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在配音响器材时,烧友常会提到器材间的费用比例,比如有人建议CD机的价格应该占20%,功放占30%,音箱40%

相关 About

音响 Audio electronics

2009-09-13 21:18 新民晚报 朱大钢

在配音响器材时,烧友常会提到器材间的费用比例,比如有人建议CD机的价格应该占20%,功放占30%,音箱40%,余下的10%就该是线材了。

    这也是许多烧友多年玩音响的经验之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当然也不排斥其他的比例分配。

    然而在实际配置中,还有许多因素会使 “比例失调”,原因大致包括各人的口味不一,烧友的目标变化,还有品种和价格的许多变化,都会影响到价格比例。

    即使性能相近产地不同的器材,价格也会差别很多。这些都会在你买回的器材中反映出来。

    那么如果系统中全部由国外品牌或全部是国内品牌时,是否有基本固定的比例呢?也不尽然。

    比如烧友按常规比例配置后,在实际试听中发现声音不够理想,自然会将其中的某件器材升级换代,并将价格抬高。这时,价格比例就开始失调了。

    此外,除了器材,线材也常令烧友抬高价格比例。当你发现一副高价线材正符合自己的口味时,你会同时发现,买下的话,说不定价格已经和器材相当了。

    价格比例有时会随时间而变化。比如先感觉音箱是薄弱环节,将其换下。当音箱的素质提高后,又发觉功放变成薄弱环节了。于是再换功放。后又发现CD机转为薄弱环节了。所以这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价格比例也随时在变化。

    另外,器材在实际的搭配中,也会发生比例失调的情况。比如功放和音箱之间就有个所谓“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就是指小功率的功放去推动大音箱或者大功率的功放来推动小音箱。本人也曾试验过这种搭配,例如固定一对小型台式音箱,然后逐步将功放替换为功率偏大的机种,结果发现用大功率的功放驱动小音箱时,整体音效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声音的“稳重度”大为提高,低频也变得更为“结实”。这时候,若观察一下价格比例,早已经严重“变形”了。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功放在功率增加时失真也会同时增加,所以在使用时通常不会满额使用。这样对功放的功率储备需求就大为增加。而且,功放的功率增加时其价格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增加,而几乎是呈几何级数递增的。

    还有些音箱较“难服侍”,玩过的人都有体会,往往要高价位的功放才能“摆平”它。如此,比例也就大幅度失衡了。

    所以,价格比例并没有固定公式,即使有也只具备很小的参考价值。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