜惜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终为王允不容,死于狱中。后人称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

    蔡邕的文学作品有辞赋近二十首。名篇有:《述行赋》、《汉津赋》、《青衣赋》、《笔赋》等。其中《青衣赋》描写的是作者与一位婢女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情节完整,情感动人。《汉津赋》开古代首写汉水之先,《笔赋》是古代描写毛笔的第一篇作品。

    蔡邕的音乐作品有《琴操》,《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琴曲)等。《神奇秘谱》中的《秋月照茅亭》、《山中思故人》的琴曲相传也是他的作品,但出有人认为是左思所作。

    《蔡氏五弄》据说是蔡邕去山中访问鬼谷先生后,花了三年时间写成。嵇康在《琴赋》中把它列为当时流行的“谣俗”作品一类,这五首琴曲一直到唐代都享有盛名,李白、李贺、王维等都曾借题作诗。宋人朱长文认为蔡邕是借写景来寄托他的哀思,他说:“伯喈所以寓其哀思者,盖在此五曲,特假物以名之耳”。现存明代琴谱中的《蔡氏五弄》并非蔡邕原作,其歌词出自《乐府诗集》,曲调也平庸,应为后人拟作。

    《琴操》是一本现存的介绍早期琴曲的琴学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内容丰富,它汇集的作品大多是先秦的题材,只有两、三首是西汉题材,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并介绍了每首作品的相关故事,如关于著名琴曲《聂政刺韩王曲》的解释,即可与今存之琴曲《广陵散》相对照,后世琴人也多有认为《广陵散》就是《聂政刺韩王曲》的异名。蔡邕在《琴操》中所提供的曲目,是琴曲源于民歌的可贵史料。

    蔡邕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而且还培养了一位颇受世人关注的琴家,即他的女儿蔡文姬。

    蔡琰:汉末女文学家、琴家。蔡邕的女儿。生卒:177---?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受过严格的琴学教育,《后汉书。列女传》称其:“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其父蔡邕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并和曹操结为挚友。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一十九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十二年后被曹操派使者用重金赎回。这年她三十一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屯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已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她在《悲愤诗》中叙述流亡匈奴后的思乡之苦,以及幻想时惜别亲子之痛,真切感人。唐宋以来有不少诗作叙述此事。琴曲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有唐代的《大胡笳》、《小胡笳》,宋代的《别胡儿》、《忆胡儿》和《胡笳十八拍》等。这些作品往往被认为是蔡文姬的作品。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这不能不说是她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p#副标题#e#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家


    邓静:三国魏散骑侍郎,“善训雅乐”。当时懂得东汉宫廷雅乐的人极少,邓静就是其中之一。

    尹胡:三国魏时歌师。“能歌宗庙郊祀之曲”。当时懂得东汉宫廷雅乐的人极少,尹胡就是其中之一。

    尹商:三国魏散骑侍郎,“善训雅乐”。当时懂得东汉宫廷雅乐的人极少,尹胡就是其中之一。

    嵇康: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魏末文学家、琴家、音乐理论家,竹林七贤之一。作有琴曲《嵇氏四弄》,包括:《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他的《琴赋》生动地描绘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史料价值。,此外,《玄默》、《孤馆遇神》等琴曲也传为他的作品。他的音乐理论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和《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

    阮籍:魏晋文学家、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精于琴道。当时著名的乐律学家荀勖,每与阮咸谈论音律,自感远不如他。现存琴曲《酒狂》传说是他的作品。有音乐论文《乐论》传世。

    阮咸:魏晋琴家,竹林七贤之一。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叔父阮籍善琴,今存琴曲《酒狂》,相传即阮籍作品。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从南京西善桥南朝古墓出土砖刻壁画《竹林七贤及荣启期图》来看,阮咸所弹琵琶也就是后世之阮)。善弹琵琶。他所用的琵琶与后来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唐时以他的名字为他所弹的乐器命名为“阮咸”,宋时简称“阮”。以人名来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仅他一个。他与叔父阮籍及嵇康等人为竹林之游,受到当时固守旧礼法者的贬斥,但后世则称他们为"竹林七贤"。擅长直颈琵琶,唐代称为“阮咸”,今简称“阮”。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相传为他的作品。

    左思:西晋文学家、琴家,生卒: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属山东]人。不得进士,对门阀制度深感不满。现存《神奇秘谱》中的《招隐》、《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以及《西麓堂琴统》等琴谱中的《谷口引》、《幽兰》诸曲都传为他的作品。

    刘琨:晋代琴家。创作琴曲《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是最早以胡笳声编为琴曲的作品。

    左延年:晋代音乐家。精通音律,善郑声。太和年间[366--371],将杜夔所传雅乐四曲中的《驺虞》、《伐檀》、《文王》等三首,“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作有乐府《秦女休行》、《苦哉》[即《从军行》],见于《古今乐录》辑本转引王僧虔《技录》等篇。

