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音乐,犹如一对神奇的翅膀,使人类从此可以将爱恨情愁心底的思想自由飞播于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每一片土地,翱翔无疆界,盘徊有知音……20世纪初年,古老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反帝反封建的滔滔洪流正在孕育之中,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启蒙”成

2008-07-28 13:55 中国音乐报

音乐,犹如一对神奇的翅膀,使人类从此可以将爱恨情愁心底的思想自由飞播于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每一片土地,翱翔无疆界,盘徊有知音……

   传统的中国古代音乐,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天空中,淳重而悠远地回响了无数个百年……

   20世纪初年,古老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反帝反封建的滔滔洪流正在孕育之中,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启蒙”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旋律。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乐坛千年一变,吹起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第一阵流行风---学堂乐歌,也翻开了中国现代音乐的百年历史……

   星转斗移,世纪转瞬。我们仰望星空,当代乐坛正是群星璀璨,我们回首百年音乐,那一颗颗的恒星、行星、流星……依然在辐射出一箭穿心摄人魂魄的永恒之声……

音乐百年 群星璀璨……

   为了这再也无法忘怀的音乐百年,为了这缀满历史天空的璀璨群星,我们从本期起连续推出《音乐百年—中国现代音乐百年大型系列专题》,我们将同所有经历过这个音乐世纪的明星、星迷,艺人、观众,音乐人、爱乐者,音乐教音家、已经和将要走进音乐界的末来音乐人,同所有喜爱音乐的人们一起,走进音乐百年,聆听音乐之声,重温音乐往事,追寻音乐轶闻,相逢音乐名家,约会音乐明星,遨游音乐无限快乐的历史天空……

   等到明年春天的百花已随流水东逝的时候,等到明年夏天的星空渐次升起在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的时候,《音乐百年系列专题》也到了奏响华彩乐章的时候了,我们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推出大型音乐史诗《音乐百年—中国现代音乐百年纪念》,这将是继《东方红》之后的又一史诗巨献。

   经上级主管单位文化部批准,《音乐百年》将由文化部当代音乐艺术院、中国音乐文化促进会和中国音乐报主办,并由文化部当代音乐艺术院艺术团作为演出主体。

寻找明星 寻找周旋……

   为了隆重演出时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为了让陨落的巨星再现《音乐百年》的舞台,我们将和你一道,仰望星空,举目人间,寻找明星、寻找周旋、寻找邓丽君、寻找张国荣、寻找梅艳芳……为了让100年至今所有应该出现在《音乐百年》舞台上的以往和现在的音乐明星名人都能在音乐史诗中亮相,我们还将联合中央电视台、各地电视台和各演出公司等有关单位共同开展这个活动,寻找招聘明星特型演员,同时特招一批参加《音乐百年》演出的歌唱演员、舞蹈演员和器乐演奏员。如果你与某个歌星长得像唱得像模仿得像,经过特选将被聘为当代音乐艺术院艺术团专兼职演员。同时欢迎全国各地有歌唱、舞蹈和器乐(钢琴、大小提琴等等)才能的青少年报名参加艺术团和《音乐百年》的演出。

   为了明星再现乐坛,为了《音乐百年》,让我们一起期待,让我们一起找寻……如果你有百年来的珍贵音乐史料、音乐轶闻、欢迎你来电来稿参与《音乐百年》的活动。

20世纪初年, 黄浦江畔,一群风华正茂的爱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传统,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华,推出一大批优美清新的学堂乐歌《祖国歌》、《送别》、《黄河》……掀开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时代,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沈心工、李叔同……他们是我国第一代音乐家。

   学堂乐歌从学生到群众,从学校到社会,广泛流行,唤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发祥和序曲。

   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尤如一阵春风,催生了一大批新音乐社团和音乐教育院校。北大校长蔡元培亲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和中华音乐会、“国乐研究社”纷纷创立,“北大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等音乐院校先后开办,中国的第一代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等堂而皇之地走进古老的中华课堂。从此之后,音乐的五彩音符,便永远地把歌声和快乐添加进严肃的校园之中。

   “五四”新文化带动了新音乐的迅猛发展,受美国爵士音乐、百老汇和好莱坞歌舞的影响,上海这个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城市,成为中国最早的流行歌坛。1927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黎锦晖先生创作了第一批城市流行歌曲《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等,开创了中国流行歌曲的原创先河。黎明晖因成功演唱《毛毛雨》、《人面桃花》红遍沪港和东南亚,她是中国乐坛的第一位流行音乐歌星。1930年,当从来没有发出过声音的中国电影默片中第一次传出阮玲玉《寻兄词》悠扬歌声的时候,中国电影很快就与音乐结成最罗谩蒂克的亲密伴侣,歌手纷纷走上影坛一展歌喉,银幕挟光带电耀亮歌坛,世界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歌星:黎明晖、王人美、周璇……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寇的铁蹄践踏了中华河山,救亡歌咏活动成为社会音乐的主流,以聂耳、冼星海、贺绿汀、吕冀……为代表,谱写了大量救亡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的斗志,他们的创作,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

   三四十年代的延安,宝塔山下,活跃着一批进步的音乐人,代表着当时的音乐主流。“鲁艺”开辟了新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崭新道路。《白毛女》使中国歌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文艺指导纲领。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等相继成立,一大批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名单略)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大量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的群众歌曲流行全国。
  
   历史的星空照耀着祖国的宝岛,从七十年代开始,邓丽君、费玉清、蔡琴、李宗盛、罗大佑、苏芮、齐秦、张镐哲、周华健、张信哲、任贤齐、王力宏、金成武、李玟、张惠妹、周杰伦等明星冉冉升起 ……
  
   八十年代后的香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李克勤、陈慧娴、叶倩文、林忆莲、周慧敏、王菲、张柏芝、谢庭锋、陈慧琳等星光灿烂 ……
   中国现代乐坛,音乐主旋律高扬云天,各项音乐事业蓬勃发展,华语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在全世界唱响:李谷一、王洁实、谢莉斯、苏小明、朱明瑛、程琳、成方圆、李玲玉、崔健、毛阿敏、韦唯、田震、刘欢、李娜、孙国庆、范琳琳、滕格尔、解晓东、屠洪刚、那英、陈明、毛宁、杨钰莹、李春波、陈红、白雪、老狼、江涛、林依伦、孙浩、孙悦、韩磊、孙楠、韩红、满文军、朴树、羽泉、宋祖英等群星璀璨 ……中国现代音乐事业,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音乐各界名人,暂略)
  
   百年音乐,群星璀璨。
   百年历史, 背景声始终有音乐隐现。
   谁的梦中,没有明星的幻影,
   谁的声音,没有过音乐的呼唤
   又是一个新的世纪,
   又是一个新的音乐百年。
   让所有人插上音乐的翅膀,
   飞翔五线星空,遨游极乐明天。
   音乐的天空,
   永远是群星璀璨!

中国近代器乐创作发展  

   我国近现代器乐创作,由于现代社会历史环境和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创作数量与质量以及在演奏等方面,与声乐创作相比还显得薄弱一些。但在我国音乐家的努力下,器乐创作也出现了一部分较好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专业器乐创作的水平,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创作。在民族器乐独奏创作方面,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琵琶曲创作尤为突出。而在西洋乐器创作方面,也涌现出萧友梅、贺绿汀、黄自、谭晓麟、丁善德等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者和演奏家。

民族乐器人物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县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曾受“清末新学”影响。1909年入常州中学读书,并参加了该校的军乐队。辛亥革命时期参加了江阴县“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2年随其兄刘半农赴上海,参加了“开明社”乐队工作,开始表露出要以音乐为职业的志向。1914至1920年间,刘天华在江阴、常州等地学校教音乐,并开始学习民族器乐,同时也广泛地向民间艺人、和尚、道士等虚心求教。1915年至1918年,他开始进行民族器乐创作,完成了《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二胡曲的初稿。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并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北京艺专等校任教。1927年发起筹组“国乐改进社”,主办了该社刊物《音乐杂志》。他还参与发起了音乐社团组织“北京爱美乐社”,曾用“五线谱”和“工尺谱”准确地记录了梅兰芳的唱腔等。1932年6月因赴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染上猩红热病故。

   刘天华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教学,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登上音乐独奏舞台争得了一席地位,成为可以和萧友梅齐名的中国现代专业高等音乐教育的奠基人。

   他创作共计有二胡曲10首,琵琶曲3首,民乐合奏曲2首。在他的创作中,二胡曲创作是他艺术创作中最有成就部分,这部分作品也概括了他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他对“国乐改进”的理想、见解和抱负。代表作品包括揭示当时生活现实的《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等,也包括借景抒情的作品《月夜》、《空山鸟语》、《闲居吟》等。

