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郭淑珍 Guo Shuzhen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
2009-06-23 19:42 国际在线 李晓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晓萍):今年是中国“俄语年”,今天的节目里,我们为您介绍一位与俄罗斯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著名声乐、歌剧演唱家,她就是现年82岁的郭淑珍。郭淑珍年青时曾经被公派到俄罗斯留学,从那时起,她的生命里就有了抹不去的俄罗斯印记。
郭淑珍1927年出生在中国北方的天津。她的父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几个数字,母亲天生一副好嗓子,人称“铃铛”。虽然不是富裕人家,但做生意的父母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把郭淑珍送去读书,希望她能出人头地。可没想到,女儿到了读大学的时候竟然执意要到北京读国立的艺术专科学校。在当时的中国,唱歌、演戏都被看做低人一等的职业。但郭淑珍生性爱自由、很独立,坚持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她说:“我从小喜欢唱,天津是码头嘛,商业城市,家家都把它喇叭放在外头,宣传它的商品。我从那里听到京戏啊、评戏啊、单弦啊、曲艺啊。我嗓子好就喜欢唱,什么都唱,后来真正接触音乐是受益于小学四年级一个老师给我们上乐理课,讲五线谱、音符、休止符;到五年级,是一个女老师教我们唱歌,大家一起重唱,我都喜欢,受老师夸奖,老师特别喜欢你。”
第一年考上了,但父亲坚决不允许女儿去读音乐系,第二年,郭淑珍又去考,主考老师看到她,很奇怪,你不是去年就考上了吗?明白缘由后,老师说那你就不用考了,直接录取。还是在亲戚的劝说下,父亲才勉强同意了。
在专业学校里,郭淑珍的启蒙老师是一个美国女中音歌唱家,后来又换成中国知名艺术家、第一个赴欧洲学习声乐艺术的赵梅伯先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命运对坚持理想的郭淑珍再次垂青。1953年,中国政府派出首批艺术学生到当时的苏联学习音乐和美术,郭淑珍就是其中的一个。郭淑珍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的五年中,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郭淑珍记得,那时一周要上六天课,有一次,老师给她布置一个作业:当晚记下一个很高深的乐谱,第二天上课练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郭淑珍做到了。老师说哎呀真不得了。因为他知道,郭淑珍为此用了多长时间,用了多少精力。
靠着禀赋和刻苦学习,郭淑珍很快崭露头角,1955年她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比赛中,获得铜奖;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比赛中,她用法语演唱德彪西的《浪漫曲》,用意大利语、捷克语、俄语演唱了多首经典曲目,震惊了来自各国的评委们,夺得第一名。郭淑珍介绍说:“这是一个顶大的专业性的比赛。参加人也很多,而且评委都是非常高级的,主席是意大利人,当时最有名的,还有一个评委是波兰人,在三四十年代就红遍欧洲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大艺术家、大歌唱家做评委,范围很广。”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性的声乐比赛中获得冠军,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轰动。郭淑珍说,当时天津家里,父母一天到晚被各地来的记者围着采访。成绩优秀的郭淑珍也被学校授予优等毕业生荣誉,名字也镌刻在音乐学院的金榜上。
毕业了,和郭淑珍同去留学的同学归国,她继续留在俄罗斯,到东欧多国巡回演出半年,演唱技艺和舞台经验进一步提升。她说:“我学了五年之后,那时候中苏很友好,他们觉得我成绩非常好,就有半年时间派我到苏联境内巡回演出,作为对一个友好的兄弟国家中国的一个成绩、一个贡献、一份礼物。所以我在列宁格勒、乌克兰开音乐会,演歌剧。那时候我演两个歌剧的主角。”
这两个歌剧一个是柴科夫斯基作曲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郭淑珍饰演主角塔姬雅娜;另一个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作品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郭淑珍扮演主角“咪咪”,这两个曲目后来成了郭淑珍国内外演出的必点曲目,常演不衰。她自己也奠定了舞台常青树的地位。
郭淑珍归国后,除了演出,也担任教师,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声乐和歌剧,几十年来培养了众多声乐人才。现在她还担任十几个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导师,每周五个工作日,四天中午还要指导学生集体排练。
学生们说,能听到她的课实在是幸运。三年级的研究生张佳佳说:“郭老师对细节要求很严格,治学非常严谨,谱子上很细的东西,每一个点,每一个表情符号,都要做到很精准很到位。我们学生上台你台风怎么养,你服装好不好,舞台状态怎样,郭老师都会和我们说很多。用她的体会,她的经验,让我们直接受益,不用走弯路。我们很荣幸,肯定要珍惜。”
今年7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将举行一场“郭淑珍学生音乐会”,纪念她从教62周年。伴唱的本科生近期正在加紧排练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唱到满意处,郭淑珍就会说“这次好,有俄罗斯的味”。
郭淑珍说,这几十年来,教学相长,教会了学生,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