    列和:魏晋间音乐家,善吹笛。西晋时任协律中郎将。曾与朱生、宋识等人,将汉代十七曲相和歌改变为十三曲。《晋书。乐志下》载:“相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纸为十三曲。”荀勖曾以笛律问题和他问难,在《晋书。乐志》中留下了难得的技术资料。

    荀勖:生卒:?-289年。魏、晋间乐律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初仕曹魏,入晋后为中书监。晋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进位光禄大夫,主掌乐事。终尚书令,被封为济北成侯。他在乐律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二,一是考校古文物,研究古代尺度,"作古尺,以调声韵"。他的这一考古方法,为历代律学家重视实物提示了一种途径。二是他创制了笛律十二支。每支笛律除筒音"角"略低外,其他各音都符合七声音阶的三分损益关系。这说明他在制笛实践中解决了管口校正问题,在世界声学史上是管口校正规律的最早发现和其计算方法的实现。

    西晋时,清商署由著名音乐家荀勖(xù音绪)领导。荀勖精通律学,在音乐理论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清商署里,荀勖还领导作曲家孙氏,歌唱家陈左和击节的宋识、吹笛(箫)的列和,弹筝的郝索,弹琵琶(阮)的米生等乐工,从事相和歌的加工改编工作。他们“尤发新声”(《宋书·乐志》),从艺术上把相和歌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魏晋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周西)、《步出夏门行》(碣石),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艳歌何尝行》(何尝),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置酒)等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旧曲填新词,但曲调与曲式均有相应变化。这种采用同一曲调而在填词中引起变化的情况,在中国后世音乐的发展中极为常见。西晋以后,战乱频仍,加以政权南迁、社会动荡等原因,使原来流行的相和歌大多失传,而被新兴的清商乐所更代。

    桓伊:东晋军事家、音乐大师。字叔夏,曾官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曾辅佐谢玄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对保障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他不仅有着文韬武略,而且音乐素养颇为深厚,《晋书》上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当时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叫王徽之,他久闻桓伊善于吹笛,但一直未见其面。一次,他们在旅行途中偶然相遇。王徽之便请求桓伊演奏,于是桓伊即兴吹奏一曲《三弄》。从此,这支乐曲广为传播,后来又被琴家们所吸收,改编为琴曲《梅花三弄》(明朱权《神奇秘谱》小序)。桓伊最擅长的是吹笛,据说他使用的竹笛,就是东汉著名作家兼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桓伊有出神入化的吹笛技巧,曾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梅花三弄》结构简明,曲调朴实。开头有一个散板的引子,紧接着出现了明快有力的主题旋律:它与另外几段奔放的曲调在不同音区作三次穿插对比,反复刻画和赞颂了梅花不畏寒霜的性格。

    清商乐,简称“清乐”。它是在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的基础上,继承了相和歌的传统发展起来的新乐种。“吴声”是流行于江浙地区的民歌,“西曲”是流行于湖北荆楚地区的民歌。它们受到上层社会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使宫廷中的“旧乐”大部“散亡”,在东晋初年出现了“音韵曲折,又无识者” (《晋书乐志》)的局面,因而不得不转向下层,采用新的民间音乐;另一方面,也由于“吴声”、“西曲”形式新颖,曲调婉转动听,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和喜爱。在东晋和刘宋初期,宫廷清商乐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其中以东晋桓伊创作的笛曲《三弄》比较著名。
#p#副标题#e#    宋、齐、梁、陈各朝(420—5s9),清商乐的创作虽然大部是脂香粉气的艳曲,如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但也间有清新可爱值得玩味的佳作,如传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乌夜啼》和南齐檀约填词的《阳春》。

    戴逵:生卒:?---396年。东晋艺术家、琴家。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毫县]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附近]。《晋书》称其:“逵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 “武陵王唏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侍者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见于《晋书。隐逸传》]。他的儿子戴勃、戴顺都以琴名世。

    麯瞻:生卒:367---433年。东晋、南朝宋琴家。西平[今青海西宁]人。十八岁出家,称释道照。《高僧传》说他“宣唱为业,独步于宋代之初。”据《宋书。乐志》记载:他撰有《琴声律》一卷,又《琴图》一卷,今不存。其中关于琴的音色特点的论述,见于《太音大全》。

宗炳:生卒:374---443年。南朝宋琴家、画家。字少文,南阳人。《宋书。隐逸传》称他“妙善琴书”,“每游山水”,“皆困之于室”,自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所传《金石弄》一曲为世所重。

    戴顺:生卒:377---441年。南北朝琴家。谯郡铚[今安徽毫县]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附近]。晋代琴家戴逵之子。继承父业,创作“新声十五部,又长弄一部”,还对传统琴曲进行了加工。“其《三部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又“尝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见于《宋书。隐逸传》。所传《戴氏琴谱》四卷,今佚,是记载中最早的谱集。