   此外,刘天华在琵琶曲的创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歌舞引》等作品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说明了他对社会前进、对生活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信心。《光明行》可以说是他全部创作中色调最明朗、情绪最乐观的一首作品,它在我国当时整个民族器乐创作中也是比较有特色的。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我国现代民间音乐家。阿炳是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的独生儿子。华清和号雪梅,精于器乐演奏,尤其以琵琶为最精。阿炳从其童年起,就受到其父严格地训练,所以,对民族器乐和家乡所流行的乐曲都很精通。阿炳的母亲吴氏原是秦姓寡妇,以帮佣为生。在旧中国,寡妇嫁人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生了阿炳之后,被胁迫回了秦家,在阿炳四岁时悒郁而死。阿炳很早便遭受了失去母爱的痛苦,1918年左右,其父去世,阿炳继任父职当了道士,后因患眼疾,使一只眼睛失明,30岁左右便离开了道门,以卖唱为生。到他35岁(1928)时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1950年逝世。

   阿炳是一位饱受人间辛酸的民间艺术家,他的演奏深刻细腻,淳朴清劲、感情深切,其创作被记录下来只有6首乐曲。即二胡曲3首:《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其中以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在我国人民中间流传十分广泛,为人们所喜爱,并成为民族器乐名曲。

西洋乐器资料库

   钢琴和其它器乐独奏音乐

   钢琴是一件西洋乐器,随着西洋音乐传入和国内新式学堂的兴办引入中国。在本世纪初期至“五·四”以前,创作极少,只有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和李荣寿的《踞大缸》等几首小品,演奏水平也很低。20年代后,在萧友梅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等学校开设了钢琴课,至1927年萧友梅在上海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和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科等学校均设立了钢琴专业课,为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开始了初创阶段。
  
   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虽然这一时期创作的数量不多,但其质量却很高,出现了《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为黄兴、蔡锷逝世作》(萧友梅)、《创意曲》(黄自)、《牧童短笛》、《摇篮曲》、《晚会》(贺绿汀)、《序曲》、《血债》(陈田鹤)、《中国组曲》(刘雪庵);《北京万华集》、《钢琴叙事诗“浔阳月夜”》、《五首素描》、《三首舞曲》、《断章小品16首》(江文也);《摇篮曲》(江定仙)、《牧童之乐》(老志诚)、《c小调变奏曲》(俞便民)、《春之旅组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序曲》(丁善德)、《浔阳古调》、《农作舞变奏曲》(陆华柏)、《花鼓》(瞿维)等。

   1934年,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中国名:齐尔品)个人出资倡办了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其中有6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这6首作品是:《牧童短笛》(贺绿汀)、《牧童之乐》(老志诚)、《c调变奏曲》(俞便民)、《序曲》(陈田鹤)、《摇篮曲》(江定仙)、《摇篮曲》(贺绿汀)等。《牧童短笛》在本次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史上具有创造性里程碑式的作品。

   进入到40年代后,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丁善德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是丁善德1948年在巴黎音乐院学习期间用四川《藏族弦子舞曲》和五个变奏写成的钢琴曲。这首作品主题优美简洁,变奏织体清彻透明,其室内乐的创作手法达到了惊人的色彩效果。

   在其它器乐曲方面,这一时期出现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第一回旋曲》、《牧歌》(马思聪)、《d小调奏鸣曲》(冼星海);大提琴曲《秋思》(萧友梅)等也很有特点,这些作品不仅旋律流畅,民族风格浓郁,在音乐创作技法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丰富了我国的器乐创作。
  
   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曲

   在室内乐方面,出现了《小夜曲》、《弦乐四重奏》(萧友梅);《钢琴弦乐五重奏》(马思聪);《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谭小麟)等。这些作品在把欧洲古典传统技法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语汇相结合,虽然还带有实习因素,但在和声和复调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器乐合奏方面,这一时期出现的《春江花月夜》(丝竹合奏)、《金蛇狂舞》、《山国情侣》、《翠湖春晓》、《昭君出塞》(民乐合奏,聂耳)、《彩云追月》、《花好月圆》(民乐合奏,任光)、《湖上春光》(民乐合奏,谭小麟)等,这些作品大多是对古典民族器乐曲进行改编和整理,有的则是新创作,无论是改编整理还是新创作,这些作品在继承我国民族器乐合奏优良传统方面,对后来的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和创作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大型管弦乐方面,出现了《怀旧》(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管弦乐,均黄自作曲)、《台湾组曲》(管弦乐,江文也作曲)、《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阿曼该尔达》(交响诗)、《满江红》、《牧马词》、《敕勒歌》、《后方》(均交响组曲)、《中国狂想曲》(均冼星海作曲)、《晚会》(管弦乐)、《森吉德玛》(管弦乐,均贺绿汀作曲)、《陕北组曲》(管弦乐,马可作曲)等。
  
音乐轶事--贺绿汀

   贺绿汀考入国立音专时,他还是一个在上海求学的穷学生。当时他住在一家缝纫店的主楼,夏天热得要命,但是贺绿汀没有被这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虽然贺绿汀随时有缀学的危险,甚至这样差条件的房子,也都会有交不出房租的可能,就在这危难之际,有一天,他在学校的栏刊上看到了一则“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活动,是俄国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举办的。如果谁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而且作品的姓名必须严密封锁,任何人都不能“走后门”。得到这一消息后,贺绿汀非常兴奋。从此,他整天就泡在那间酷热小屋里开始了他的创作,夜以继日的创作,使他忘了一切苦楚。有的朋友问他“你这样认真地投入这次比赛,难道那幸福之光环真的能射到你身上?”贺绿汀非常自信的说:“我欣赏这次比赛的规则,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有获奖的机会,因此,我必须认真地对待这次比赛”。由于天气太热,他又住在楼的顶层,白天无法工作,只好利用夜间及黎明前的那一段时间进行创作。同时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获奖,他一连写了三首钢琴曲(即《牧音短笛》、《摇蓝曲》和《往日思》,作品写好后他非常郑重的寄了出去,然后就期待着这次比赛的结果。幸福的光环真的来了,连贺绿汀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的三首作品中,竟然有二部获奖,即《牧童短笛》和《摇蓝曲》。 其中《牧童短笛》荣获这次比赛的一等奖,也是我国第一首飞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从此,贺绿汀便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音乐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的乐坛上,而这首钢琴曲《牧童短笛》红遍了全球。
  
中国百年音乐大事记

1904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中认可开设乐歌课,当时称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为学堂乐歌。

1905年,李叔同编印《国学唱歌集》,从此开始乐歌的写作。

1915年,赵元任创作钢琴曲《和平进行曲》,这是目前所见发表最早的中国钢琴曲。

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蔡元培任会长,肖友梅等人任导师,出版期刊《音乐杂志》。

1922年改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927年,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成立于上海,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标志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27年,刘天华等人成立我国第一个以民乐改革为宗旨的“国乐改进社”。#p#副标题#e#

1927年

   2月,黎锦晖创作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
   2月,黎锦晖创办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3月19日,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华公司广播电台开播,开民营广播电台之风,为流行歌曲传播奠定重要基础。

1928年

   1月4日,《毛毛雨》正式由百代唱片公司录制发行,并在社会上造成广泛流传。
   5月,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赴南洋巡演,使中国流行音乐第一次走出国门。
   1929年,国立音乐院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肖友梅任校长。

1929年

   黎锦晖创作的100首“家庭爱情歌曲”陆续出版,为中国第一批流行音乐原创作品。

1930年我国近代最早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话》、《音乐通论》出版发行。

1930年

   黎锦晖在原“中华歌舞团”基础上,重新组织了“明月歌舞团”,并开始在全国巡演。

1931年

   “大中华”唱片公司为黎锦晖录制了100张唱片,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和日本。

1932年

   黎锦晖为中国第一部有声歌舞片《芭蕉叶上诗》配乐,并担任编剧。

1933年

   黎锦晖的《新歌1-10集》出版,并由王人美、黎莉莉、严华、周璇等歌星灌录成唱片,再次掀起“黎氏热潮”。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骥等成立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1934年

   上海《大晚报》发起并举办了“三大播音歌星竞选”活动,白虹获第一名,成为中国流行歌坛的第一位歌后;周璇排名第二,汪曼杰排名第三。该活动成为中国流行乐坛第一赛事。

1934年

   黎锦晖应朋友之约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 “清风舞乐队”,并为其提供歌曲和乐谱。

1935年,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成为30年代抗日救亡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935年

   8月,中国第一份《歌星画报》第一期问世。

1936年

   年初,上海知新书局为黎锦晖出版了《明月新歌128首》。
   6月,黎锦晖返回家乡湖南长沙,从此退出流行歌坛。

1937年

   周璇因出演电影《马路天使》并演唱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而一举走红,并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

1339年,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1944年,由贺敬之、丁毅执笔,根据诗人邵子南“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歌剧《白毛女》。

1945年,《白毛女》在延安首演。

#p#副标题#e#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新篇章,我国歌曲创作也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体裁形式多样,题材紧密围绕着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不仅如此,在创作技法和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比较突出的有“城市小调”、“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和“合唱”等。

资料库

   1 、城市小调

   这一阶段初期出现了一部分“城市小调”和“艺术歌曲”,特别是为古诗词谱曲的歌曲从形式上还保留了我国古代“艺术歌曲”和“民歌”的痕迹,但在内容和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上却和“五·四”精神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满江红》(宋·岳飞词,杨荫浏曲)、《苏武牧羊》(佚名曲)、《爱国男儿唱新春》(佚名曲)等。

