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1-09-05 06:26 新民晚报 李定国
日前,央视播出《伊春森林音乐会》的一场录像,让我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的是,这台交响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我们曾经唱过》,是邹野先生根据《颂歌献给毛主席》《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等十多首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风格,但同时又曾为亿万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用西洋交响乐的形式把它们的主题有机地串联起来的新作品,在跌宕起伏的动人旋律中,穿越时空,勾起人们无限美好的记忆。我想,这样的一种创作形式,不失为普及、发展中国交响乐的一种新样式。
这些年,人们一直感叹中国交响乐发展的缓慢、艰难。即使像近些年,对某些重点团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收效甚微,与世界先进乐团相比,还是相距甚远。
那么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中国交响乐前进的脚步呢?我认为:首先是机制,因为国外交响乐团的演奏员是终身制,而中国则是退休制。尤其是近些年,演奏员的流动很大。因此,乐团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它的整体水准、默契程度就大打折扣了。其次,我们乐团演奏的作品,奉行拿来主义,大都是外国的东西。偶尔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也只是应应景而已。迄今为止,中国的交响乐作品能在世界乐坛上站住脚的也只有《梁祝》和《红旗颂》。其实,像根据民间音乐、民歌和歌曲改编的管弦乐《幸福喜讯传边寨》、贺绿汀的《森吉德玛》《瑶族舞曲》《晚会》、鲍元恺的中国民歌系列和陈钢的红色小提琴系列协奏曲等等中国作品,也是深受国人喜欢、能为世界乐坛接受的。可惜的是,这些作品并未被我们自己所重视。而作为舶来品的交响乐,我们中国人对它的理解、诠释,又与已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西方人的感觉、视角不一样。若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交响乐,这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观念之间的差距更显而易见。再次,是交响乐的大环境缺失。前不久,有人撰文抱怨中国人普遍不喜爱交响乐。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此说更多的是不谙中国国情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中国至今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整个国民文化音乐素质普遍不高,五音不全者居多,更不要说普及阳春白雪的交响乐。任重而道远,必须循序渐进地加以推动。在这方面,已故的指挥大师黄贻钧、李德伦和年逾耄耋,至今仍为普及、发展中国交响乐而整日奔忙的曹鹏先生功不可没。难以想象,若没有他们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今天中国交响乐的局面还不知怎样呢!
在中国交响乐体制和大环境一时还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的状况下,我们也许只能在作品创作上做足文章了。过去我们全是中国作品,而今又一窝蜂地热衷于外国的东西,这是非常有害的。要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我们既要有演奏世界高难度经典作品的能力,更要拥有属于自己本国、本民族音乐语言和韵律的、人民群众又喜闻乐见的系列作品。因为也只有人民群众喜爱、参与了,中国交响乐才有发展的土壤和空间,才能傲立于世界乐坛之林。
作者:李定国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