    祖莹:北魏音乐家。字元珍,范阳人。曾任太常卿。武泰元年[528]尔朱荣兵进洛阳,“焚烧乐署,钟石管弦略无存者。”普泰元年[531],祖莹与长孙稚等人奉命典造“大成乐”,祖莹参酌《周礼》而用“戎华兼采”的方针,至永熙二年[533]乐成。此后,被抄历代传袭祖氏之学。其子祖珽亦为知名音乐家。

    祖珽:北齐音乐家。祖莹之子。字孝徴,范阳人。《北齐书》说他:“天性聪明,事无难学,凡诸伎艺,莫不措怀。文章之外,又善音律。”“自解弹琵琶,能为新曲。”文宣帝高洋[550年即位]初年任尚药典御时,上海数自言家学渊源,并采北魏元延明、信都芳等所著《乐说》,请造“广成乐”。乐成,与父祖莹所定“大成乐”相类,皆源自秦汉乐,即所谓“洛阳旧乐”。万宝常于武成帝高湛在位时[562---564 ]曾师事祖珽,并称祖氏父子之乐为“正声”。

    曹妙达:北齐至隋初音乐家。西域曹国人。他的音乐活动从北齐至隋文帝时,将及半个世纪。祖父曹婆罗门、父亲曹僧奴自北魏末年起即定居中原。

    曹妙达的世系可以上追到祖父一辈。《旧唐书?音乐志》载:“后魏有曹婆罗门,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世传其业,至孙妙达,尤为北齐高洋(即文宣帝,550~559在位)所重,常自击胡鼓以和之。”他的父亲曹僧奴进献善弹琵琶的女儿给北齐后主高纬(565~576在位),贵为昭仪(宫廷女官),因此被封为日南王。僧奴死后,曹妙达亦被封为郡王(《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北齐亡,妙达为隋的宫廷音乐教习,《隋书?音乐志》载:“先是高祖遣内史侍郎李元操,直内史省卢思道等列清庙歌辞十二曲,令齐乐人曹妙达于太乐教习,以代周歌。”

    祖父曹婆罗门从商人学习龟兹琵琶(据考证即胡琵琶,五弦琵琶),世传其业。曹妙达的弹琶技艺尤为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所看重,常常自击胡鼓为其伴奏。其父曹僧奴曾献善弹琵琶的女儿,被北齐后主高纬封为昭仪。而僧奴受封日南王。僧奴死后,高纬仍宠曹妙达,也被封郡王(《北史》卷一四)。北齐亡后,妙达入隋仍为乐官,奉隋高祖命在太乐教习,以新作清庙歌词十二曲取代北周旧歌。史称隋开皇(581-600年)间,曹妙达与王长通等人"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衒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隋书.音乐志》),非常活跃。《隋书.万宝常传》还称他们皆"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说明他们也能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艺术。

    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歌舞、音乐荟萃中原,朝易暮改,令人目不暇接。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开皇(隋炀帝年号589~600)中,其器大盛于闾干。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衒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大批西域乐人名垂中华史册,正是这一时期西域乐舞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明证。曹秒达、苏袛婆都是来自西域乐人中的佼佼者。

    苏祗婆: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姓白,名苏祗婆,生卒年不详。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一书以苏祗婆当是琵琶王曹妙达,何昌林《苏抵婆其人》认为苏抵婆即白智通,北周武帝时(561-578年)西域龟兹人。其父以音乐闻名西域。586年随突厥木杆可汗女阿史那公主受聘周武帝(阿史那后称突厥皇后)入周,苏祗婆入周后的汉名,有人认为即史籍中提到的白智通。来自西域龟兹国的音乐大师苏祗婆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公元568年3月,突厥阿史那公主出嫁时有一支由龟兹、疏勒、安国、康国等地组成的三百多人的西域乐舞队,在她的陪嫁队中,有当时著名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白明达和白智通,以及带来了西域特有的乐器,像五弦琵琶、竖箜篌、哈甫、羯鼓等。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琵琶也因此大盛,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使得整个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大大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变异和发展,在中原文化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苏祗婆其家世代为乐工,他不仅琵琶技艺超群,而且精通音律。苏祗婆曾从其父那里学了西域所用的“五旦”“七调”等七种调式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带到中原,当时中原的音乐家郑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及龟兹乐调理论,曾将其所传“五旦七调”与中原传统调式理论加以对照转译,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 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隋书"音乐志》中说: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北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口:‘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苏祗婆所介绍的源于印度的龟兹乐律,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龟兹乐律不仅后来演变成为隋唐燕乐的28调,而且还影响了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时而用的舞乐)、俗乐(即民间的舞乐)与戏剧音乐。故《辽史"乐志》中说,“郑译得西域苏祗婆七旦之声,……由是雅俗之乐, 皆此声矣。”又说: “右四旦28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盖出自九部乐之龟兹乐云。”