   2、 群众歌曲

   “五·四”前后,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因此,歌曲创作基本延续了学堂乐歌填词的创作办法,出现了一部分反映当时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歌曲。《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京汉罢工歌》、《北方吹来十月的风》等歌曲,具有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节奏,表现了我国工人阶级豪迈的气概和战斗精神。
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到“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并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传统,并在运用西洋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音乐作品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创作可以说是这一方面早期代表。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从军歌》(萧友梅);《卖布谣》、《织布》、《尽力中华》、《平民学校校歌》、《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赵元任)等。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我国广大音乐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纷纷拿起文艺武器,用实际行动参加抗战。这一时期的优秀歌曲有《热血歌》、《睡狮》(黄自)、《民族战歌》(老志成)、《哀挽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陈田鹤)、《长城谣》(刘雪庵)、《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保卫国土》、《洪波曲》、《壮丁上前线》(张曙)、《抗敌歌》、《打回老家去》、《新四军东进曲(任光)、《马儿真正好》、《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麦新)、《中华民族不会亡》、《毕业上前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骥)、《救亡进行曲》(孙慎)、《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郑律成)、《武装上前线》、《军民合作》(舒模)、《游击队歌》(贺绿汀)、《巷战歌》(陈田鹤)、《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打倒汪精卫》、《热血》(冼星海)等。

   进入到4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步步深入和胜利,我国的歌曲创作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产生在解放区和敌后根据地的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卢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跟着共产党走》(王久鸣)、《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马可)、《解放区的天》(陈志昂)、《将革命进行到底》(李尼)、《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刘行)等。

   3、艺术歌曲

   我国的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创作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创作可以说是代表我国歌曲创作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1919年至1949年的30年中,我国的作曲家在继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光荣传统基础上,大胆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问》、《南飞之燕语》(萧友梅)、《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赵元任)、《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青主)、《采桑曲》、《山中》、《秋天的梦》(陈田鹤)、《九一八》、《玫瑰三愿》、《花非花》、《春思曲》、《思乡》、《南乡子》、《点绛唇》、《雨后西湖》、《西风的话》(黄自)、《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聂耳)、《月光光》、《渔光曲》(任光)、《春天里》、《秋水伊人》、《四季歌》、《嘉陵江上》(贺绿汀)、《南泥湾》(马可)等。

   4、 少年儿童歌曲

   我国少年儿童歌曲创作在以填词为主的“学堂乐歌”时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在中国现代社会特殊的历史情况和条件下,少年儿童歌曲创作数量与群众歌曲相比还显得非常薄弱,但也创作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如聂耳的《卖报歌》、《小野猫》、《雪花飞》;麦新的《马儿真正好》、《勇敢的小娃娃》、《儿童哨》;冼星海的《只怕不抵抗》、《谁来跟我玩》、《祖国的孩子们》;吕骥的《没有祖国的孩子》;贺绿汀的《谁说我们年纪小》;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5 、合唱音乐

   我国的合唱音乐继李叔同创作了《春游》之后,在20年代初就有了一定发展。比较有成就的作品有《别校辞》、《春江花月夜》(萧友梅);《海韵》(赵元任)等;进入30年代后,一批专业作曲家在这一领域里进行了创作探索,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历史情况创作出了《抗敌歌》、《旗正飘飘》(黄自)、《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冼星海)、《垦春泥》(贺绿汀)、《为了祖国的缘故》(江定仙)、《八路军大合唱)(郑律成)、《七月里在边区》(安波等)、《工人大合唱》(刘炽)、《凤凰涅盘》(吕骥)、《民主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祖国大合唱》(马思聪)等。

人物

音乐轶事——聂耳
演艺圈的“拼命三郎”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聂耳来到上海,举目无亲,托人帮忙在“申庄”采购站找到了一份稽查员的工作。谁知“申庄”在昆明的总部云丰商行因为偷税被查封,上海的分店遂告关门。聂耳失业了。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刊登在《申报》上的招生启事引起聂耳的注意。每月能挣十元津贴,还管吃住,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聂耳忐忑不安地进了考场,因为紧张而发挥得一般,但却被主考官黎锦晖录取了。在群星璀璨的“明月”,聂耳是名小提琴练习生。

   七八个人一间的狭小宿舍,练琴时得站在墙角,但聂耳却感到了生活的奢侈。初到不久,他帮助昆明老家的朋友张庚侯、廖伯民在上海代租电影拷贝,得到一百元报酬。一百元啊,离开大家庭以来他还从未拥有过这么多的钱,聂耳的心狂跳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邮局给母亲邮去一半。另一半,买了一把小提琴,还有两本乐谱。这把普通的小提琴,从此为聂耳的生活增添了华丽的色彩。王人美的二哥王人艺是聂耳的专职小提琴老师。于是,人们常常看到师徒二人认真地矫正指法,“错了”,“又错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时断时续。“小老师”与聂耳同龄,平常为人很随和,教琴却毫不马虎。十九岁的聂耳,刚刚摸琴,连乐谱都看不懂,哪里懂什么对位、和声,“小老师”有点急了。但聂耳可不傻,他知道自己碰上了好老师。“一定能学会,”他对自己说。吃罢晚饭,大家都结伴去逛“四马路”,到“大世界”看杂耍,聂耳却一声不吭,躲进房间练琴。他要完成自己的业务指标:一天至少“恶补”七个小时的琴。

   “拼命三郎”聂耳很快出名了。其时,电影和戏剧往往裹挟在一起。一套演员班底,一会儿在舞台上演话剧,一会儿又聚集的水银灯下。这样做,虽出于制片商节省成本的策略,客观上却锻炼了演职员。比如王人美在电影《风云儿女》中除饰演女主角之外,还要唱主题歌。拉小提琴的聂耳,也要时不时上场扮个什么卖油炸臭豆腐的小贩;或者涂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矿工。他善于模仿的表演才能已是尽人皆知。

1934:“我的音乐年”

   1934年4月1日,聂耳加盟由英国人经营的东方百代唱片公司。百代公司当时在上海十分出名。初进“百代”,聂耳只是音乐家任光的录音工作助手,但是很快他就被任命为音乐部副主任,这是因其一目了然的才秉。“百代”老板大气地对聂耳说:不管你是谁,你做什么,只要你能做成,有影响,有效益,你就尽管去做。

   聂耳“拼命三郎”的劲头又上来了,抄谱,作曲,演出,开研究会,一刻都不消停。他是如此兴奋而忙碌,以至连写日记的时间都没了,整整七个月的“百代时期”,临到末了他才粗略地写了一篇“总结”文字。在这篇注明“四月四日”的日记里,亢奋中的聂耳一再使用“一致地赞许”、“批评甚佳”等火爆字眼,形容自己为电影《渔光曲》、《桃李劫》、《大路》创作的音乐作品。

   忙碌中聂耳最用心力的是国乐队,业余演出时这个乐队也称“音乐社”。乐队很小,只有几个基本席位,成员都是往来较密切的同行,每礼拜开两次夜工,因为是同人性质,大家的兴致很高。乐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乐伴奏和合奏形式方面的改革实验。聂耳根据云南等地民间乐曲改编完成《山国情侣》、《昭君和番》等四首民乐作品,都是交由音乐社首演的,现场与报章的反响让他和他的朋友们兴奋不已。

   今天,辞典里有关“聂耳”这一词条,在“《国歌》的作曲者”后面通常都会加上一句 “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百代”就是聂耳“新音乐”的实验室。

   人生的价值往往成就于一个瞬间,一个阶段。1935年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了聂耳作为一个音乐家的标志性作品,但他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在1934年就已大略成型了。他自己说过:“1934年是我的音乐年。”那一年,碰见熟稔的朋友,聂耳总会半真半假地发几句牢骚:忙!真忙!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话刚说完,一转身他又忙得像个陀螺,从乐队转到合唱队,从合唱队转到摄影棚——因为他正在筹划歌剧《扬子江暴风雨》。若干年后,夏衍回忆当年情景时,曾长叹再没有能像聂耳这样“抢”着干事的人了。1934年,聂耳真的特别快乐,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完全变了。在名人如毛的上海文艺圈,聂耳曾一度很沮丧;但这一年,他恢复了惯有的自信。
  
中国现代音乐百年大事记(二)

   1949年

   7月 第一次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音乐组全体会议上,吕骥作《解放区音乐》、李凌作《国统区的新音乐运动》等专题发言。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简称中国音协)。

   9月2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50年

   6月 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

   8月 杨荫浏、曹安和在无锡寻访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录了他亲自演奏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等3首、琵琶独奏曲3首。华彦钧于当年12月病逝。

   9月 中国音协机关刊物《人民音乐》创刊。

   10月 中国指挥家黄贻钧指挥“上海市人民政府交响乐团”演出,此乃该团第一次由中国指挥家指挥。
  
   1951年

   4月 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该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不可缺一”。

   6月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必须明确各类文工团的自身任务及其相互间的分工,并采取适当步骤,解决他们学习与提高的问题,以达到大力发展新歌剧、新话剧、新音乐、新舞蹈,以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目的,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并明确了文工团的方针任务,规定了各级团体的分工。

