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如何在体制改革中坚守艺术理想?三年来,大剧院一直秉承全新艺术经营理念,不断创新运营管理手段,力推精品力作,普及高雅艺术。

相关 About

国家大剧院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中国最高艺术殿堂

2010-12-21 18:03 新华网 万一

国家大剧院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题:如何在体制改革中坚守艺术理想?——国家大剧院走过风雨三年创新路

记者万一

12月20日,国家大剧院走过了风雨三年,迎来三岁生日。三年来,大剧院一直秉承全新艺术经营理念,不断创新运营管理手段,力推精品力作,普及高雅艺术。不少专家认为,大剧院的实践,对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如何促进艺术精品创作和生产不乏有益启示。

力推精品 打造艺术殿堂

“大 剧院版的歌剧《茶花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五个版本之一,其精彩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日本新国立剧院院长冈部修二今年6月来京参加国家大剧院世界 著名歌剧院高峰会议,曾发出这样的赞叹。与大剧院保持长期密切交流的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院长皮特·盖博和澳大利亚歌剧院院长安德烈安·科莱特等人也发出由衷 感叹:“国家大剧院的成长令人欣喜,它已经自信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颗新星将会崛起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歌剧制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年里,大剧院着力制作精品剧目,共制作推出经典艺术剧目16部,其中既包括经典剧目《茶花女》《弄臣》《图兰朵》《爱之甘醇》《卡门》《国王》和《魔 笛》,也有大剧院原创剧目《赤壁》《西施》《山村女教师》和《简·爱》等。大剧院原创剧目更是获得了良好反响,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介绍 说,《赤壁》首演4轮37场场均上座率达95%,观众超过8万人次,而《西施》仅仅在首轮演出中就已收回97%的成本。

据陈平介绍,国家大 剧院在展示中外艺术精品、打造高雅艺术殿堂方面主要得益于三个做法。首先,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开展多层次、多样性中外艺术交流。截至今年7月,大剧院共演 出3244场,其中国外剧目占到演出总量的35%,45个国家和地区1.4万名表演艺术家先后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大剧院还连续两年举办世界著名歌剧院 高峰会议,与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西方知名歌剧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其次,组建具有国际化艺术背景的专业团队。今年 初大剧院组建管弦乐团,面向全球公开招募团员,来自美、德、法、韩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名青年艺术家踊跃参与,角逐68个席位,最终10名外籍团 员加盟,曾在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歌剧院等艺术院团学习工作过的36位中国籍艺术家回到大剧院的怀抱。

第三,借助与国际知名艺术家联合制作剧目,大剧院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准。以大剧院自制歌剧《茶花女》为例,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剧作家海宁·布洛克豪斯以及演员玛丽·邓利维等世界知名艺术家在剧中分别担任了艺术指导与指挥、导演和主演等工作。

力主创新 普及高雅艺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剧院运行三年来,一直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艺术与市场并重、公益 与商业并行”的经营思路,综合考量“艺术高度和市场需求”双重因素,艺术水准上严守高品位、高水准、高雅艺术的“三高”标准,运营推广中充分尊重观众需求 和市场规律,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推广与普及。

第一、业化运恪守先进文化宗旨和理念,实施专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大剧院秉持“人民性、 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倡导“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以观众为本作为剧目生产的第一诉求,从而使大剧院成为集纳和展示优秀民族艺术与高雅艺术的高 地,成为社会公众获取文化享受和艺术熏陶的艺术殿堂。

第二、力推公益演出,逐年降低商业演出平均票价。截至今年7月,国家大剧院各类公益演 出共1377场,占到演出总量的42.45%;定价策略上,中低价票占比高达72%,公益演出最低票价只有10元。大剧院还逐年降低商业演出的平均票价, 运营两年来票价年均实际降幅接近10%。

动第三、开展有特色、高水平艺术普及教育活。截至今年7月,大剧院举办包括“交响乐之春”“歌剧 节”在内的各类艺术普及教育活动2677场,接待公众超过230万人次。大剧院还常年打造“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等艺术普及教育品牌,利用公共空 间举办戏剧展、歌剧展,进行公益性文艺演出。

大剧院“艺术之友”会员宋女士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最高艺术殿堂的国家大剧院,不仅是她那充满 力量的外表冲击着爱乐者的视觉,更是她充满着艺术魅力的高雅内涵震撼着每位音乐挚爱者的心灵。”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和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诺伊梅尔 盛赞,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里,“看到的是一流的舞台,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观众”,中国观众是他们见到的“最好的观众之一”。

打造精品剧目普及高雅艺术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政府在打造精品剧目普及高雅艺术方面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记者在采访中 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出于政绩需要”的考虑,在组织大型演出或引进剧目时,不计成本“大包大揽”,要么掏钱买票再发票给群众,要么高额补贴票 价。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市场规律,还破坏了文艺演出的商业价值,不利于真正培养高雅艺术的受众。国家大剧院既坚持艺术公益性、又尊重艺术商业属性市场规律 的成功实践表明,在推进文化艺术工作发展的进程中,政府完全可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政府要为文艺工作创建健康积极的生态环境,加大在政策和 资金方面扶持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充分发挥各文艺院团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

启示二:艺术和娱乐应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陈 平说,目前国内对于艺术和娱乐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艺术带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表演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现,代表着一个民族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水准 与情趣,而娱乐则是流行的、消遣的和通俗的。政府对于艺术和娱乐应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国家文化意志集中体现的高雅艺术,比如像国家大剧院这样具有 推广普及高雅艺术功能的文化机构,政府应该加强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培育优秀剧目创作,培养人民群众的高雅艺术修养;而娱乐,则更多应在市场规律指导 下,谋求自我发展。

启示三:集中力量打造国家“艺术航母”。

近年来,我国与国外的艺术交流日渐频繁,但仍缺乏拥有广泛影响力 的高端艺术精品。陈平说,在世界最权威的音乐刊物之一、英国杂志《留声机》5月刊介绍的2010年夏季演出季期间世界32个主要艺术节的211台剧目中, 没有一个中国的剧目或艺术院团,这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地位、传统文化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得力举措,集中财力物力打造能够代表国家、民族 的“艺术航母”,早日以高端的艺术精品在世界上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艺形象。国家大剧院及为数不少的艺术院团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可以率先打造成为弘扬 中华文化、展示精品力作的“艺术航母”。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