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10-13 09:39 人民日报
目前,荧屏上最受关注的综艺形式就是竞相赛歌,或曰“K歌”。东方卫视的《民歌大会》的定位较为特别。它并不有意追求外在的热闹与激烈的竞技,也不重点考验歌者的勇气与评委的才智,而是适当采用时尚元素和明星班底,力图发掘民歌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使观众在歌声中体会归根的眷恋与怀旧的情感,进而传达一种社会需要的主流的核心价值观。
民歌来自民间。民间与天空和大地更加自由、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日益都市化的,物质充盈、电声弥漫的时代,跟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莺歌燕语保有同样旋律和节奏的民间歌曲,打动观众的不仅仅是自在的素朴和真诚,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与生机。这是歌曲的发端,也是人文的根源。这些民歌可使人须臾摆脱入耳的嘈杂与尘世的喧嚣,徜徉在茫茫戈壁、无边草场与山水田垄之间,伴随着天籁之音坚定地走向灵魂的家园。
《民歌大会》很少呈现民歌的 “原生态”,选曲方面更是主要集中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民歌红唱”部分,但这恰恰是民歌、民间精神以及新中国的红色记忆在都市空间、电视媒介与流行文化中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当影视明星郭晓冬、张恒纵情高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时候,当港台歌手赵传、容祖儿放声唱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时候,观众们已经不太在意这些“歌手”的演唱水准,更不太会在意这些“民歌”本来应具的细致入微的民间表达方式,而是被这些仿佛来自高天厚土的自然的旋律和节奏所激动,一种恋家乡、爱祖国的内在情结被唤起,并集体认同了共和国那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通过这种方式,《民歌大会》再一次从精神上激活了民歌的自然天性,又较为成功地在“民歌”与“红歌”之间找到了重要的结点,将悦人的娱乐色彩、感人的文化情怀与化人的政治导向整合在一起,成为当下荧屏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
民歌是民族的声音。新中国建立以来,包括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壮族、瑶族、白族、黎族、佤族等在内的各个少数民族,正是主要以民歌为载体,强化了本民族的身份意识与文化认同;特别是在《翻身农奴把歌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敖包相会》、《乌苏里船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民歌声中,充满着各民族团结在新中国的欢快感与自豪感。这些浸润着民族生活方式与民族精神文化的民族歌曲,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歌曲的民族风格,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音乐发展的丰厚资源,也是提高民族自信心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宝贵财富,需要在任何时候、以各种方式发扬光大。《民歌大会》正是一种倡扬民歌的 “大会”,力图借助民歌的美丽与魅力,在荧屏上复现各个民族的精神和气韵。无论台湾艺人王思懿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还是马羚母女表演和讲述的佤族歌舞,都能给观众带来别一种心领神会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对相应的民歌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开始关注与欣赏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及生存状态。如此看来,与其说《民歌大会》是电视节目针对民歌进行的音乐层面的演绎,不如说是在利用民歌表现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情趣与和谐共存的民族观念;这样的动机,既能满足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也能契合大多数电视观众的心理。
诚然,为了调动电视观众的兴趣,《民歌大会》在明星选择、节目设计与互动环节等方面,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为了“趣味”放弃“品味”的现象,这是栏目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但不能成为继续存在的理由。只有以民歌为主体,才能使《民歌大会》摆脱目前大多数综艺节目的急功近利,并拥有某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也只有紧紧抓住民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蕴,才能使电视观众获得心灵的慰藉,回到歌中的家园。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