   7月 教育部、文化部联合作出《关于整顿和改革全国艺术教育的决定(草案)》,决定了文化部所属三所艺术学院各自的任务以及全国艺术院校的整顿问题。

   12月 文化部召开全国文工团整编会议,规定了全国话剧、歌剧等院团总数。
  
   1952年

   4月 文化部与中国音协联合主办的《歌曲》(月刊)创刊。

   9月 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成立。该团一九五四年改称中央民族歌舞团。

   12月 中央歌舞团成立。
  
   1953年

   2月 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成立。

   4月 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

   4月9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成立。

   9月23日—10月6日 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9月20日—28日 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召开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改组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简称中国音协)。
  
   1954年

   3月 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举办的三年来(1949年10月—1952年10月)全国群众歌曲评奖结果公布。

   3月27日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

   6月 《人民音乐》第三期发表了贺绿汀1953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

   9月 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成立。

   10月 音乐出版社在北京成立。

   本年 文化部聘请的第一批苏联专家来华,其中,音乐家有普·梅德维捷夫、列·尼·杜马舍夫等人。
  
   1955年

   2月22日—3月18日 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在波兰华沙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马思聪被聘为评委;傅聪在比赛中获第三名及演奏《玛祖卡舞曲》最优秀奖。

   4月4日 中央实验歌剧院成立。
  
   1956年

   7月 中央乐团成立。

   7月14日 《人民日报》发表陈沂《音乐舞蹈创作的民族形式问题》一文,以后此音乐界开展了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8月 文化部和中国音协举办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历时24天。

   9月 刘诗昆参加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及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特别奖。

   10月 上海实验歌剧院成立。

   12月 轻工业部轻工业科学院乐器研究所成立。

   12月 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原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定名上海音乐学院。

   本年 西安艺术专科学校(内设音乐系)成立。
  
   1957年

   1月3日—23日 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

   2月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声乐教学会议。

   2月 中国剧协、中国音协联合召开新歌剧研讨会。

   3月10日—25日 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

   4月18日 西安音乐专科学校成立。

   4月 李名强参加“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三届斯美塔那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

   6月3日—15日 文化部和中国音协在北京举行戏曲音乐工作座谈会。

   本年 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成立。
  
   1958年

   1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举办以清除黄色歌曲的毒害为内容的专题广播,同时征求轻音乐、轻歌曲作品。

   1月 文化部、中国音协在北京召开批判黄色音乐座谈会。

   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主办的《解放军歌曲》创刊。

   1月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儿童音乐》创刊。

   2月 中国音协主办的《音乐研究》创刊。

   3月 文化部召开第一次艺术科学座谈会,有音乐工作者70人出席。

   3月 刘诗昆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获钢琴比赛二等奖。

   5月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来中国访问演出。

   9月 李名强参加第一届乔治·塞内斯库国际音乐比赛获钢琴比赛一等奖。

   9月 河北音乐学院成立(1959年改称天津音乐学院)。

   9月 沈阳音乐学院成立(前身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

   本年 顾圣婴在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女子二等奖(无一等奖)。
  
   1959年

   2月《人民音乐》、《音乐研究》展开关于音乐表演节目问题的讨论。

   5月 上海举行音乐舞蹈会演。

   7月 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合唱队与中央广播乐团合唱队在北京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严良堃 。

   9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北京举行献礼演出,音乐节目有《人民公社大合唱》、瞿希贤《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以及罗忠镕《第一交响乐》、李焕之《第一交响乐》等。

   11月 北京舞蹈学校首次上演中国舞剧《鱼美人》,编导北京舞蹈学校编导班,作曲吴祖强,杜鸣心。

   本年 四川音乐学院成立(前身为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p#副标题#e#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饱受凌辱,同胞在外敌铁蹄蹂躙和黑暗政治统治下痛苦呻吟。一大批有良知的艺术家不计个人安危,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拿起电影这个武器,奏响了誓死抗敌、挣脱枷锁的强劲号角。满目创痍的华夏大地,到处飘荡着先辈们泣血的歌声,最辉煌、最绚丽的民族精神之花就在这歌声中烈烈绽放!由于电影音乐能紧密配合剧中情节,所以传播速度快,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和欢迎。这些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在剧情中起到了很好的喧染和烘托作用。

     《天伦歌》是黄自1936年为影片《天伦》写的“主题歌”,影片通过反映孤儿的痛苦生活,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提出以“服务牺牲”的精神来实现“大同博爱”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但主题歌那纯朴优美的曲调和真挚动人的感情,加上多段体的结构,使这首作品流传很广;

     《渔光曲》 在现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任光的电影音乐创作不仅是成功的,并且是独树一帜的。任光音乐创作的第一首成功作品就是1934年为影片《渔光曲》所写的主题歌《渔光曲》(安娥词),这首作品也因参加莫斯科展出获奖而驰名国内外。在这首作品里,任光用“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愁,曲调的组织化”和委婉、抒情的旋律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被剥削、受压迫真挚同情,刻画出一幅朴实动人的渔民生活景象,具有鲜明民族风格。这首作品也体现了他前期的创作特点——偏重于抒情、委婉,带有很强民歌风的特点。

   聂耳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为电影和话剧、舞台剧配乐,并且是一位多产、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曲家。他先后为8部电影创作了20首歌曲,这些歌曲主要是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其中1934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为影片《桃李劫》创作的《毕业歌》等以其进行曲的速度和坚毅、果敢的气魄鲜明地反映和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和热情。

   《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的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带有呐喊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尽管歌词用散文式的自由体写成,但聂耳还是创造性地把它谱成了一首传遍中国和世界的民族解放的革命战歌,这首歌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以其巨大的号召力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毕业歌》是聂耳1934年为电影《桃李劫》创作的主题歌。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歌词是自由体新诗,音乐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情绪发展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号召力。在影片中出现在青年学生毕业前夕大家欢聚在一堂时唱出,影片结束时又一次唱出,表达了我国的青年学生在“九 .一八”事变后的爱国热情,为我国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大路歌》是聂耳1934年为电影《大路》写的主题歌。影片通过对筑路工人顶着严寒酷暑,冒着敌人的炮火修筑“自由大路”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齐心要求抗战的愿望。单三部曲式结构加上“哼呀咳嗬”的衬词以及粗犷、刚劲的旋律,把我国工人阶级坚强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表达出来。

   聂耳在电影歌曲创作中还创作了许多抒情性歌曲,如《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飞花歌》等。这些歌曲所反映的题材、内容,也是以当时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在《铁蹄下的歌女》中,聂耳以其深厚的阶级感情为一个被旧社会损害的、被人们所贱视的女性向全社会发出了沉痛控诉,整个歌曲音乐是悲痛、深情的,但又富有强烈的戏剧性。不仅如此,歌曲还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这个女性内心所蕴藏的崇高热情,是对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一个受尽生活折磨、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写照。
  
     《西洋镜歌》赵元任于1934年为影片《都市风光》创作的插曲《西洋镜歌》则是一首揭露旧上海十里洋场丑恶现实的歌曲,作品简练而诙谐,曲调采用民间的“看西洋镜调”改编发展而成,在当时的电影歌曲创作中别具一格。

     《夜半歌声》是冼星海1936年为电影《夜半歌声》创作的主题歌,是30年代一首杰出的艺术歌曲。影片描写了青年艺术家宋丹萍与富豪之女李晓霞相爱,遭到李父的反对,并被李父雇人用硝镪水毁容。这段主题歌就是宋丹萍被毁容之后在夜深时思念李晓霞所唱的。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忧郁的自然小调和悠长缓慢的节奏,表现了青年艺术家宋丹萍孤独、怅惘的心境;第二部分是抒情段,倾吐了主人公在痛苦中对心爱姑娘的怀念之情;第三段悲愤慷慨又柔肠寸断,呻吟般的歌声结束了全曲。

     贺绿汀在这一时期也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都市风光》、《胜利进行曲》、《渔家女》等电影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歌曲。其中的《神女》、《秋水伊人》、《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西湖春晓》等旋律优美,体裁多样,特别是其中的一部分抒情歌曲,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天涯歌女》、《秋水伊人》、《四季歌》的创作风格对后来的通俗歌曲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共和国初创时期,人们建设热情高涨。电影在这个时期飞速发展并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充沛的激情和对新生活孜孜不倦的歌颂,是这个时期电影和电影歌曲的特色。

《祖国的花朵》

     新时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画卷,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相互关怀,共同进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性格突出的孩子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浆》抒情、明快,代代传唱至今。

《铁道游击队》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对火车有了直观的概念,洪大队长对带着孩子的女主人公穷追不舍的镜头,懂得了什么叫志同道合。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旋律现在哼起依然那样清晰。

《上甘岭》

     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插曲《我的祖国》深情温婉的女声和气势磅礴的合唱交替进行,营造出无以伦比的感染力。

《柳堡的故事》

     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在严酷的战争生活中展现青年纯洁真挚的爱情故事。军事题材影片直接描写爱情,这在新中国的银幕上还是第一次。影片令人信服地阐明了革命的人民性,反映了人 民 军 队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了只有人民解放才有个人真正幸福的深刻内涵。插曲《九九艳阳天》旋律活泼,娓娓动听,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十分朴素的笔触,着力塑造了一个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形象。“金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李侠的信念,也是影片所要告诉我们的主旨。片尾印象深刻:在李侠从容而坚毅的脸部近景画面上,随着滴滴达达的发报声,出现一圈圈无线电波,同时出现“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个大字。这一写意性的镜头构思既独到新颖,又和影片的内容十分贴切,令人回味不已。插曲《延安颂》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激情。

