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11-10 14:49 新芭音乐网
《西班牙交响曲》创作于1873年。1875年2月7日在巴黎的大众音乐厅,这部作品由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拉罗作为作曲家,虽然大器晚成,却也由此而巩固了他的地位。这首乐曲特别令人诧异的是它的名称——《西班牙交响曲》。实质上,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拉罗的作品中,经常可看到类似此曲这样“名不副实”的现象。我们不得不将其认定为拉罗的特色,因为除此之外的小提琴作品,拉罗也分别冠名为:《俄罗斯协奏曲》和《挪威幻想曲》等。作为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拉罗却称之为交响曲,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时避免采用传统的、以小提琴独奏声部完全占主导地位的手法,取而代之以创新的、交响乐的思维来进行写作。至于为何冠以“西班牙”之名,这倒并非是因为拉罗有西班牙血统(据近年来的研究,拉罗的祖先自16世纪起即居住于弗兰德斯地区和法国北部),而是由于19世纪中叶后弥漫于法国知识界尤其是音乐领域的对西班牙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得到了最集中、最强烈的体现。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也正是在这股“西班牙热”中产生的散发着异国芬芳的音乐果实。此外,拉罗同西班牙小提琴大师巴勃罗·萨拉萨蒂(1844-l908)的友谊恐怕也是他将自己的这部作品有意同西班牙相联的一个重要原因。拉罗将《西班牙交响曲》题献给萨拉萨蒂,并由萨拉萨蒂担任首演独奏就是佐证。
这部作品清新动人的旋律、丰富鲜明的节奏以及洋溢于其中的绚丽多姿的西班牙色彩使其一经面世,就被几乎每一位当代小提琴大师列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并以各自的精湛技巧和卓越才情赋予它新的光彩和魅力。它不但在外表上有华丽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调,而且在内容上也颇具深度,不愧为小提琴协奏曲宝库中最脍炙人口的名作。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听了这首乐曲之后,曾评价道:“这是极为愉快、新鲜而又明朗的乐曲……他的期望并不在于深刻”。这部作品共有五个乐章,但现在多数情况下只演奏三个乐章,即第一、四、五乐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也许是在《西班牙交响曲》首演时,萨拉萨蒂省略了第二、三乐章,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演奏习惯。我们今晚听到的是此曲五个乐章的完整演奏。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以一个深沉有力的动机引出这个丰富多彩的乐章。独奏小提琴立即加入,呈现出充满活力的主部主题。与之形成对比的第二主题由独奏小提琴主奏,这是一个沉重拖曳的歌谣性主题,平静而深情。管弦乐和独奏之间旋律上的交流及节奏上的配合形成该乐章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二者的对比、交织、发展既充分展示了独奏小提琴的华丽技巧和卓越表现力,又挖掘出乐队的辉煌色彩和饱满力量。经发展后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则显得苍劲浓郁。乐章在异常华美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乐章 诙谐的:很快的快板。这是西班牙色彩很浓的乐章。乐曲在快速与慢速不断交替中发展, 其发展具有奔放的舞曲性格。以乐队中弦乐器的拔奏模仿西班牙吉他的效果,独奏小提琴在这一活跃的背景上奏出西班牙民谣风格的甜美旋律,它有着摇曳生姿的节奏和沁人心脾的美。中段出现了富于乡土气息的西班牙民间歌谣风的主题,进而变成一首流畅而充满激情的小夜曲,最后是谐谑曲主题的再现。
第三乐章 间奏曲:不太快的小快板。是一首带有西班牙风格的哀愁和富于节奏感的间奏曲。三连音和二连音交互变换的基本节奏通贯全曲,造成独特的效果。管弦乐部分展示出西班牙风味十足的序奏后,主奏小提琴奏起“半拖半拉而前进”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含有前面的序奏那样很有个性的节奏。中段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奔放的主题,这个主题技巧性的快速音群热烈、华丽地发展到顶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富有诗意的再现,省去了带有阴郁色彩的引子。
第四乐章 行板。这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缓慢的歌谣风乐章,情绪化而富有旋律美。作为末乐章的序奏篇也显得十分和谐。管弦乐奏出带有哀愁味的沉重的序奏,主奏小提琴奏起了感伤味十足的主题。不久,像是“拨云见日”一般,又出现新的民谣般甜美的主题。最后,乐章以简单的尾奏轻轻地结束。
第五乐章 回旋曲:快板。 这是灿烂生辉的回旋曲,忧郁和伤感的氛围被一扫而光,小提琴在此把它的华丽技巧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仿佛来到了西班牙灿烂的晴空下,加入到节日的人群中尽情狂欢。这个乐章可以看作是德彪西《伊贝利亚》的末乐章“节日的早晨”的先声。像节日的钟声般鸣响、回荡的动机在各个乐器间传递,逐渐遍及整个乐队,形成喧闹的背景。独奏小提琴演奏的回旋曲主题轻快、妩媚,好似婀娜多姿的舞蹈。扩大的插部中再次出现了三连音与二连音交替的节奏,但此时它已成为一首热烈的哈巴涅拉舞曲。尾声中独奏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超技巧,包括左手拔弦和滑奏拔弦,将音乐不可遏制地推向光彩四射的尾声。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