    苏祗婆所传授的龟兹乐律“五旦七声”理论,对中原音乐起了重大变革作用。“五旦七声”,又称“五旦七调”,是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旦”的意义相当于均。“五旦七声”即五种不同的调高[旦]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得三十五调[调式]。隋朝音律学家郑译即从苏传授的理论和技艺中得到启发,进而推算出84个宫调,所以人们一般都称它为苏祗婆琵琶84调。在实际音乐中这84调并不全用,故又演变而成隋唐燕乐28调,后来又有人把其中最常用的五宫四调,合称为“九宫”,流传至今。

    宫调理论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为音乐技术上确立了规范,而且对后来宋词,元曲乃至我国戏剧的发展,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苏祗婆作为我国古代宫调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一理论还传到了外国,对印度、产险、日本、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舞蹈也产生了影响。

郑译: 北周及隋代音乐家。字正义。荥阳开封人。善弹琵琶,精通音律。北周武帝时,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开皇初,奉诏与何妥等人参议定乐,因荐书二十余篇,阐述“五旦七声”以及“八音之乐”的理论,主张在宫廷音乐中使用“八十四调”。但却为何妥所阻,未被采纳。撰有《乐府声调》三卷,今佚。
#p#副标题#e#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家

    李疑:隋代琴师。所弹琴名“连珠”,故人称连珠先生。作琴曲,《草虫子》、《规山乐》、及三十六小调。还长于弹奏刘琨的《竹吟风》、《哀松露》,见于《广博物志》。

    贺若弼:隋代琴师。作宫声十小调:《石博金》、《不换玉》、《汪峡吟》、《楚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等。苏轼诗赞云:“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说明其曲趣与陶渊明的诗情类似。《西麓堂琴统》存其《清夜吟》。

    万宝常: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生卒:约556-595年。隋代音乐家。原为江南人。其父万大通为梁朝部将,后归北齐,万宝常因而得向北齐祖珽学习音律。万大通后谋逃返江南,事泄被杀,株连宝常被罚配为乐户,成为地位卑贱的乐工。宝常潜心音律,听觉敏锐,精通各种乐器。曾造精美的玉磬,上献宫廷。还参与整理流传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洛阳旧曲"。于席间论乐,顺手以竹筷敲击大小碗盏成曲,享有"知音"之名。

    隋开皇(581-600年)初宫廷制定礼乐,沛国公郑译等人定乐,"每召与议",宝常也曾奉诏以自制"水尺律"为标准调制乐器,并自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声"等乐律理论。虽然他所制定的这套宫廷乐器对后世的俗乐产生重大影响,他的乐律理论对祖孝孙在唐代定律仍有作用,但隋朝在宫廷乐制中既未采纳他的意见,也未对其卑贱地位稍予改善,加上同行的排挤,因而使他抑郁成疾。晚年贫病交迫,家产被其妻席卷而去,竟至饿死。临终前,他忿然烧掉自己的全部著作,有人从火中抢出几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乐谱》四卷,无撰者姓名,可能即从火中抢得的万宝常著作残卷,今亦不传。

    万宝常发现八十四调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其中与传入中原不久的龟兹琵琶有关。一直有这么个传闻:有一名叫苏抵婆的龟兹人带着龟兹琵琶来到中原,他弹奏时一个音阶有七声,他说是“从上一代传下,音调就有七种”。万宝常正是注意到了苏抵婆的这一“七声”之说,在对琵琶的探索中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在发现八十四调的同时,还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虽然这些系纯理论,并无多大使用价值,但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理性思辨的能力。

    万宝常虽有抱负,却因受一些权贵们的嫉恨,郁郁不得志,他的音乐甚至被说成是“西域之乐,乃四夷之乐,非中士所宜行也。”因此,终生不受重用。后来他的理论成果还被“张冠李戴”,《隋书·志第九·音乐》中竟然把八十四调理论视为曾“召宝常相议”的柱国沛公郑泽所发现。万氏“八十四调论”在隋朝并不受重视,唐太宗当朝时,“方得丝管并拖,钟石俱奏”。而至武则天时,一些音乐家则从这一理论上注意到了“七声音阶”的特定价值,更加明确地得出了“凡情性内充,歌咏外发,即有七声”。这再次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七声音阶音乐提供了可靠依据。万宝常在提出八十四调理论时,还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这无疑比传统的“管口校律”要更为科学。正是鉴于万宝常所作的这些历史性贡献,郭沫若曾撰文称他是“隋代大音乐家”。