《青春之歌》

     同小说一样,整个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在这儿,雄浑与细腻,叙事与写意,战斗与抒情,严酷与乐观融合得极其和谐。真实地反映了1931年到1935年国破家亡的黑暗历史,也反映了“12?9”前后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革命永远是历史的火车头,《青春之歌》所反映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和高昂的革命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地为理想而献身。 插曲《五月的鲜花 》是一首三、四十年代的广为传唱的歌曲,悲壮的旋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一部烩炙人口的农村题材影片。影片将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而且影片采用民间乐曲和地方风味的旋律来烘托情绪、气氛,语言、风俗也都充满山西独特的地方色彩。郭兰英为影片配唱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更是脍炙人口,在群众广为流行。

《刘三姐》

     当时国产音乐片鼎力之作,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完美境界。这部佳作在当时无法超越具体时代的正统思想局限,因此造成作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不够协调,影响了人物的丰满。但由于影片的故事太美、景色太美、人也太美,故而使观众忘记了影片的这一点微瑕,而溶化于那美人、美景、美乐之中。

唱段一《多谢了》
唱段二《心想唱歌就唱歌》
唱段三《 山歌好比春江水》
唱段四《世上哪有树缠藤》
唱段五《刘三姐》

《冰山上的来客》

     声、画元素与故事的精彩结合,人物塑造突破了此前国产反特片常见的脸谱化倾向。主题歌的反复出现,不时把人们带进对往事的深深回忆和对故事情节的猜想中,迭起的悬念,无限的遐想与主人公纯真感人的爱情故事都随这首歌显露无遗。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插曲《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都成为经典电影音乐。

《阿诗玛》

     撒尼族山茶花似的阿诗玛姑娘和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少年时的梦。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长湖水清又凉 》被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次次唱起。

这个时期的电影还有:

     电影《苦菜花》之《苦菜花开闪金光》:成功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母亲形象。 “苦菜花儿开,闪金光……”当这高亢悲凉的旋律一响,我的心立刻破碎并融化了。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小女孩掐下一朵小花的镜头。一切根植于苦难和善良的东西,都会触动我们心中最温柔的部分。

     电影《雷锋》之《唱支山歌给党听》
     电影《刘胡兰》之《数九寒天下大雪》
     电影《农奴》之主题歌《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曲感情深挚、旋律感强、委婉动听,迅速在群众中传唱开来。
     电影《五朵金花》之《蝴蝶泉边》:音乐与民俗风情和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历代传唱不衰。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之《敖包相会》
     传记片《聂耳》之《卖报歌》
     电影《红珊瑚》之《珊瑚颂》
     电影《红日》之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总之,我国现代电影音乐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很惊人,这些电影音乐“成功地运用了几乎所有歌唱形式”,对电影的画面进行了恰如其氛地衬托和补充,在很好地配合电影剧情、塑造人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总结和借鉴。虽然这些电影音乐几乎全是以歌曲形式出现,在这些电影歌曲中,我国的音乐家辛勤耕耘,大胆创造,使许多歌曲通过这一传播媒介得以流传,这一外来的音乐形式不仅成为我国音乐构成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现代音乐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现代音乐百年大事记

1959年

     7月 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合唱队与中央广播乐团合唱队在北京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严良堃 。
     9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北京举行献礼演出,音乐节目有《人民公社大合唱》、瞿希贤《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以及罗忠镕《第一交响乐》、李焕之《第一交响乐》等。
     10月 湖北省实验歌剧院创作演出歌剧《洪湖赤卫队》,朱本和等人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11月 北京舞蹈学校首次上演中国舞剧《鱼美人》,编导北京舞蹈学校编导班,作曲吴祖强,杜鸣心。
     本年 四川音乐学院成立(前身为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1960年

     2月 新疆维吾尔族优秀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经整理后用汉文和维文由音乐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
     4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举行“刘三姐”文艺会演。之后,会演大会创编了著名的歌舞剧《刘三姐》。
     5月 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举行。
     7月 西安音乐学院成立(前身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
     7月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音协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新的领导机构,吕骥继续当选为主席,马思聪、贺绿汀、查阜西为副主席。
     本年 俞丽拿、丁芷诺、吴菲菲、林应荣女子四重奏组参加第二届舒曼国际音乐比赛四重奏比赛,获第四名;黎信昌参加其声乐比赛获第四名。

1961年

     3月 《人民音乐》三月号发表《为了轻音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一文,提倡轻音乐。
     5月 洪腾在第二届乔治·埃涅斯库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鲍惠荞获第五名。
     9月 中央歌剧舞剧院赴苏联、波兰演出舞剧《宝莲灯》。

1962年

     1月 东方歌舞团成立。
     2月 中央民族乐团成立。
     4月 殷承宗在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比赛中获二等奖。

1963年

     8月 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对首都音乐舞蹈界就音乐舞蹈问题谈话,提出音乐舞蹈必须进一步民族化、群众化、树立民族音乐舞蹈为主体和“先分后合”的方针。

1964年

     9月 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成立。
     9月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上册由音乐出版社出版。
     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出歌剧《江姐》,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姜舂阳、金砂。
     9月 大型音乐舞蹈诗史《东方红》在北京演出。
     10月 中央歌舞剧院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编导李承祥、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

1965年

     8月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在北京首次演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肖华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
     9月18日 聂耳纪念碑在日本重新建成,日方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和平公园举行揭幕式。
     10月 中央乐团演出交响合唱《沙家浜》。

1966年

     2月26日 《光明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音乐新舞蹈》,总结“三化”的讨论。

1967年

     5月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北京上演了《智取威虎山》等8个“样板戏”。
     9月25日至26日 《人民日报》以《放声歌唱毛主席,凯歌阵阵迎国庆》为题,推荐歌曲16首。
     本年 上海乐团创作演出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

1968年

     7月1日 中央乐团和中国京剧团联合演出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演奏及曲作者为殷承宗。
     12月26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慧生遭迫害逝世。荀慧生,1900年生,河北东光人。

1970年

     本年 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出,该曲系殷承宗、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等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当时署名中央乐团集体创作)。

1971年

     10月 朝鲜平壤民族歌舞团访华,演出歌剧《血海》。

1972年

     2月12日 新华社报道:现代舞剧《白毛女》和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彩色影片摄制完成,春节起陆续在全国各地上映。

1973年

     5月 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访华,演出歌剧《卖花姑娘》。
     9月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华演出。
     11月 国务院文化组在“五七”艺术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下设戏剧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曲学校、电影学校、舞蹈学校。

1974年

     8月 音乐出版社恢复建制,改名“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5年

     8月 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举办全国音乐(独唱、独奏、重唱、重奏)调演。
     10月 经毛泽东批示,在北京为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40周年、冼星海逝世30周年,举行纪念音乐会,打破“四人帮”的文化禁锢,演出《黄河大合唱》。
     本年 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东方歌舞团及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蹈队合并为“中国歌舞团”。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成立,下设音乐舞蹈研究室。 #p#副标题#e#

1989年,内地流行音乐创作颇为寂寞。年初,仅有黄奇石作词刘诗召作曲的《爱的奉献》流行。春节晚会上有《山情》(陈洁明词、李海鹰曲)、《故乡是北京》(阎肃词、姚明曲)受到欢迎。谷建芬的《烛光星的妈妈》(李春莉、王健词)、《今天是你的生日》(韩静霉词)获得成功。而最有成就者则推张黎与徐沛东为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创作的插曲《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伍嘉冀和蒋开儒合作了《喊一声北大荒》。

   音带出版方面,1989年颇不景气,但却可称为“引进版年”。大批台湾歌星的盒带正式引进,形成自邓丽君以来第二次港台歌曲输入的高潮。诸如王杰、童安格、姜育恒、张雨生、千百惠、“小虎队”、“红唇族”乃至谭咏麟、梅艳芳等等港台歌星均广受欢迎。填补了内地流行音乐创作不景气所造成的市场空白。

   大型演唱会减少,大型比赛只有文化部在广东举办的全国优秀歌手选拔赛。

   3月间奥地利“布鲁斯激浪”摇滚乐队来华演出。

   3月,崔健与ADO乐队在北京举办“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音乐会。其后赴英法进行演出。

   7月,广州“新空气”组合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举办“新空气摇滚音乐会”。

   5月至10月,费翔举行巡回演出。

   10月,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承办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大型通俗歌曲演唱会。

   此外,1989年间,“卡拉OK”这一新的娱乐形式引入,并迅速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发展。由于其声像带多为港台作品,也加剧了港台引进版的风行。

   尽管1989年整个流行乐坛的创作不甚景气,但许多作者已沉下心来做不同的尝试摸索,作品风格渐趋多样化。歌手中刘欢、毛阿敏、韦唯到了鼎盛期;范琳琳、那英、张强、朱哲琴、谢津等知名度渐高。听众的喜好也逐渐分化而形成不同的欣赏群。整体而论,流行音乐仍处于徘徊不定之中。

