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8-05 08:42 广州日报 吴红林
“有些媒体只求眼前利益,浓墨重彩写明星的八卦新闻,这对年轻人是不负责任的。现在,《广州日报》做知名艺术家的专题,说明《广州日报》有品位,有社会责任感,给所有媒体作出了榜样。”——张国勇
“张国勇很厉害!”许多跟张国勇合作过的艺术家都这样说。这个“厉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精深的音乐造诣和出色的指挥才华让人叹服;二是 他能让每一个人都服从他的指挥。作为中国指挥界重量级的人物,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张国勇始终坚持宁静致远的理念,这位在前苏联学 习四年,最终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拿下博士学位的指挥家说:“艺无止境,我从不敢妄言完美。”
专题撰文:本报驻上海记者吴红林
受正宗俄罗斯教育推崇肖斯塔科维奇
广州日报:在中国指挥界,你被公认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最佳诠释者,能不能谈谈你的心得和体会?
张国勇:我偏爱肖斯塔科维奇,原因是我不仅喜欢他独特的音乐语言以及高超的作曲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很敬重他的人格,他是一位讲真话的音乐 家。要更真切地感受一个作曲家及其作品,就一定要到他生活的环境、地域里去寻根。我在俄罗斯的学习生活经历对我指挥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帮助很大,而且我与 一般较年轻的留学生不同的是,我在俄罗斯学习时年龄相对稍长,有一定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文化经历。我就不只是纯粹地学习技术,而是在感悟文化, 感悟人生,感悟历史。这可能也是我的演绎带给听众的比较特别的一点吧。
广州日报:您的恩师国际著名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也是一位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权威,能跟我们谈一下他对您的影响吗?
张国勇:我的老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文化的人。他和肖斯塔科维奇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也有很好的私交。我的老师对肖氏作品的理解 是第一手的也是最真实的,很多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还是他首演。我认为,我的老师在对音乐结构的宏观把握方面做得尤为出色,非常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指挥的理想境界理智激情合理分配
广州日报:作为一名指挥,如何将舞台上众多不同的艺术家融合在一起?
张国勇:指挥是乐团的领导者和总协调者,面对这么多的人,你要让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趣味的艺术家融合在一起,这是巨 大的本事。首先,你自己要有让人信服的艺术造诣,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让别人乐意跟你合作;其次,你要有权威性,你说的话能让别人服从;再次,你要懂得关 心和爱护别人,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懂得发掘他内心的创作激情。我觉得,真正能做到这三点的指挥家没几个,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
广州日报:关于你的指挥风格,大家评价说是理智与激情并重,你自己怎么看?
张国勇:我觉得艺术家一定是理智与激情完美结合的综合体。从指挥的角度来讲,有一类指挥家,喜欢在舞台上跳舞,乐队发生什么事情,他根本不 管,他只管指挥棒舞得多么漂亮,外表多么英俊潇洒;还有一类指挥家,他脑子非常清楚,排练时也非常好,但在舞台上缺乏表现力。理智和激情合理分配,达到一 种平衡,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指挥的理想境界。
广州日报:你在剧院管理上要求非常严格。据说当年你到深圳交响乐团时,甚至放言“谁要毁我一场演出,我毁他一辈子”?
张国勇: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但当你面对目无纪律、目无制度、目无章法的一群人,你必须使用强硬方法。初创期时说这句话是没错的,从管理上来 说,需要树立权威,整顿秩序。其实,讲不讲这句话不重要,关键是你要让所有演出人员都明白,每一场演出都很重要。戏比天大,作为一名艺术家,要对艺术有敬 畏之心。
艺术需媒体参与推广《广州日报》作出榜样
广州日报:古典音乐给人的感觉门槛比较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不像流行音乐,歌词直截了当,一听就能明白。为什么古典音乐这么难以普及?
张国勇:首先我要说,交响乐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比较高层次的艺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原因在我看来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文化背景问题,对欧洲人 来说,音乐是娘肚子里就带来的,我在前苏联学习的时候把孩子也带了过去,他在那边上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讲巴赫了,这种血液里的东西,的确是产生距离的 原因之一。
第二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上你看看开的都是什么课?就是唱几首歌,教师素质太低导致了孩子们根本无法学习更多的东西。
还有就是人为的宣传,宣传上老是将古典音乐说成阳春白雪,什么叫阳春白雪,在西方,巴赫就是下里巴人。有人认为听古典音乐是要先了解背景,其 实听古典音乐的唯一窍门就是大量地听,听得耳熟之后可以再去看资料,帮助你去了解音乐。为什么一说到舒伯特的《小夜曲》、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和《梁祝》 的时候观众反应特别好,就是因为听得多,所以熟悉,熟悉了就有亲切感,就会产生共鸣。
广州日报:对于艺术的传承和观众的培养,你怎么看?
张国勇:我是一名双重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在学校里,我现在还带着10多名学生;另一方面,在社会大课堂上,我也很热衷于推广艺术教育。我们 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完成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正面的引导宣传,艺术家们要做,媒体也要做,我对媒体寄予很大希望。有些媒体只求眼前利益,浓 墨重彩写明星的八卦新闻,这对年轻人是不负责任的。现在,《广州日报》做知名艺术家的专题,说明《广州日报》有品位,有社会责任感,给所有媒体作出了榜 样。
名家讲堂
指挥先要参透作品内涵
指挥先要参透作品内涵。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描写的是人生的几个阶段:第一乐章天真无邪,第二乐章多愁善感,第三乐章诙谐调侃,第四 乐章精神升华。从另一方面看,这部交响曲表现的是艺术最大的两大命题:爱情和死亡。作曲家在音乐中用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死亡动机 ”,这里的苦恼和悲伤极为强烈,音乐很有震撼力。作品就像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里面汇聚了以前所有作品的主题,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专业评价:
最靠谱的“肖斯塔科维奇之声”
瓦格纳中国协会秘书长、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张国勇的‘解释’是中国大地上迄今为止回响的最靠谱的‘肖斯塔科维奇之声’。张国勇一定属于‘掌 握方法’的人,这使我每每面对他的‘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会时,除了热血沸腾、肃然起敬之外,丝毫不感到突兀与惊奇……”
网友声音:
使肖邦音乐透出迷人“诗意”
张国勇的指挥为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赋予了足够的诗意和激情,乐队音色清澈透明有着淡淡的忧思,并不像许多人的处理过于强调宣泄式 的“大抒情”,却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肖邦更为敏感、洞察细微的内心世界,使19世纪的“钢琴诗人”肖邦的音乐透露着迷人的“诗意”。
记者手记:
像推销员一样推销艺术
“张国勇很厉害!”许多跟张国勇合作过的艺术家都这样说。这个“厉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精深的音乐造诣和出色的指挥才华让人叹服;二是他能让每一个人都服从他的指挥!据说,张国勇的耳朵非常好使,哪个声部的哪个谱台出错了他都能听出来。
舞台上,张国勇的指挥风格简明自然、富有灵性。舞台下,张国勇的个性同样是理性和激情的混合体,他的两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一是“宁静致远 ”,一是“匹夫有责”。坚持“宁静致远”的张国勇是低调的,默默地将事情做好;崇尚“匹夫有责”的张国勇是张扬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他关于文化艺术的激情 评论。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张国勇在坚守古典音乐阵地的同时,对于艺术的薪火相传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他笑称,自己就像一个推销员,“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分清什么是娱乐,什么是文化”。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