    白明达:西域胡裔,身世不详,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琵琶手,又擅长作曲。随突厥阿史那公主入长安后,在作曲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才华,曾经历北周、隋、唐三朝,一直受到宫廷的器重。据《隋书·音乐志》记载,白明达在隋场帝时创制的《万岁乐》、《藏钩月》、《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殇》、《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阳宫》、《长乐花》、《十二时》等14首乐曲,很有影响,到宋、元时代,已成为“教坊’冲的常备节目。这些充满大漠旷野气息的乐曲,一扫南朝传袭下来的过于软弱的柔歌曼舞之风。《隋书。音乐志》说:其曲“掩抑摧藏,哀音断绝”,为炀帝所赏悦。入唐后为教坊乐工。唐高宗时,白明达更受到李治皇帝的宠爱。他的晚期代表作《春莺啭》是唐代著名大曲之一,与另一西域音乐家创作的《火风》曲并称二绝,流传甚广。1983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还观赏了日本演员表演的《春莺啭》舞。

    祖孝孙:隋唐之际的乐律学家。唐朝幽州范阳人。博学,精通历算。参定雅乐、京房律法,演12律60音。后受命与秘书监窦班修定雅乐,斟酌甫北,考以古音,制12乐合32曲84调,作为大唐雅乐。时旋宫之义,亡绝已久,一朝复古,自孝孙始。

    隋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任协律郎,参加修定雅乐。曾奉命向毛爽学习“京房律法”。提请采用三百六十律,未被采用。隋亡入唐,为著作郎,历任吏部郎、太常少卿等职。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4]奉命与秘书监窦琎修定雅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祖孝孙修定大唐雅乐,乐人王长通、白明达参预之。《旧唐书·吕才传》:“贞观三年,太宗令祖孝孙增损乐章,孝孙与明音律人王长通、白明达递相长短。”《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他制定雅乐事说:“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宫。”武德九年[626],他的主张得以施行,经张文收协助,在宫廷音乐中实践了八十四调理论。

    赵耶利:唐初琴师。生卒:563—639年。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琴艺冠绝当世。曾整理“蔡氏五弄”及刘琨“胡笳五弄”等五十余曲,用当时的琴谱传之谱录。著有〈琴叙录〉九卷,〈弹琴手势图谱〉和〈弹琴右手法〉,见于〈旧唐书。艺文志〉,今均已失传。谱序中称他“弱年颖悟,艺业多通。”所传弟子皆一代名手。他总结当时的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见于〈琴史〉]       这些话至今仍然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吕才:唐初音乐家、哲学家。生卒:600---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精于乐律、能作曲编舞,并善弹琴。出身于庶族家庭。少好学,善阴阳之术。30岁时,由温彦博、魏征等人推荐进入弘文馆,官居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吕才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制图、军事、历史、文学、哲学乃至五行、龟蓍、历算、象戏等,尤长于乐律,而且大都有专门著作和创造。《唐书》《新唐书》均有记载。

    吕才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反对迷信。曾在以神权治国的唐朝,当着唐高宗的面,以无神论者的身份,与唐玄奘辩论。

    吕才是位多能才子,官至太常太丞。死后葬于吕庄村东。墓前有石羊、石猪等石雕,分列神道的两边。吕才还是位风流情种,在婚恋上留下了佳话。清平镇吕庄一带,关于吕才的轶闻趣事、古老传说颇多。

    吕才在乐律方面的成就尤为人称道。贞观年间曾受召参论乐事。所致“尺八凡寸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倍受时人赞誉。贞观三年(629),太宗(李世民)令祖孝孙重定乐律,祖孝孙与王长通、白明达互相质难,不能解决。太宗令侍臣,遍访能者,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说他聪明多能,尤长于声乐。侍中王圭和魏徵也盛称吕才学术之妙,说他做了12支尺八,发音与十二律管各自谐调。这说明他在音律问题上有很高的修养。贞观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制《秦王破阵乐》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被银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往来,歌者和曰:“秦王破阵乐”。这个舞共3遍,每遍有4个阵容,“有往来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改称为《七德舞》。《九功舞》与《七德舞》是初唐雅乐三大舞中的两部。高宗(李治)永徽六年(655),“太常丞吕才造琴歌《白雪》等曲,上制歌辞十六首,编入乐府。”明代朱权在所编琴谱集《神奇秘谱》的琴曲《阳春》题解中,还说此曲在唐高宗时曾由吕才加以修订,虽无早期史料足证,也可聊备一说。吕才还创作了《上元舞》。不久即传到日本、印度等国,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齐鲁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以及日本的艺术团体,仍在演奏《秦王破阵乐》和《唐代乐舞》。
#p#副标题#e#    千余年来,吕才及其《秦王破阵乐》等歌舞曲,一直受到史学界、音乐界的重视,《旧唐书》、《新唐书》及现今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国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都为其列传,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将其列入《齐鲁文化六十名人》之一。