1990年亚运之声,流行乐坛鼎足之势形成

   1990年的流行音乐依然处于困境。摇滚乐的兴起,亚运歌曲的创作、港台音乐的继续风行是三个主要事件。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界新民歌、摇滚乐、流行乐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

   1990年,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亚运歌曲的创作亦成为1989~1990年间流行音乐界的重要活动。

   亚运歌曲经过多次征集。第一次较成功的作品是《走近我,走近你》(徐思萱词、士心曲);第二次有《亚洲雄风》(张藜词、徐沛东曲)、《亚洲的太阳》(陈哲词、侯牧人曲),《黑头发,飘起来》(剑兵词、孟庆云曲);第三次有《光荣与梦想》(晓光词、刘青曲)等。

   1990年,港台版盒带引入的势头在年初略显回落,下半年引进风又起,其原因仍为创作跟不上造成的市场空虚。港台歌星在这一年相继来内地旅游、联谊或合作,参与演出与录音等活动。

   1990年的一件大事是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音像市场的整顿有了法律依据。在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正式生效以前,大连音像公司、大连电视台已于1990年10月21日就电视连续剧《辘轱·女人和井》的插曲专有使用权签订了为期4年的转让合同。依此合同,词曲作者共获得7万元的转让费。此举受到了国家版权局、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等部门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990年摇滚乐的兴起

   摇滚乐虽有一批成熟的听众,但由于语言、文化、音响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欧美摇滚乐的传入受到相当影响,听众人数也有限。

   前文已提到,1984、1985年间,北京一批摇滚乐爱好者已开始自己的演唱尝试。其时,王迪与丁武在一起制作简易的架子鼓和音箱。在京的外国留学生大卫·霍夫曼和埃迪等人组成“大陆乐队”(即“ADO”乐队的前身);崔健、刘元等人组成了“七合板”乐队;严刚、孙国庆、李力、李季、臧天朔等人组织了“不倒翁”乐队。其间,日本电影《阿西门的街》,1985年美国“威猛”乐队的访华演出都起到了传播摇滚文化的作用,而大批欧美在华留学生更直接把摇滚音乐带到中国。

   1986年初,崔健、刘元、埃迪、虞进等人组成乐队,参加“孔雀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未能入选;同年5月9日,崔健等参加了献给世界和平年,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以一曲《一无所有》作为内地摇滚乐的开山之作传达给听众。

   自1986年至1989年间,崔健与“ADO”乐队合作,相继推出一批作品,日益扩大了摇滚乐的影响。另一方面,摇滚作为一种广告用语,频繁出现于流行乐领域。特别在“西北风”时期,王迪、孙国庆、田震、崔健被合称“四大摇滚”;越来越多的尝试者开始从事摇滚乐的自娱演唱。1987年,窦唯、李彤等组成“黑豹”乐队;1989年,蔚华、高旗、营军等组成“呼吸”乐队;臧天朔、李力、程进、秦齐、金浩等组成“1989”乐队;王晓芳、肖楠、虞进、杨英组成“女子摇滚”乐队;刘义君、丁武、张炬等组成“唐朝”乐队;常宽等组成“状态”乐队;“ADO”乐队此时则有埃迪(马达加斯加)、布朗什(匈牙利)、刘元、张勇光等人加盟。在广州,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于1987年组成“新空气”组合,开始从事摇滚乐的创作。

   1989年下半年,摇滚乐在北方获得很大发展,各乐队均尝试自行创作,并频繁举办各种“Party”——摇滚聚会。

   1990年2月,“ADO”、“状态”、“呼吸”、“女子”、“唐朝”、“1989”六支乐队联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1990现代音乐演唱会”,产生巨大反响。

   1990年1月,广州“新空气”组合在上海举行“太阳神新空气上海演唱会”。

   同年,上海摇滚乐也异军突起,聂钧、马鸿鳖、赵惠民、梁伟信组成“电熨斗”乐队;叶亏夫、周紫峰、郑南、毛文军组成“重点工程”乐队;黄志健、唐荣芳、胡昌建、夏薇青、陈林组成“太极光”乐队;戚彦、董晓声、柴勇、凌勇等组成“学士”乐队;金武林、张克威、罗汉、杨茹文组成“特混”乐队;姜小雨、徐风霞、戴鸿飞、王慧、郑蕾、郑群欣等组成“女子”乐队;并于7月29、30日在上海黄浦体育馆举办了“新开发’90上海现代演唱组首展”。

   除上述组合外,侯牧人、张楚、王迪等也在从事个人摇滚音乐的创作。

   这一时期的摇滚乐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创作亦大体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乐队采取与海外公司签约的方式展开活动,另一些乐队则热衷“走穴”,主要的活动方式仍是举办“Party”。乐队的分合重组相当频繁,新乐队在不断涌现。
  
   内地流行音乐发展10年,到1990年已可看到新民歌、抒情流行歌曲与摇滚三足鼎立的形成。至此,长期以来的混沌局面开始改观,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和新的繁荣有了可能。

   此外,1989至1990年间,内地流行乐作品已开始流向港台与东南亚各地。1989年度,《一无所有》和《血染的风采》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比中名列前茅。港台地区的音像公司、词曲作者纷纷寻求与内地歌手及词曲作者合作。已有一些歌手与海外公司签约,也有一些作者应约写了作品。这是海内外流行乐交流中值得重视的现象。
  
90年代的新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徘徊,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内地音像行业开始出现转机。

   著作权法的实施,港台原版音带通过合法渠道的大量引进,使得那些依靠出版翻唱港台走红歌曲音带过活的音像制作企业难以为生。90年代起,国家对引进港台音带的数量作了限制,这也影响了那些靠做引进版生意的音像公司的生计。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内地各音像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各自的生产流程,开始重视创作,重视培养自己的专属歌手和制作人。

   港台流行音乐在经过80年代中后期的鼎盛期之后,也于90年代进入了调整期。在创作风格难以突破旧有窠臼、偶像制造缺乏新招的背景下,一些有眼光的港台音像公司开始进入祖国内地,与内地歌手和创作者签约,出版内地流行音乐唱片。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音像制作行业也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国营计划经济的模式,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魔岩、大地、红星等海外投资公司,正大、新星座等中外合资公司,还有星碟、银碟等国内的私营企业。生产体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许多不具备发行权的专业制作单位,由其自筹资金,独立制作。完成母带的制作后,再交由国营音像公司出版发行。多家公司联手制作出版成为音像行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机制的转变带来了市场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如广州的杨钰莹、周艳泓、高林生、林依伦,北京的陈红、陈琳、潘劲东、谢东、孙悦,上海的王焱、甄凌、石云岚等。尽管这些歌手的包装方式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所演唱的歌曲在开掘的深入、描摹的精细上还未达到港台歌坛鼎盛时期同类作品的水准,但已经在国内青少年歌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多年来由港台青春偶像独占青少年音带消费市场的局面。毛阿敏、李玲玉、那英、艾敬、朱桦、田震、屠洪纲等一批在80年代非常活跃的歌星经过海内外音像公司的重新包装后,又以新的面貌重登歌坛。歌坛的繁荣,也吸引了许多影视、体育明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时装模特等各界知名人士跻入其间。

   90年代流行音乐的表现题材虽仍以情歌为主,但也出现了许多在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更大的拓展的作品。艾敬的《我的1997》、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和何勇的《钟鼓楼》等城市民谣真实贴切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张楚的《姐姐》、腾格尔的《父亲》把关注的视角投向了社会的底层。《弯弯的月亮》在赞颂家乡的美丽的同时,也表达了“今天的故乡还唱着昨天的歌谣”的惆怅。《同桌的你》、《露天电影》等冠以“校园民谣”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怀旧情绪直接反映出作者对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现代社会的思考,是近年来内地流行乐坛中出现的新潮流。《涛声依旧》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意韵。黑豹的《别去糟蹋》表达了反对暴力、呼唤和平的人道主义思想。

   题材内容上的开拓也推动了音乐体裁及表现手法的发展与创新。《纤夫的爱》等以传统民间音乐为素材的流行歌曲继承了80年代的新民歌的传统,并在歌曲的流行化处理上进行了新的开拓。90年代中期兴起的以传统戏曲唱法演唱流行歌曲的所谓“戏歌”的热潮,比80年代中期流行的那种将戏曲民歌加上电声乐队伴奏和迪斯科节奏处理的“大联唱”又进了一步。“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将京剧的韵白融入摇滚乐中。郑钧的《回到拉萨》吸收了西藏民间音乐的因素。
  
  
中国现代音乐百年大事记(五)

1983年

   1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骨灰移交仪式在莫斯科举行。北京文艺界举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骨灰回国悼念会”。
   2月 文化部艺术局、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交响音乐创作座谈会”。
   4月 在英国举行的第一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王晓东获少年组第一名,张东获第三名,吕思清获第五名;何红英获青年组第四名,台湾选手陈立伦获青年组第一名。
   6月 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在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声乐室内乐比赛中获二等奖。
   7月 在第三届维也纳国际音乐比赛中,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女中音歌唱家詹曼华均获得第一名。
   9月 中国音协代表团赴瑞士参加第二十届国际音乐理事会会议,会上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当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名誉会员。
   9月 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来华,在北京、上海上演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9月 大型音乐舞蹈诗史《中国革命之歌》在北京公演。?
   10月 傅海静在第七届本森一赫杰斯金奖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梁宁获第四名。
   10月 戴洪祥制作的小提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卡赛尔国际高级提琴制作比赛中获音质金奖,戴鹏、梁国辉获优质奖,王崇贵制作的大提琴获工艺优异奖。

