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细腻、柔美、缠绵……1959年,令人如痴如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了。半个世纪以来,这首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优美作品让每一个听到它的人着迷。

相关 About

陈钢、何占豪 -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Chen Gang, He Zhanhao: The 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 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

2009-02-24 09:57 华商报 吴成贵

何占豪

何占豪

  细腻、柔美、缠绵……1959年,令人如痴如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了。半个世纪以来,这首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优美作品让每一个听到它的人着迷。今年是《梁祝》诞生50周年,记者专访《梁祝》作者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的何占豪,听他娓娓讲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带着神话色彩,《梁祝》50年来经久不衰,广为传唱,也是一个神话。虽然《梁祝》后面的署名是我和陈钢,但我觉得这个‘神话’,不仅是我和陈钢创作的,孟波、丁善德、刘品、丁芷诺都是不能忘却的名字。‘团体’是这首曲子真正的作者。”

昨日,在电话里和记者说到《梁祝》已经50周岁时,何占豪言语里也满是激动之情。在何占豪看来,在那个时代,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爱情曲子成为交响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本身就是个“神话”。

不懂作曲旋律靠哼

“现在,很多人提到我时,都加了个名头‘著名作曲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在创作《梁祝》时,根本就不懂作曲。”1958年,年仅25岁的何占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系。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越剧团的二胡演奏员。同年秋天,上海音乐学院正征集优秀作品,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何占豪他们的小组经过商议,决定最后集中在三个题材上:一、全民皆兵;二、大炼钢铁;三、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调基础上创作。为什么三个题材内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何占豪他们之前经常下乡慰问演出,但老百姓不听“洋曲子”,要听“越剧”、“沪剧”。

没办法,何占豪根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出了《梁祝四重奏》。这下,老百姓听懂了,也得到了他们的青睐。“由于我不会作曲,当时的曲子基本上就是根据越剧的旋律哼唱出来的。但没想到,老百姓那么喜欢。这也奠定了我后来创作《梁祝》的信心。”何占豪表示。

何占豪坦陈,这第三个题材其实是凑数用的。因为当时不允许作品不符合“主旋律”。但是,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的孟波却慧眼相中了《梁祝》。“孟波认为,越剧《梁祝》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适宜小提琴性格化的体现。剧作提供的音乐素材非常美丽,又有浓郁、纯美的民族风格。”何占豪说。

完美配合成就《梁祝》

一开始,《梁祝》的创作主要是由何占豪与丁芷诺进行。但因为何占豪与丁芷诺都是学小提琴的,此时,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丁善德的帮助下,作曲系的学生陈钢加入了进来,丁芷诺退出。

何占豪与陈钢是如何合作的呢?“通常是我写好旋律后,就到丁院长家,陈钢再根据旋律进行修改、配器、伴奏。”何占豪说,他和陈钢是互补型的,他擅长民族音乐,陈钢精通西洋配器。何占豪还透露,在创作《梁祝》时,当时音乐学院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说《梁祝》是封建迷信。为此,孟波主动找他们谈话,表示《梁祝》虽是爱情故事,但却是反封建主义的,“孟院长的这番话,让我们消除了疑虑,创作起来更是如鱼得水。”“《梁祝》原本没有最浪漫的‘化蝶’这一段。”何占豪告诉记者,但孟波认为,那是对封建势力最强烈的反抗。增加了“化蝶”之后,《梁祝》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并让每一个听过的人津津乐道。

五大原因长盛不衰

1959年5月,《梁祝》完稿。50年过去了,《梁祝》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交响乐的经典作品。

要将《梁祝》演好,肯定得科班出身的人才行,“经过院里的选拔,最终从小就学习小提琴的俞丽拿胜出。”1959年5月27日,《梁祝》首演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在那奋进昂扬的年代,四根琴弦流淌出来的居然是情意缱绻的江南曲调,观众有些意外。当最后一个醉人的旋律停止后,观众陷入了沉默,紧接着是如雷般的掌声。谢幕,掌声没停;继续谢幕,掌声还在。无法,俞丽拿只好返场再拉了一遍曲子。现在已经是上海音乐学院小、中提琴教研室主任的俞丽拿说,那是她这一辈子唯一一次演出中完整地拉两遍《梁祝》。“当时在舞台后,我和陈钢都哭了。没想到会那么受欢迎。”回忆起那一幕,何占豪还是激动不已。

说到《梁祝》50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何占豪认为主要有五个:第一,爱情主题,超越了政治影响,易引起共鸣;第二,《梁祝》的故事动人,又有反封建的意义在内;第三,全世界都喜欢有特色的东西,《梁祝》的特色是中国民族风;第四,在音乐语言方面,《梁祝》结合了戏曲元素,让人一听就懂;第五,作者用心去写,情真意切更能打动人。

思考:当下为何难出经典?

《梁祝》的广为传奏让我们感到骄傲,但骄傲之余,许多人也在思考,为什么50年来,在交响乐这个大舞台上,人们提到中国的交响乐时,还是《梁祝》、《黄河颂》等老曲目?对此,著名作曲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崔炳元表示,中国并不缺优秀的交响作品,不缺优秀的音乐家,缺的是让交响乐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市场。

崔炳元认为,目前在中国,交响乐欣赏的范围、幅度是远远不够的。这有音乐工作者在音乐上、探索上努力不够的因素在里面,也因为相应的音乐生活的硬件设施匮乏所致。“现在许多城市都是没有音乐厅的,这样就没办法培养市场,那么音乐家的作品也就很难得到传播,造就优秀甚至经典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说到音乐里的中国元素,崔炳元认为,《梁祝》成为经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饱含的中国民族元素。事实证明,国际上对于蕴含中国元素的音乐是喜欢的。那么,这就要求中国的音乐家们,重视自己的民族性和民族元素,去打造有中国气质的音乐,“如果能坚持,那么离下一首《梁祝》就不远了。”

本报记者

吴成贵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