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6-13 22:59 广州日报 刘钧
彩陶鼓,长36.9厘米,新石器时代半山文化类型,1986年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出土。(国家博物馆供图)
国博探宝
数年前,甘肃省兰州市的文化部门陆续收到消息,称兰州市永登县乐山坪一带的史前文化墓群遭到破坏,当地领导立即派兰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往勘察。工作人员发现被破坏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的一批墓葬,同时还征集到一批相关陶器,其中有7件形状奇特、纹饰精美的喇叭形器物,并且了解到类似器物在永登县和红古区文化馆也各有1件,发现共计9件,除个别残损外,其余大多完整。
这批器物形似一种陶制喇叭,主要由大喇叭形口、小罐形口和长圆筒状的中腔三部分组成,为泥条盘筑法制成,前后贯通。部分器表施有黑红相间的网格纹、锯齿纹、漩涡纹等彩陶纹饰,具有半山类型文化晚期和马厂类型文化早期的风格特征,在喇叭口外侧近口沿一圈,布有6~12个角状倒钩钮,有的在某一侧两端适当部位各有一桥状环形耳。由于类似文物在当时发现非常稀少,因此当时的研究人员便沿用青海民和阳山对该类器物“原始社会的陶喇叭”的称呼,称此次发现的器物为喇叭形器。然而,随着类似器物的不断发现和学者的深入研究,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喇叭形器”,可能就是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以瓦为框,以革为两面,可击也”的土鼓,是中国膜鸣鼓的早期形态之一。
鼓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相传帝舜的乐官叫做夔,能用麋鹿皮蒙为土鼓,模仿山林溪谷之音,与石磬齐鸣,动人音乐可令百兽齐舞。从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鼓就已经定型并趋于成熟,在人类社会中被普遍使用。
乐山坪陶鼓只是当时鼓的众多类型之一,其中的一件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陶鼓为半山类型,泥质红陶,长36.9厘米,通身绘赭黑两色图案,器表光滑。中筒中空,大喇叭口直径29.2厘米,口沿平齐,为大圆口,外侧近口沿处有等距离乳丁一周,小罐口直径9.3厘米,从器身中部至小口呈圆筒状,近口沿处向内浅凹成槽,口沿外翻。大小两口均可蒙皮,大喇叭口可蒙生湿兽皮,挂绷在大口外侧的倒钩上,干燥后皮膜紧绷,敲击有音;小口蒙皮只需用皮条直接在口沿外侧扎紧即可。器身两端近口处各有一宽带环形耳,两耳位于一条直线,可以穿绳悬挂,如同今日腰鼓,大、小头轮击,高、低音互答,甚为巧妙。
隆隆鼓音自出现以来,在天地间回荡了数千年之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和无数王朝的交迭更替,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不断地发展、改进,始终是人们最为喜欢而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之一。
(国家博物馆 刘钧)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