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40多年前,《东方红》中的一首《情深谊长》,使邓玉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当时的她还仅仅是个22岁的小姑娘。40年过去了,岁月的峥嵘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深深地烙印,、而这首歌却依旧久唱不衰,邓玉华圆润甜美、清亮醇厚的歌声依然经常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在演唱这

相关 About

邓玉华 Deng Yuhua 女高音歌唱家

2008-06-18 21:22 中国音乐报 于玲玲

  40多年前,《东方红》中的一首《情深谊长》,使邓玉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当时的她还仅仅是个22岁的小姑娘。40年过去了,岁月的峥嵘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深深地烙印,、而这首歌却依旧久唱不衰,邓玉华圆润甜美、清亮醇厚的歌声依然经常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在演唱这首歌时,周总理曾经亲切的说“小邓啊,你的声音很好听,我很喜欢,但是你还应该向王昆和郭兰英学习,我希望你也能学一点西洋唱法,以西洋发声方法唱好中国民歌,不要学了西洋唱法就不会唱中国歌了!”周总理的一句教诲成了邓玉华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正因为这句中肯定的意见,让邓玉华所演唱的《情深意长》独具风格,无人能及。她的一生都在为煤矿工人而高唱歌,周恩来总理对一次次地亲切的谈话让让邓玉华牢记一生。我们的采访在邓玉华在北京郊区开办的艺术学校中进行,采访中,她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在做人上,我始终记得记得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尽管煤矿工人在社会上并不被太多人关注,他们的工资很低,但是他们的工作依旧很高尚,他们并不比很多看上去光芒璀璨的人逊色,他们的精神很崇高,他们的劳动很高尚。作为一个演员,无论是进了人民大会堂还是见了毛主席、周总理、还是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我们都是为人民歌唱的普通老百姓。”

毛遂自荐改变一生

邓玉华从小就喜欢唱歌,记忆中,两三岁刚刚学会走路,她就成天站在床上唱着母亲教给她的儿歌,从不知道胆怯和害羞。长大一些,那些简单的儿歌已经无法满足她强烈的表现欲望,她需要有更多的音乐。幸好,父亲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对于当时没有电视的普通家庭来说,一台自己组装的无线电收音机(俗称“话匣子”)已经算是奢侈品,除去上学,邓玉华回到家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广播。那时候,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刚刚成立,电台经常会播放他们演唱的歌曲。这些歌曲让儿时的邓玉华迷恋的不得了,听多少遍都不觉得厌烦,广播中传出的每一首歌她都会唱。十岁的时候,邓玉华实在无法抑制唱歌的热情,于是自己动笔给电台广播合唱团的老师写了一封信。因为不知道合唱团的老师是谁,她就在落款处写下“中央少年合唱团老师收”的字样。信是这样写的:“我是北京某某街小学的学生,叫邓玉华。我特别喜欢你们唱的歌,也非常想参加少年广播合唱团。不知道老师能不能同意?”一封连收信人具体的姓名都不知道的信件能够得到回复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把信寄出后,邓玉华很快淡忘了。过了很久,一天她正在学校上课,突然被通知让她到校长办公室。被校长点名“邀请”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件有点忐忑的事情,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会有如此“待遇”。走进校长室的时候,邓玉华还是有些还有些紧张,但推门进去,迎接她的却是一张亲切年轻的面孔,她的情绪也慢慢放松下来。校长问她:“邓玉华,你是给中国少年广播合唱团写过一封信吗?”这句提醒让邓玉华恍然大悟。校长接着说,“这是少年广播合唱团的老师,她是来咱们学校挑选学员的。“有些惶恐又有些兴奋”,邓玉华形容着那种复杂的感觉。那个漂亮老师想听她唱歌,邓玉华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把自己平时在广播中所听到的少年广播合唱团的歌曲全都唱了,《美丽的田野》、《卖报歌》……一首接着一首,直到老师喊停,她才罢了。尽管当时年纪很小,但是邓玉华能够感受到合唱团的老师很满意,也很喜欢她。老师抚摸着她的头,亲切的询问她的父母和家庭的情况。这场突如其来的面试成为了改变邓玉华一生命运的考试。不久,她就收到了少年广播合唱团的录取通知。

