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逐华美和典雅秀丽,具有浪漫主义感伤情调。

相关 About

肖邦 Fryderyk Chopin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

2015-05-06 15:34 大舞台 张艺

肖邦音乐的文化魅力与现实阻隔

作者:张艺

《大舞台》2011年第五期

对于一名专业音乐工作者或钢琴教师来说,完成几部肖邦、亨德尔,或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古典经典作品,或许不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换言之,对于生长在东方国度的音乐艺术人士来说,完成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钢琴作品似乎也是可自如驾驭的。这一切都取决于演奏者的自信——当然,钢琴演奏的技艺当是最首要的了。

我们想要问这种自信是来自何方呢?

我们相信,所有具备相对钢琴演奏能力的人都曾经有过十分艰苦的研习经历。其中还不乏十年如一日,一朝天下扬的佼佼者。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在我们参加过的一次肖邦钢琴作品专题音乐会上,我们十分不安地看到听到异域的钢琴作品在许多演奏者指间被曲解,被“改造”。若我们仅只是用一般的钢琴艺术标准来评价这些演绎,那也就不用去苛责了,如果用专业的要求来求证作品的本来含义,我们便对所听到的音乐将大大地扣分。

作为一个音乐实践中的问题,我们今天真需要计较一下其中的谬误。这是因为,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是不应该由人们任意地去解释的!尽管多少年来不断有人这样去做,尽管今天还有人对先辈的乐意不求甚解,却不断地在十分庸俗的演奏中为经典作注。在笔者看来,这是不应该容忍的。

我们今天不断解释着肖邦音乐的时候,不能不去熟悉他所处的国度,以及他那些伟大作品产生的背景。如同我们在欣赏欧洲演奏家演奏中国作品时所缺失的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感、历史感一样,索然无趣。当我们认真进行东西方音乐对照之后会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在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民族心理上发生的。

在钢琴上解释肖邦就不能不去了解他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心理特征。纵观波兰的历史,伟大的音乐家不能不在其中思考,不能不感染历史的悲壮。在肖邦的作品处处都能得到这种震撼。正如《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的冼星海在民族危难之中的伟大作品一样,肖邦的不朽也正是如此。

肖邦的时代,充满红旗、起义、仇恨与反抗,敏感的性格与伤感的情绪贯穿在了他的一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起伏、有变幻。因此我们大约可以将肖邦的创作分为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以及晚期。各个时期的创作都有特有的风格,并与时代的风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这一个无人不知的音乐大师、钢琴艺术巨匠,他自幼便喜爱祖国波兰民间音乐,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七岁时便写作了《波兰舞曲》,八岁参加舞台演出,十六岁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在他还不满二十岁时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华沙时期 (1827—1830年)这是肖邦创作的起点。这时的创作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芒。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我们还应该重视1830年创作的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幸福的热烈向往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作品。有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给后人以深刻印象。《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非常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肖邦早期的创作清新、明快,青年人的浪漫,涉世尚浅时的天真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底 与1831年) 这时的波兰正处在革命、反抗之中。短短的一年的时间,肖创作也有了极大突破,《b小调谐谑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写于他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

创作的全盛时期(1832~1845)由于国家、民族的遭遇,身在国外的肖邦对祖国的思念,对外敌的仇恨,使肖邦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民族内容。同时,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这一时期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涉及到钢琴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取了丰硕成果。

肖邦的练习曲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歌,其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波兰的无限爱恋。《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激愤情绪的作品,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其中部渗透着对世事的悲凉。《a小调练习曲》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涛天巨浪,把音乐推向悲壮的高潮,具有令人震惊的力量。《降 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无限哀思,这也是肖邦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

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逐华美和典雅秀丽,具有浪漫主义感伤情调。

《F大调叙事曲》(1839)取材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钢琴音诗,其感情基调是压抑的,但在其间保存有力量。而《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则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

《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的乐思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

肖邦艺术的晚期(1846~1849) 这时期肖邦的创作总体上还是继续着他的创作精神,尽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衰退。我们甚至赞成这一时期“肖邦创作的热情减弱,以及思维耐力的心理弱势倾向”这一观点。

《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肖邦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乐章。其中有些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一首亲切、充满温存的诗歌,表达了对生命对生活的眷恋;《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则在作品中继续饱含着哀怨,用音乐作品倾诉着艺术家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些作品的研习中应该与之前的创作意图和作曲专业上的评价当有所区别,而不应忽视其间的区别,甚至艺术价值上的差异。

因历史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坎坷,音乐家的创作时时刻刻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我们今天在诠释它们的时候必须在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思考上有所作为。而这一不可或缺的思考过程则应当从教师指导那里开始。教育者应理性地有目的地给予受教育者以启发或提示,并要将此工作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本人从事钢琴艺术教育多年,深感文化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十分不幸的是,我们的老师们常常把这一环狠狠地抛弃了。他们认为音乐就是音符,作曲家与我有什么关系,新时代了,摇滚天天喊,我可没时间去讨究什么“西欧的波兰亚洲的俄罗斯”(一次教学会上所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