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谭盾 Tan Dun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
2009-05-25 14:20 南海网-海南日报 蔡葩
琼海人在纽约
―――对话知名美籍华人音乐家黄若
对话知名美籍华人音乐家黄若
他的音乐跨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他的音乐既开放又理性,既单纯又细腻,在欧美一度刮起阵阵旋风。西方乐评人士将他比作谭盾之后华人最优秀的作曲家,也有人评价他的音乐“比谭盾更多了一份现代的神秘感和张力。
他是祖籍海南的青年美籍华裔音乐人黄若。
“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但突破这些隔阂却很值得……”在近日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黄若正是以风格独特的交响序曲《和--与梁祝对话》,完美演绎了他“与传统的对话,与西方的对话”。
为期19天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为开幕式演出,以表达对这部中西合璧的艺术经典的敬意。在这台富有意义的音乐会的开始,一曲名为《和--与梁祝对话》的交响序曲,以独特神秘的现代感,切入了与现场观众的深情对话。
这首短短12分钟的序曲里有《梁祝》的影子与灵魂,但绝不喧宾夺主,为之后上场的《梁祝》做了完美的衔接和铺垫,撩人心弦。有乐评人评论说,如此庞大的回声弦想,曲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辽阔和悠远……“这比谭盾更多了一份现代的神秘感和张力”。
《和--与梁祝对话》的作者,是33岁的美籍华裔音乐人黄若。“《和》不仅保留了浙江越剧中‘梁祝’的主题,还融合了广东粤剧《帝女花》中‘香夭’的曲调。”
4月28日,从美国应邀回到上海参加音乐节的黄若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梁祝爱情故事和粤剧《帝女花》中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凄美爱情结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音乐上的“和”有着多重意义,是以一种现代人的角度思考前人,理解过去。
茱莉亚音乐学院唯一的华裔作曲博士
祖籍琼海的黄若1976年出生于三亚林旺镇。当时,父亲黄英森正在广东音专(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教,是广东音乐界享有声誉的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1982年,6岁的黄若和母亲黎良金终于来到父亲的身边,接受父亲最早的音乐启蒙教育。12岁那年,黄若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师从邓尔博教授。1995年,黄若连获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亨利・曼希尼大奖和美国欧柏林作曲一等奖。由于成绩优异,欧柏林大学音乐学院录取了黄若,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一年黄若18岁。
2001年,黄若在欧柏林修完全部学业,离家6年之后的毕业典礼上,黄若才第一次在美国见到自己亲爱的父母。6年来,只有苦读才能冲淡离家之苦。两个月后传来好消息:经过严格的考试,黄若又进入有着“音乐界哈佛”的朱莉亚音乐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成为这所著名的学府唯一的华裔作曲博士。
朱莉亚音乐学院是大师辈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人学子还有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演奏家郎朗等。黄若兼具作曲家和指挥家的独特禀赋,无疑给这座著名音乐学府增添异样光彩。如今,黄若同时在朱莉亚音乐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执教,他突显的音乐成就和纯熟的英语,实现了多年来华人音乐家站在西方知名音乐讲台上的梦想。
用音乐对话东方与西方
天性单纯乐观的黄若比一般的音乐家骨子里具有更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这对他创作出大气象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先天优越的条件,也避免了一些无根的创作。
“我成长在中国刚开始风行穿牛仔裤的时代。我不但接触了巴赫、斯特拉文斯基,还有披头士、迈克・杰克逊以及摇滚。对于我来说,古典、民间音乐、乃至摇滚对我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从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黄若坦诚地说。
#p#副标题#e#1995年到美国深造后的黄若,学成后一直在欧美乐坛勤奋耕耘,他频频获奖并拥有了自己的乐队。每年100多场的个人专场音乐会公演,让黄若的音乐在西方乐坛掀起一阵阵旋风。2003年,他的音乐会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美年度十大音乐盛事”之一。《华尔街日报》评价黄若是“具有极度冲击力与实力的年轻作曲家”。
近年来,他频频巡回于美国、香港、上海、广州、北京、海南之间,为电影谱曲,为音乐学院讲课。不停地交流与吸收,让他的生命丰富多彩,也为他的音乐创作增多了融会贯通的元素。
西方乐评人士将黄若比作谭盾之后华人最优秀的作曲家。“谭盾是黄若敬重的前辈音乐家,也是他音乐上的良师益友”。而作为音乐家的父亲黄英森对两人的音乐这样比较:
谭盾和黄若是两个不同时代背景长大的音乐家,1957年出生于湖湘的谭盾1980年代中期就到美国留学,接受了西方音乐元素的熏陶。谭盾的作品多注重视听感受,谭盾善于将东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卧虎藏龙》中以非洲鼓伴和中国音乐,而在歌剧《马可波罗》中,他却把西方歌剧与中国京剧唱腔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歌剧语言,给国际乐坛带来的震动至今犹有余响。
黄若则是携带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因子,却又在美国这样多文化交汇的地区成长的新一代作曲家。他15岁就到美国,接受美国最顶尖的音乐教育,而他的创作却以古典乐曲为主,也创作一些电影音乐和流行乐。也许由于现代音乐技术手段的特性所至,他也创作一些趋向于理性、意象、远古蛮荒、浑沌初开,或边塞土风等的作品。他的《伤逝》、《分歧》等题材,大多远离现实,甚至使人感到玄虚莫名,无法扑捉具体的音乐形象。
没有刻意的民族标签
与在美国的上一代华裔作曲家不同的是,黄若的创作少有刻意表达民族标签和政治意味的痕迹,他的创作理念更为开放、现代、随性,更多是表达一种开放式的文化融合观念。对于黄若来说,各种类别的艺术都是可以相互交叉的。尝试不同形式的声、光、色以及舞台等组合形式,更加能够拓展他创作的思维和空间,让他在视觉和听觉的想像力和灵感中飞翔和驰骋。
“纽约是一个变化多样的城市,纽约的人才济济。有人搞音乐是为了谋生,也有人是为了爱好。对于我来讲,我绝对不会单纯为了谋生去作曲,我是因为热爱才去作曲。”黄若说,作为一名作曲家,最难克服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和物欲的诱惑。因为作曲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不能考虑它将带来的经济利益。正因为怀有这样的生活态度,黄若的作曲都具有一种空灵的游刃有余的意味,在一个狂躁的年代保持自己清洁的精神,坚守着神圣的音乐理想。他的勤奋和苦读,他的成就和荣誉,却未曾改变他的质朴和童真。
黄若是一个来自热带的孩子,阳光灿烂,对周围人的关切自然而然,让人温暖,欢喜。用温暖、欢喜来形容黄若的音乐也许比较稳妥。
5月15日,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即将落幕的前夜,黄若在美国纽约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越洋采访。他时而用纯正的英语,时而用地道的琼海话交替着讲述他的音乐和梦想。他说,与《梁祝》的对话,就是他与传统的对话,与西方的融合。《纽约时报》把谭盾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之前曾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这个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把啤酒和葡萄酒混到一块喝呢?为什么一定要把小提琴写成像京胡的样子呢?”
“即使在西方也曾经有很多人说,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这两者从来就不可能搞在一起”,黄若沉静地说,多年来,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但突破这些隔阂却很值得。艺术的纯粹与融合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融合要不意味着新的生命力,要不什么都不是。黄若坚信自己已经走在谭盾曾经走过的路上。一切都会如期发生,只要探索永不止步。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