  邓玉华说,少年合唱团的经历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合唱团所有的活动她从未请过假,每一次排练,她都是最早到,每次的活动前,她都会自觉地帮老师打水、打扫卫生。在合唱团的几年,除了唱歌,还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识谱、乐理、发声方法、音乐感觉……邓玉华在那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音乐的养分。在团里,她因为识谱快、悟性好被选到教歌组,在广播节目中为听众做示范,并且经常随团参加很多接见外宾和领导人的重要演出,现在想起来,邓玉华仍旧觉得很骄傲,小小的年龄就站在舞台上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演出过。少年广播合唱团的美好时光延续到初中,五年的积累为她的一生的音乐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枪匹马闯进“煤矿”

初中毕业的邓玉华16岁,对于生活条件不算富裕家庭,供养所有的孩子读书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但是明理的父亲还是对她说“你能考上什么学校,我们就供你上什么学”。一直以来,邓玉华对自己的形象都不够自信,尽管喜欢唱歌,但她始终都认为演员的长相一定要非常漂亮,所以在选择今后的道路时,她也觉得应该避重就轻,考取一个师范类的音乐专业,将来毕业可以做一个安稳的音乐老师。然而,还是有很多专业艺术团体招收学员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艺术团优厚的待遇充满了诱惑力,学员既能在艺术团里学习唱歌、参加演出,而且还会发工资贴补家用。作为家中年龄最大的孩子,邓玉华深知家庭的拮据,她更能够体会到到父母供养所有的孩子读书的压力,懂事的她不忍心为父母带来太多的负担。在身边的同学的撺掇下,加之自己内心的蠢蠢欲动,邓玉华最后还是决定去文工团探探情况。尽管当时年龄不大,但邓玉华办起事来还是有些小大人的风范,她突然想到邻居家阿姨好像是个某个文工团的演员,而且有个朋友还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于是她想通过邻居阿姨的朋友去考取中央歌剧舞剧院。邻居阿姨说,她是中国煤矿文工团的演员,并且建议她去考取煤矿文工团。但邓玉华从来没有听说过“煤矿文工团”,她天真地问:“煤矿文工团是不是就是给挖煤球的人演出?”在她的概念中,能够与煤扯上关系的似乎就是冬天家里烧的黑煤球,开矿、采煤这些生疏的词汇在她的头脑中完全没有概念。经过阿姨一番耐心的解释,邓玉华对煤矿文工团多少有了点了解,至少她已经知道这个团就是要到全国各地为挖煤的煤矿工人们演出。阿姨还告诉她,这个团可以唱歌,但很艰苦。邓玉华决定去试试。因为邻居阿姨当时身孕在身,不能亲自带她去考试,邓玉华就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参加考试。考试进行地很顺利,她一次就通过了考试。团长说:“你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准备来团里上班吧!”邓玉华好像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她一门正经地对团长说:“不行,煤矿文工团是我考的第一个团,我还想多考几个呢,看看哪个更好!”团长笑了,他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意思,她对邓玉华说:“我们团挺好的,你哪也别去考了,赶紧来上班吧,来了我就给你发工资,而且给你学员中最高级别的工资,我们还会给你安排很多老师上课,让你上台演出。”除了这些诱人的条件,团长还亲自派人派车把来参加考试的邓玉华送回家,并且直接和邓玉华的父母商量她参加工作的事情。面对团长的热情,邓玉华不再有太多的犹豫,第二天她就拉着行李去煤矿文工团报到上班了,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进团不久,邓玉华就开始随团下基层演出。她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下基层,他们去到了抚顺的矿区,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所见所闻坚定了她留在煤矿文工团的决心,邓玉华说:“参观了抚顺的万人坑,看到井下的煤矿工人如何采煤,我的心被一下子揪出了。他们实在太辛苦了,太伟大了。他们为祖国的建设所付出的劳动和汗水和我们唱歌的演员简直没法比,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为他们表演,用唱歌来为他们带来快乐,带来一种精神的鼓舞。”