    张文收:唐初贞观[627---649]前后的音乐家。贝州人。善音律,能作曲。历任协律郎、太子率更令。唐初沿用隋乐,但“随用黄钟一宫,惟击七钟,其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张文收实践了祖孝孙的主张,断竹为十二律,用以吹调上述五钟,叩之可合旋宫需要,由是十二钟皆用。曾参与唐初定乐事。祖孝孙死后,“张文收以为‘十二和’之制未备,乃诏有司斄定。而文收考正律吕,起居郎吕才叶其声音,乐曲遂备。”唐高宗即位时[650年],编制燕乐《景云河清歌》,由景云舞、庆善舞、破阵舞和承天舞组成。据传著有《新乐书》十二卷。存诗一首。

    裴神符:传统琵琶演奏方式的创始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宫廷乐师。唐初贞观(627~649)年间人,又名洛儿,一作路儿、赂儿,西域疏勒(今新疆喀什)人。善奏琵琶,并善作曲。作品有《火凤》、《倾杯乐》和《胜蛮奴》等。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革新琵琶演奏技术,最早废弃拨子改用手指弹奏,始自裴神符。称为“搊[音抽]琵琶”。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五弦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木拨子演奏。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

    据《乐府杂录》记载,贞观年间(627-649),弃木拨创用手指弹奏五弦琵琶,称“b13e琵琶”。《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太宗悦甚,后人习为琵琶。”另据《隋唐嘉话》记载:“贞观中,裴洛儿始弃拨用手,以抚琵琶。”可知他在琵琶演奏技法上有所创新。他弃拨用手所弹的琵琶不是圆形音箱、直柄的汉琵琶(后世称为阮咸或阮),而是在4世纪末由西域传至中原的梨形音箱、直颈的五弦琵琶。

    唐贞观年间,有—次太宗令众琵琶乐师在宫中献技。乐师们都是横抱琵琶,用木制或铁制的拨子弹奏,与演奏古瑟的方法相似。而且奏的大多是恬淡婉转、柔弱无力的宫廷雅乐。轮到年轻乐师裴神符演奏时,他用与众不同的技法表演了自己创作的乐曲《火风》。只见他把琵琶直立怀中,改拨子演奏为手指弹奏。左手持颈,抚按律度,右手的五指灵活地在四根弦上疾扫如飞,这种指弹法是前所未有的演奏方法。《火风》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奔放豪迈。乐曲到高潮时,他的左手还加进了推、带、打、拢、捻等技巧,音乐形象刚劲淳厚、虎虎有生气,仿佛是一支乐队在合奏。

    一曲奏罢,众乐师大惊,并为之倾倒,唐太宗也连声叫绝,封裴神符为“太常乐工”。《火风》也被誉为一绝,在唐代曾长期流行。

    直到两百年后,诗人元稹还高度赞扬裴神符:“《火风》声沉多咽绝”。裴神符在音乐上的贡献,特别是在琵琶演奏上的革新和突破,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成为传统的演奏方式。在唐代时,著名的琵琶演奏家还有龟兹人白明达,疏勒人裴兴奴,著名的筚篥演奏家有于阗人尉迟青,著名的笙演奏家有于阗的尉迟璋。他们在传播古代西域音乐、舞蹈上的贡献,在增进各族人民在音乐、文化交流方面的功绩,也将随着他们的名字永远载入中国音乐史册。

    李隆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即唐玄宗。生卒:685-762年。

  唐代音乐家,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公元712-756年在位。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即位(唐肃宗),被尊为太上皇。公元758年由蜀返长安,退居内宫苑。762年抑郁而死。酷爱音乐,6岁能歌舞,显出音乐资质。听觉聪敏。少年时府中即蓄散乐一部自娱。精通琵琶、横笛等丝竹乐,尤喜击羯鼓,称之为"八音之领袖"。在位期间,对唐代音乐制度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调整了原九、十部乐,又确立坐、立二部伎。开元二年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又设"梨园",自教法曲于其中。宫中设宜春院。梨园还设有培训少年音乐人才的"小部音声",培养了许多优秀艺人。开元天宝极盛时,宫廷下属"音声人"多达数万。他还多次提高胡、俗乐地位,下令颁布新曲名,把汉文音译的大量少数民族和外国乐曲名改称颇具道教色彩的汉文曲名,加速了胡、俗乐的融合交流,促进了唐代歌舞音乐的繁荣。