1984年

   10月 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11月 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揭晓。

1985年

   2月 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演出比才的歌剧《卡门》。
   4月 王晓东、郭昶在第二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分别获得青年组第一名、少年组第一名,柴亮获青年组第三名。
   5月 湖北艺术学院的各音乐专业改建为武汉音乐学院。
   12月 广州音乐学院被命名为“星海音乐学院”,举行了命名大会和星海塑像揭幕仪式。

1986年

   1月 北京音乐厅建成启用,连续举行18场音乐会。
   5月 第十二届“上海之春”演出节目中,有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赵晓生的《钢琴协奏曲》、丁善德的《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和舞剧《大禹的传说》获奖。
   6月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恰诺·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应邀来华访问演出。
   8月 首届“中国唱片奖”评比在北京举行。
   9月 “北京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举行,有13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比赛。
   9月 1982—1986年全国少年儿童钢琴评奖在北京举行。
   11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

1987年

   2月 上海音乐出版社恢复。
   7月 中国歌剧舞剧院在京演出歌剧《原野》,编剧万方,作曲金湘。
   9月 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举行,本届艺术节以展现中国民族音乐为主,在北京(主会场)的开幕式上,由千人演出民族管弦乐合奏《中华大乐》。
   10月 吕思清在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奖赛中获第一名。
   11月 上海国际音乐比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在上海举行,赵晓生的《太极》获创作一等奖
   12月 毛阿敏在第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通俗歌曲大奖赛中获第三名,谷建芬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获作品奖第四名。

1988年

   3月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来华访问演出。
   5月 纪念黄自逝世50周年黄自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5月 苏聪参加作曲的电影《末代皇帝》获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作曲奖。
   7月 世界著名歌唱家普拉契多·多明戈,西班牙萨苏埃拉精英团来华访问演出。

1989年

   5月 邵恩在第六届布达佩斯国际指挥大赛中获一等奖。
   6月 于平在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
   9月 首次杂技音乐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9月 沈湘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0月 中国唱片公司举行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颁发第一届金唱片奖。
   12月 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诞辰90周年、逝世5周年,音乐学家李元庆诞辰75周年、逝世10周年暨音乐研究所建所35周年纪念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行。
   12月 文化部主办全国钢琴比赛在北京举行。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居觐获第一名。
#p#副标题#e#
   1991年赵传北京首都体育馆演唱会和随后潘美辰演唱会使得港台歌曲在国内急剧升温,童安格、姜育恒、张雨生、小虎队、庾澄庆、郑智化一直到“四大天王”,港台明星们财源滚滚、遍地歌迷。中国追星族狂热一时,成为90年代初最热闹的文化景观。而在同时,国内的创作几乎只有电视剧插曲一支独秀,徐沛东和张藜、易茗和雷蕾夫妇达到了自己的创作高峰。毛阿敏、刘欢和李娜则成为最主要的电视剧插曲歌手。1990年为亚运会的歌曲创作虽然是大操作,但作品成功率却很低。倒是1991年遭遇全国大水灾期间,流行歌手作为募捐义演的主力成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韦唯和刘欢两个人组织的《共有的家园》是其中浓重的一笔。但对于流行歌坛,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媒介。1989年,全国电台相继开办面向市场的经济台、音乐台等专业电台,大大加强了娱乐性,从而再次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最重要的传播通道和市场。1990年,全国的报纸业相继开办和开设娱乐与生活版。1992到1993年,全国的杂志和电视台相继改版。流行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媒介市场。1993年,中国歌曲排行榜落户电台,成为中国内地歌坛的一张晴雨表。

   从1990年到1993年,港台歌手炙手可热,唱片市场再次繁荣。而1992年席卷全国的“红太阳”歌潮却以奇特的方式预示了国内听众对原创音乐的再次呼唤。文化界这一系列变化的真正动力来自于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的再次大启动,来自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1994年,南京经济台举办了题为“光荣与梦想--中国流行歌坛展示和展望”的大型系列活动。两场演出,第一晚演出后的宴会上有歌手哭了,第二天演出后又一个歌手哭了,很多音乐人醉了,眼圈也红了。那是1986年《让世界充满爱》音乐会后中国音乐人第二次的亢奋和兴奋。杨钰莹、毛宁和艾敬的成功使得包装歌手的运动全面展开。广州和北京似乎在进行一场认真的竞赛。而1993年初对追星族的大讨论以及对港台歌手演唱的控制为歌坛准备了已经被港台歌手炒热的市场空当。流行歌坛再一次得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更重要的是:从广州陈珞、陈小奇到北京苏越和王小京,制作人、经理人的概念产生了,歌手从此彻底成了商品,创作第一次彻底服从于市场。1993年陈小奇带领旗下歌手李春波、陈明、张萌萌集体进京,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的新闻轰炸,从这时起,已经预示了1994年歌坛的火爆。为了市场而创作的观念其实仍然是以一系列并非为市场的创作为市场突破契机的,无论是《我的1997》还是《涛声依旧》、《小芳》、《大哥你好吗?》、《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但这些作品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彻底告别了“西北风”而回到了流行歌曲最本位的位置上:风花雪月的故事。对这一观念和听众的变化作出了微妙证明的还包括了创作于1989年,走红于1992年的《弯弯的月亮》。与“西北风”不同的是,“新生代”造星运动以歌手为中心,而不是以作品为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已经被“偶像”和“玉女”陶冶了审美口味的听众,但与“西北风”相同的是:新生代作品的浮现仍然乞灵于民间音乐元素的再发现,《小芳》、《中华民谣》、《涛声依旧》、《同桌的你》、《江湖行》等提供了一系列的范本。但《纤夫的爱》和《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这种完全套用民歌原型的创作没像“西北风”那样成为主体,相反,似是而非的混合多种民间元素的作品反而成了潮流,《同桌的你》是欧洲古典民歌风格,《中华民谣》是中国民间叙事曲的体裁,《涛声依旧》以《纺棉花》为原型,《小芳》中可以感到崔健《假行僧》的影响,而崔健的《假行僧》与彝族舞曲相关,《笑脸》却是中规中距按照作曲法以大调下行音阶变化而来。同时在一时期发展的唐朝、黑豹、何勇、窦唯、张楚的音乐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而大大丰富了和进步了的是编曲。新生代歌手几乎是偃苗助长的结果,而在90年代的市场化热潮中,他们成功得太快了,但由于他们不前不后集中在1994年前后出炉,所以就有了“光荣与梦想”,有了北京音乐台“丹侬之夜”,有了“94辉煌”,有了北京李海鹰作品音乐会和深圳陈小奇作品音乐会。也有了《音像世界》举办的烟台会议。

   “新生代”造星运动在1994年成绩斐然,但它缺乏“西北风”时期的激情和真诚,也失去了“西北风”时期的庞大市场,它的对像比“西北风”进步了,直接面对了青年一代,但它的作品的文化内涵比“西北风”弱多了,因此少有能征服广大社会层面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同样面对不完善的市场,而制作成本大大提高了,发达的传媒给新生代歌手以前所未有的出道机遇,却使制作人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运作难度。因此,造星运动的衰落比“西北风”还要快得多。

   1995的歌坛颓势已现,首先是作品,其次是歌手。作品在风格上的探索大大丰富了,但市场征服力大大减少了,94年的歌手几乎百分之百在推出新歌上难以为继,新歌手真正成功的只有陈明、戴军和韩晓。1995的音乐人们再次失去了平衡,焦躁的情绪蔓延滋长,同时抄袭之风盛行,活力和真诚同时消退着,基础建设虽然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但无论是版权保护还是行业公约都还不过是纸上谈兵,连火爆几年的媒介也开始出现问题,排行榜开始失去真正的市场推动力,MTV垃圾遍地,批评精神丧失,谩骂开始时髦。只有从1995年底开始,一批老歌手再度出山成为1996年一道美丽而折射了歌坛无奈的风景。

   1986至1996年间,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创业。但,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毕竟是在历史特定的条件下尽了他们的努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中,他们不是落伍者,在中国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有他们的心血和奉献,在共和国的旗帜上,也有他们的风采。回首十年,流行歌坛应该说是教训多于经验,失误多于成功,扪心自问,歌坛当有愧意,至少它还没有能够真正满足12亿大众的需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首之时,我们没有必要因路途坎坷而伤感,也不必因脚步踟蹰而悔恨,但我们可以,也能够做到,记取教训,重振热情,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回首十年,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也许只有两条。第一,为了歌坛的正常发展,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著作权一定要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是歌坛运行机制最重要的法制基础。第二,仅仅适应商业需要永远不会一个真正繁荣的歌坛,创作具有文化深度和艺术价值,为大众所欢迎的作品永远是最重要的任务。中国流行歌坛已经走过了十年,当下一个十年过去时,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纪,愿中国的歌声常在,愿中国的歌者为世界歌唱。10年,从时间的意义上说并不长,但是在星光变幻万千、星途沉浮不定的流行歌坛上,10年发生了那么多曲折的故事,流传着那么多随口而出的金曲,经历了那么多转折、风雨和波澜,隐没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又浮现出许多新鲜的笑容。