#p#副标题#e#

  生做煤矿的人,死做煤矿的鬼

不下基层煤矿演出的时候,文工团会组织演员到国务院为国家领导们演出。邓玉华那时候不会跳舞,只是经常参加一些小合唱,有时也会有独唱。《茉莉花》、《四季歌》、《绣金匾》……都是在演出中经常会唱起的歌。有时候,会跳舞的演员会陪同领导人一起跳交谊舞,于是不会跳舞的邓玉华便自己在下边“偷学”。一天,我从台上唱完歌回到台边休息,工作人员请她到总理身边,邓玉华走到总理身边,总理示意她坐下一起聊天。直到现在,她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情景,总理问她叫什么名字,是哪个艺术团体的演员,父母是做什么的、家庭的情况……邓玉华说:“总理很亲切,和他聊天就好像和慈祥的爷爷唠家常一样。”一首舞曲刚刚开始,总理很绅士的邀请她跳舞,邓玉华不好意思地说:“总理,我不太会跳。”总理说:“没关系。”因为舞步不熟,邓玉华心里一直默默地数着拍子,生怕跳错了舞步踩到总理的脚,总理风度翩翩,一边跳舞一边和她继续聊天。后来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邓玉华的舞步娴熟了,和总理聊天时也不再那么紧张了。邓玉华说,在和总理的聊天中,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总理对煤矿工人的关切。他经常会向我们了解一些下基层看到的情况,他会关切地问‘煤矿工人能不能洗上热水澡啊?他们的大食堂搞得怎么样啊?他们现在有没有图书馆啊?工人们看什么电影啊……’”刚开始总理问她食堂状况,邓玉华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下基层演出很少会吃食堂,通常都是吃矿区的招待餐,但是总理说:“我希望你们每到一个矿区能够去大食堂吃一两顿饭,了解一下他们的伙食。”从那以后,邓玉华每到一个矿区,都会亲自去大食堂吃顿饭,有机会的时候,她还会给总理讲讲她在矿区的所见所闻。

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负担重,很多文艺团体都解散了,但是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煤矿文工团始终没有解散。邓玉华说,她亲耳听总理讲过这样一段话,“咱们国家有很多的艺术团,但是现在我们顾不过来那么多。煤矿工人很辛苦,他们常年都见不到太阳,一定要有一支专门为煤矿工人服务的艺术团。”总理的话深深的感染了邓玉华,她暗下决心,“生做煤矿的人,死做煤矿的鬼”,一定不能辜负总理对煤矿工人的一片关心。1964年,邓玉华被借调到东方歌舞团,三年的时间里,跟随东方歌舞团出访了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东方歌舞团当时非常希望邓玉华能够直接将工作关系正式调入东方歌舞团,但是煤矿文工团又不放。为了将邓玉华调到东方歌舞团,他们的团长甚至亲自找到了周总理,希望他能够出面,让煤矿文工团放人。一天,他们在北京饭店演出,从台上下来后,邓玉华被叫到总理的身边,总理左边是东方歌舞团的团长,右边是煤矿文工团的团长,总理问她:“你自己是什么意见?是想去东方歌舞团还是留在煤矿文共团?”邓玉华很为难,她希望自己能够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唱歌,但是她深知总理关心煤矿工人,她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伟大的煤矿工人唱歌。邓玉华说:“总理,我听您的,您说我在哪我就在哪?”当时的邓玉华正在东方歌舞团集训,准备去越南演出。总理想了想,说:“这样吧,东方歌舞团的任务结束之后,你先回煤矿文工团,只要东方歌舞团有任务,你再回去演出。”就这样,邓玉华死心踏地留在了煤矿文工团,尽管后来总政、空政、中央乐团很多文艺单位都想将邓玉华纳入麾下,但是邓玉华始终不离不弃地留在煤矿文工团,她能够理解总理对煤矿工人的那份深情厚爱。那个时候,他们最高的记录一年会演出三百多场,有时甚至一天演五六场,一场唱七八首歌。尽管辛苦,却从没有退缩过。