  他组织或亲自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唐南卓《羯鼓录》说他制作曲词,"随音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皆应散声,皆中点拍"。据说他即位前作有《还京乐》、《夜半乐》,纪念他平息武、韦之变。即位后又改编了《圣寿乐》、《小破阵乐》等大型乐舞,使之成为堂上堂下演奏的二部乐。他尤喜带有仙道色彩的"法曲"歌舞。据说他参与创作改编的著名作品有《霓裳羽衣曲》(前身为《婆罗门曲》)、《凌波曲》、《紫云回》等,是唐代大曲的代表作,长期受到推崇。他还创作了许多羯鼓曲,如《春光好》、《秋风高》等。相传晚年还作有《雨霖铃》、《谪仙怨》等。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音乐家。生卒:701—761年。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曾任大乐丞,唐玄宗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盛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为精当。王维的诗作大多数为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诗在唐代自成一派,影响久远。著有《王右丞集》。精音律,善奏琵琶。曾由岐王引至公主第,独奏新曲《郁轮袍》,声调哀切。《唐语林〉传说有人出示《按乐图》,无题识,王维熟视后说:“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舛”。 

    李龟年: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唐代音乐家,宫廷乐师。梨园乐人。

    梨园原是宫中一果园。唐代,帝王每季例行于宫中举宴待朝臣,用示君臣同乐,每季节选择不同地点,梨园乃春季游宴处。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为方便娱乐表演,有些音乐机构便设在梨园,如太常梨园别教院,是为太常设在梨园中的音乐教院。

    由于玄宗亲自教习“梨园弟子”,梨园的地位便十分特殊,“梨园弟子”从太常寺坐部伎和宫女中专门选拔,自是乐人中优秀者,再由精通音律的玄宗进行专门指导,又专事法曲,故其法曲水平当为第一流,丝竹水平尤为高超,因而梨园作乐通常乃帝王贵妃专享。唐玄宗喜爱音乐,宫中养了大批艺人。乐工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才,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们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他们在东都洛阳建造宅第,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也流落到江南,在一次晏会上听到了李龟年的演唱,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五言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群多采撷此物多相思。”又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但此时玄宗已是风烛残年。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只有耳朵还有是热气,其妻不忍心殡殓他。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p#副标题#e#    李谟:唐代长安人。善吹笛。开元年间号称“天下第一”。 据元稹〈连昌宫词〉注载:夜晚,唐玄宗仔上阳宫按笛新作一曲,次日适值正月十五,玄宗“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秘密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玄宗异而遗之。”后供奉宫廷,深受玄宗赏识。《乐府杂路》记载:“尝独召李谟吹笛逐其[指许歌子]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中唐以后的《国史补》等书有关李谟的记述,已经演变为传说故事。其外孙许云封得其传,贞元【785―――804】年间也以善吹笛著称。

    李婉:唐代宗【762―――779】在位时音乐家。精通羯鼓曲。曾任四川双流县丞,调选入京。南卓《羯鼓录》记载它候调时为一太常乐工解决了《耶婆色鸡》[《唐会要》所载太簇商羯鼓曲]的解曲问题。“工如所教,果相谐协,声意皆尽。”孔德《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说:“工谢之,即言于寺卿”,李婉亦因此得调,由太常卿“奏为主薄,后官累至太常少卿、宗正卿。”

    何满子:何,一作河。唐玄宗在位[712--756]时的歌唱家。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人。擅长作曲。歌声婉转,为当时著名歌唱家之一。后因故被唐玄宗处死。临行时作曲赎死,竞不得免,后即名此曲为《何满子》。据《杜阳杂编》及《古今词话》,直到十九世纪此曲还在宫中演唱或被用作舞曲。白居易、元稹均有《何满子》诗作记载其事。

    许和子:唐代著名宫廷女歌手。又名永新。吉州[今江西吉安]永新县乐家女。开元[712--741]末被选入宫,即以永新为名,于宣春院威“内人” [乐伎]。

    曹刚: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原为西域绍武九姓的曹国人。世居长安,祖上均为琵琶演奏家。曹保之孙,曹善才之子。以右运拨力若风雷著称于世。当时还有又一位琵琶演奏家裴兴奴长于左手的拢撚技巧,因此有“曹刚有右手,兴奴有左手”的赞誉。薛逢诗《听曹刚弹琵琶》篇称:“禁曲新翻下玉郎,四弦振触五音殊,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刘禹锡诗《曹刚》篇称:“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曹刚所奏琵琶能给人的新奇之感,使人百听不厌。所授子弟多人,廉郊尽得其所传。