中国内地乐坛经典留声

   1993年中国歌曲排行榜在北京成立,它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一直成为内地歌坛的一张晴雨表。10年来在这个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千万次的问》、《小芳》等等是怎样创下的流行奇迹?有刘欢、田震、那英这样雄霸数年的无上光荣,也有陈少华、刁寒、黄绮珊像流星一闪而过……

   翻看“中歌榜”的“编年史”,能够得到的启示当然不止这些。

■1993年 一鸣惊人

   5月24日,“北京歌曲排行榜”开播,这是北方首家此类的流行音乐节目。《姐姐》、《钟鼓楼》、《大哥你好吗》等金曲一经推出,在满眼港台流行音乐的氛围中效果格外让人震惊,媒体和普通听众纷纷评价“内地也有这么好的流行音乐”。当时还没有音乐电视,所以很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开始流行的,韩磊、陈琳、甘萍等不同地区的歌手从此一炮而红。《小芳》最流行,《雾里看花》、《姐姐》虽然不好唱,但丝毫没影响其迅速流传。

■1994年 黄金年代

   10年来内地歌坛公认的黄金时期,涌现了被称为“94新生代”的大批优秀歌手。谢东、老狼、孙悦的名字随着《笑脸》、《同桌的你》、《祝你平安》而家喻户晓。8月,为1993年全年和1994年上半年的15首金曲举行的颁奖典礼,也算开了内地流行演唱会的新样式。首体之夜异常火爆。

■1995年 首体神话

   由于1994年的歌坛分外活跃,1995年在首体举行的第二届颁奖演唱会达到了高峰(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首体颁奖演唱会中断)。以郑钧、林依轮、谢东、孙悦为代表的“94新生代”得到全面肯定,老狼、高晓松的“校园民谣”也逐渐形成气候。罗中旭是最突出的新人,《大中国》最为流行,陈少华演唱了《九月九的酒》之后销声匿迹,田震以《执着》开始奠定其在歌坛的地位。

■1996年 民族音乐也流行

   一首《霸王别姬》,屠洪纲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阳刚路线;《为你》突现陈明;臧天朔的代表作《朋友》诞生;当年的一例奇特现象是《青藏高原》,所谓民族流行音乐开始被认识和接受,至今很多流行歌手还喜欢用这首歌来表现唱功,但至今得到公认的演绎者还是李娜。

■1997年 乐队锋芒

   种种原因造成歌坛渐渐陷入低潮,无论是作品数量、质量还是流行度都不比前几年。但陈明依然很突出,《快乐老家》继续丰收。这一年的独特现象是以往并不突出的流行乐队开始走红,零点、轮回、指南针都有不俗表现。

■1998年 搭车影视

   整体依旧不景气,但韩红、孙楠的出现似乎可以抵消一些沉闷。流行歌曲搭车影视剧或电视晚会而迅速流传的新形式逐渐明朗,《相约九八》、《不见不散》等都是成功案例。

■1999年 新人辈出

   羽·泉、朴树、满江、花儿等大量各具特色的优秀新人给歌坛带来强烈冲击,那英签约海外唱片公司后谨慎地推出了转型之作。新兵老将各有千秋,歌坛一扫几年沉积的颓势,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歌曲排行榜恢复了自1995年之后停滞的颁奖演唱会,2000年3月23日在首体重新开张,并一举打破以往仅设金曲奖的“陈规”,在金曲奖中一个很大的特色是《重头再来》等为下岗职工励志的公益题材歌曲占不小比例,使得榜单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

■2000年 喜忧参半

   最抢眼的成功属于斯琴格日乐,这一年遗憾也比较多:陈明推出了签约SONY后的首张也是惟一一张唱片,人们原本对此充满期待,但不巧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并没取得预想的成功,反而令陈明失去了原来在歌坛的位置,这也是当时歌手纷纷签约海外公司风潮中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黄绮珊在这一年表现格外突出,她的唱功和音乐感觉都得到了认可,然而之后却因为合约问题,终于还是石沉大海。

■2001年 新老交替

   最佳女歌手的位置依然是田震、那英并列称霸的格局,陈琳、叶蓓的出色表现也具有一定冲击力;新老交替明显发生在男歌手一边,羽 泉取代三连冠的孙楠摘得最佳,尽管他们组合的身份受到一些质疑,但更多人还是对“中歌榜”勇于肯定新人、不排资论辈的做法表示肯定。

1990年
   2月27日 中华表演艺术基金会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第一届现代作曲家作品音乐会,演出了海峡两岸作曲家周龙、马水龙、杨勇、瞿小松、陈怡、盛宗亮、谭盾的作品。
   3月17日 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民族宫剧场演出施光南歌剧遗作《屈原》,19日,中国歌剧研究会就该剧创作、演出召开了座谈会。
   6月17日 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建院40周年暨前身国立音乐院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
   7月 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国舞协等单位在京举行“音乐舞蹈创作座谈会”。
   10月2日 中央乐团一行100人,应邀赴西班牙访问演出,韩中杰、邵恩指挥。
   10月10日 上海交响乐团99人应邀赴美国参加纪念卡内基音乐厅百年诞辰演出及16个城市的访问演出,指挥侯润宇。

大事记
1991年


   2月5日—7日 中国音协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首次在北京进行钢琴第一至第五级的定级考试。
   5月28日 中宣部邀请新闻出版署、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商议,决定出版《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其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7月19日—8月30日 中国部分省、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山西,四川、黑龙江、香港、澳门等地文艺界举行了各种类型的赈灾义演,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10月2日—8日 受文化部委托,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召开首次全国音乐院校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
本年 为纪念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逝世200周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贵州、山东等地举行各种类型的纪念音乐会、学术活动和莫扎特图片资料及年表展。

1992年

   1月18日 美国华盛顿歌剧院在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演出中国歌剧《原野》。
   4月28日—8月初 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届文艺会演在成都拉开帷幕。演出了歌舞、歌剧等七大门类近40台节目。
   9月11日 为纪念“五四”时期音乐学家王光祈诞辰100周年,四川音乐学院举行王光祈学术交流会。
   11月上旬 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举行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11月16日—20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中国音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系列活动。

1993年

   2月22日 中国音协、中国国家版权局共同发起,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北京成立,作曲家王立平任主席。
   7月15日—20日 “为了明天——和平·友谊·中国国际合唱节”在北京举行。
   11月22日—25日 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12月22日—24日 文化部、广电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演出大型歌舞《山高水长》。1994年
   4月1日—5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薪传文化顾问事务所发起、北京古琴研究会参与联合主办的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在北京举行。
   5月20日—21日 上海音乐学院38位钢琴演奏员和千位打击乐手参加“浦东之声”巨型钢琴交响音乐会演出。该音乐会制作兼指挥是美国钢琴家、指挥家约翰·科萨。
   6月5日—12日 1994年荷兰艺术节的主题确定为“中国”,演出了中国作曲家莫五平的《凡》(Ⅰ)和《凡》(Ⅱ)、瞿小松的《易》、陈其钢的《抒情诗》(Ⅱ)和《广陵之光》、郭文景的《社火》、谭盾的《环》、陈怡的 《如梦令》、周龙的《离骚》、于京君的《烁》(Ⅱ)、陈晓勇的《Warp》,由荷兰新乐团和德国室内乐团演奏。12日的交响音乐会上,荷兰广播乐团演出了瞿小松的《Mong Dong》、谭盾的《道极》、陈其钢的《孤独者之梦》。期间,瞿小松的歌剧《俄狄普斯之死》和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各演出4场 。
   9月15日 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成立,周巍峙任会长,吴祖强任常务副会长,李德伦任艺术顾问,海南国际招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军任秘书长。基金会宗旨: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宣传、普及、提高、发展中国的交响乐艺术。
   11月23日—24日 以色列爱乐乐团应邀首次来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市政府礼堂举行交响音乐会,指挥祖宾·梅塔,小提琴独奏帕尔曼。
   本年 《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文汇报》等报刊及音乐理论界展开了对以“王洛宾现象”引发的有关民间音乐著作权归属问题的讨论。

1995年

   2月21日 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会议讨论了刘天华先生的艺术思想,创作和演奏实践。
   4月1日—16日 文化部在四川乐山市召开“1995年歌剧创作工作会”。会议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歌剧创作和生产的形势,并对部分歌剧剧本进行了研讨。
   5月6日—15日 第十六届“上海之舂”在上海举行,推出新作有朱践耳的第六交响曲《3Y》、第七交响曲《天籁、地籁、人籁》、第八交响曲《求索》和《小交响曲》,吕其明的交响合唱《大佛礼赞》,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洪湖》,何训田的交响乐《平仄》,王建中的弦乐合奏《夜思》,金复载的琵琶协奏曲《山坳里的变奏》等。
   9月20日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首都文艺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
   12月1日 中国文联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60周年座谈会。中宣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60周年纪念音乐会。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