  在煤矿文工团,邓玉华一干就是四十多年,直到57岁退休。1973年,在她31岁时,担任了煤矿文工团总团的副团长,连任三届。后来又做了煤矿文工团艺委会主任。1991年,邓玉华再次被推举为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直到2000年。工作期间,她曾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成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贴的艺术家。邓玉华说:“国家培养了我,让我能够在自己喜爱的舞台上唱歌,同时又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所以我的一生都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事情。”

教总理唱歌是种荣耀

几十年来,邓玉华共录制演唱了首唱歌曲二百多首,有七八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直社会上传唱至今。《东方红》中的《情深意长》、电影《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革命熔炉火最红》、《银球飞舞花盛开》、《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矿灯歌》……每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黑白的电影画面。邓玉华在北京饭店的一个晚会上演唱《革命熔炉火最红》,当时周总理也坐在台下的观众席中。听完了这首歌,总理叫工作人员把邓玉华叫到身边,他说:“小邓,你刚刚唱那个那个歌挺好听的,歌词写得很好‘全心全意为革命,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你能不能教我唱啊?”总理的平易近人感动了邓玉华,但总理想学习这首歌曲的要求却难住了邓玉华,她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帮助日累万机的总理完成这个愿望呢?几十年来,总理跟她学唱歌那个情景经常萦绕在脑海中。邓玉华说:“我唱一句,总理唱一句。唱过几遍之后,总理竟然把歌词都记住了,而且按照旋律唱下来了,只是一些装饰音和难度大的高音唱不好。后来,我索性请总理从头至尾的唱一遍,自己在旁边轻轻的伴唱,总理很高兴的唱着。”“结尾这句是不是重复了?能不能修改一下呢?”总理和邓玉华商量。邓玉华知道总理指的是“胸怀天下一心为革命”这一句。她觉得总理讲得很对,因为前半段已经有了“全心全意为革命”一词,于是她在后来演唱这首歌时,便改成“胸怀祖国一心为人民”。这是一个令邓玉华终生难忘的幸福的夜晚,因为整个晚上邓玉华一直陪伴着总理。此后,人们每每以羡慕的口气对邓玉华说:“你真有福气,教总理唱歌……”邓玉华总是异常激动地回答,“不,是总理教我做人……”对于一个演员来讲,能给总理教歌是一种荣耀。后来,教总理唱歌这件事也成为邓玉华歌唱的动力。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会想起总理慈祥的面孔。

现在,邓玉华已经退休八年了,这些年,她开办了自己的艺术学校,邓玉华说,“办学校就是一种感恩的心态。我现在已经已经将近七十岁了,之所以能够一直唱到现在,这是因为我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厚爱。很多人说退休了人应该享享清福,逛逛公园、吃点好的……但是我做不到,从小我就在煤矿工人的熏陶下长大,一点一滴的成绩都是人民给的,所以我觉得应该回报社会,所以办了这所玉华艺术学校,后来又成立了一个艺术团。”现在,学校的孩子们已经毕业了八届,他们有的毕业后进入高等艺术学校继续深造,有些进入文艺团体担任演员。对于很多煤矿上的孩子,学校还主动减免他们的学费,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这些年来,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邓玉华用自己唱歌的收入和一些企业家朋友共同建立了邓玉华扶贫基金会,投资办学,资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学校、艺术团、演出、社会活动……邓玉华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和忙碌的。文/于玲玲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