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1-07-14 06:52 新芭网
7月9日下午,堪称交响乐“史诗作品”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震撼上演,拉开了国家大剧院2011年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 音乐会的序幕。几乎满座的音乐厅,证明了马勒在中国乐迷中的强大号召力。以此启程的十场音乐会,将带领乐迷一起逐步抵达中国古典音乐演出的新高度,共同感 受马勒音乐作品中的悲悯与博大。
将一场如此有分量的音乐会放在下午进行在国家大剧院尚属首次,据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1894年3月29日的下午,19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 一,马勒最崇拜的指挥大师汉斯•冯•彪罗的葬礼在汉堡举行,在这场葬礼上马勒同现场三千人聆听了童声合唱团的圣歌,正是这场葬礼上的圣歌给了马勒最直接的 灵感,马勒根据他获得的灵感最终确定了他的第二交响曲《复活》的音乐和精神指向。正是由于这个典故,国家大剧院才将这场音乐会也安排在下午进行,借此突出 纪念马勒的主题。
马勒的交响乐作品向来以庞大的乐团编制而著称,演出当天陈佐湟指挥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组成的近一百五十人的超大编制 乐团和近百人的合唱团,共同上演了这部鸿篇巨制。陈佐湟坦言,马勒的作品异常复杂,虽然他在此前曾与数支不同的乐团在国内外多次上演马勒第二交响曲,但此 次演出对他而言仍然称得上是一次挑战,因此他前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读总谱。陈佐湟的用心也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一乐章一开始,庄严而紧张的弦乐演 奏便令在场观众感到强烈的震撼,随着音乐结构的发展,作品壮丽的音响效果充满了整个音乐厅的空间,辉煌的铜管、柔美顺畅的木管声部和整齐而充满张力的弦乐 声部演奏令人沉浸在马勒用音乐营造出的“巨人葬礼仪式”氛围内。之后,第二乐章的“连德勒舞曲”主题在陈佐湟的指挥下演绎出了典雅平和的风格,籍由乐团出 色的弦乐水准,整个乐章具有了起伏有致的旋律线条,以及充满活力而又在精神层次上有所节制的跳动,马勒典型的速度和力度变化在此处都到了体现,也展现出了 陈佐湟擅长的细节把握能力和这支庞大乐团的扎实功底。
从第三乐章开始音乐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无论是指挥还是乐手均全身心投入到马勒营造的音乐世界之中,超大规模的乐团编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和马勒丰 富的配器音色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进入第四乐章开始,马勒第二交响曲所具有的仪式感逐步呈现。这个题为《原始之光》的乐章由女中音梁宁肃穆的咏唱开始,继 而引入温暖宽厚的弦乐和铜管声部,梁宁充盈的气息和晦暗的唱腔将马勒对生命自省的表达呈现的淋漓尽致。在该乐章以逐渐淡出结束之后,终乐章终于以万钧之势 陡然呈现,整个乐队在陈佐湟有力的指挥下在声音上的迅猛爆发,再现了马勒通过音乐表述的深刻精神意义。山呼海啸一般的齐奏令观众如仰望般面对马勒高尚音乐 精神的“复活”。当处在舞台之外的铜管小乐队奏响了“复活”的号角之时,在场所有的“马勒粉丝”无不为之所动,国交和大剧院管弦乐团乐手们出色的个人能力 显露无疑。乐章后半部分,由女中音梁宁与女高音孙秀苇以及合唱团演唱的《复活颂歌》伴着乐团摧枯拉朽的演奏使音乐达到巅峰,此时,在陈佐湟的指挥下,所有 的乐手、合唱团员与观众一起仿佛走入了马勒所创造的音乐世界之中,当全曲进入结尾的复活动机时,钟鼓齐鸣,由沈凡秀演奏的庄严的管风琴也加入到音乐之中, 人声大合唱和强大的管弦乐音响融成一体,在强大而充满欢乐的高潮中结束了马勒的《复活》之旅。
据悉,近期,7月16日由以色列指挥家里奥•夏巴多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马勒第三交响曲,8月5日郑明勋带领亚洲爱乐乐团呈现 的马勒第四交响曲以及8月12日由艾森巴赫指挥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将先后精彩上演,在这个夏天以一系列丰盛的音乐盛宴为观众与观众一起在马勒 纪念年共同体验马勒的交响人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