    董庭兰:生卒:约695-765年。唐代著名琴家。陇西人。开元、天宝时广为人知。曾从凤州(今属陕西)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青出于蓝,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他还把《胡笳》曲整理为琴谱。其弟子郑宥、杜山人都擅长经他传授的"沈声"、"祝声",这一传授渊源后被称为"董家本"(元稹:《小胡笳引》)。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琴艺出神入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一诗描绘了他得心应手的演奏和引起人们丰富联想的表现力。高适的《别董大》诗赞扬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为此曾遭到世人的诽议。据载房琯为庇护受"数招赂谢"指控的董庭兰,而失掉自己的官位,被称为董的知音。今存琴曲《大胡笳》、《小胡笳》两曲,被认为是董庭兰所编。又《颐真》一曲(载《神奇秘谱》)据说也是他的作品。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段善本: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长安庄严寺僧,俗姓段,人称段师。生卒年不详。据《酉阳杂俎》载,他使用皮制弦,发音宏亮。开元时,著名宫廷乐师贺怀智弹他的琵琶,将拨子弹坏也弹不响。此话虽属夸张,但说明他有常人不及的腕力。弹奏技巧很高。《乐府杂录》记载了段善本在长安街上比赛琵琶名声大噪的逸事。贞元中长安大旱,东西南市祈雨赛乐,街东有宫廷著名琵琶家康昆仑弹了一曲新翻羽调《绿腰》,街西出一女郎,将此曲移在"枫香调"弹奏,"及下拨,声如雷,其妙如神",昆仑惊拜请为师,才知是善本化妆假扮。据说德宗为此召见,命善本教授昆仑。段让昆仑"忘其本领,然后可教",从头改正其技艺,使康终能"尽段之艺"。在大历、贞元时期,其琵琶弟子有数十人,元稹《琵琶歌》云:"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康昆仑就是他弟子中的佼佼者。

    据载善本还编创《西凉州》曲,后传康昆仑,即《道调凉州》,也叫《新凉州》。

    康昆仑:唐代琵琶演奏家,宫廷乐师。号称琵琶演奏第一高手。唐代西域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附近)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在唐德宗至宪宗(780-820年)期间。据说少时曾向邻居女巫学艺。在一次琵琶演奏比赛中败于庄严寺僧人段善本,后拜段为师,尽得其艺。贞元中为宫廷著名琵琶演奏家,号称"第一手"。

    长安大旱时,东西两市祈雨赛乐,他败于化妆为女郎上场的庄严寺僧人段善本。后拜段为师,尽得其艺。善弹《羽调绿腰》、《道调凉州》等曲。曾作琵琶曲《玉宸宫调》[因初奏于玉宸宫而得名],是根据正宫调《凉州》中的“小遍”改编而成。《新唐书》卷八一《让皇帝宪传》载:唐宪宗子瑀听到康昆仑弹奏,指出他"琵声多琶声少,是未可弹五十四条大弦也"。尽管其技艺有不足之处,仍为时人所重,他用过的乐器人皆宝之。《唐国史补》载:"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有属官因建中乱,得国工康昆仑琵琶,至是送官,表奏入内"。

    雷海青;唐玄宗时乐工,擅长琵琶。天宝[742---756]末年被安禄山所掳,不屈而死。事见于《明皇杂录补遗》。

    薛易简:唐代琴家。天宝[742---756]中以琴师诏翰林。九岁学琴,十二岁能弹杂曲三十及《三峡流泉》等三弄,十七岁弹〈胡笳〉两本及《别鹤》、《白雪》等名曲。以后为了汲取各家长处,“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先后弹过杂调三百,大弄四十,但他认为“多而不精,精则不多。”他在《琴诀》中总结琴的作用是:“可依观风教,可以慑心魄,可以辩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世尘,可以格鬼神。”在演奏方面,除讲求“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之外,更强调“声韵皆有所主” 的内在变现。为了使演奏者“定神绝虑,情意专注,”还特地规定了“七病”,指出从琴姿态中反映出精神不集中的七项毛病,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伸出许多弹琴的规范。

    陈庚士:晚唐琴家。僖宗李儇[公元874---888年在位]时人。曾向东岳道士梅复元学琴。他强调应有自己的体会说:“余学琴虽因师启声,后乃自悟。”他指出: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而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原因是“皆止师传,不从心得。”曾“创调共百章,每调均有短章引韵,类诗之小序。”[见于〈琴史〉]这种大曲之前附有相应短曲的编辑体例,一直沿用到明代许多谱集之中。所辑〈琴书正声〉十卷,收有〈蔡氏五弄〉等八十余谱。又撰〈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离骚〉一曲系根据屈原同名诗所作,存谱见于〈神奇秘谱〉等书,其它都已失传。

    陈拙:晚唐琴家。长安人。曾任京兆尹户曹。初从孙希裕学琴曲。孙氏拒绝授予〈广陵散〉,认为此曲“伤国体”,并将琴谱焚毁。但陈拙坚持另向梅复元学得此曲。对琴艺的论述颇有精到见解。著有〈大唐正声新徵琴谱〉十卷、〈琴谱〉九卷和〈琴法教勾剧谱〉,均已失传。

    王朴:五代时期的音律学家。生卒:905—959年。字文伯,,东平[今属山东]人。后汉乾祐年间[948---950 ]进士。后依附周世宗柴荣,累官至枢密使检校太保。精历算。曾奉诏详定雅乐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并依据古代累黍之说审查律度,造律准,其状如琴而较大,设十三弦,以定六律六吕,并能旋相为宫。周世宗命百官议而行之。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