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潮阳笛套音乐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笛、管、笙、箫为主奏,配以琴弦丝索和打击乐器的套曲。从曲式结构到旋律,都保留宋代宫廷音乐风韵,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的特点。
2009-05-21 08:55 广东新闻网
中新广东网5月20日电 题:广东潮阳笛套音乐传承人林立言
作者 李怡青 李锡松
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潮阳笛套音乐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笛、管、笙、箫为主奏,配以琴弦丝索和打击乐器的套曲。从曲式结构到旋律,都保留宋代宫廷音乐风韵,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的特点。
日前记者拜访了潮阳备受社会各界和圈内人士赞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林立言。年近八旬的林老对笛套音乐有着一种近于痴迷的执着。
林立言自小酷爱潮乐,十岁便学习司鼓并师从潮阳笛套古乐大师郑国瑞。他说,可能因对家乡根的情结,他学艺最感兴趣的就是笛套音乐,他深深被这一以龙笛为领奏,加上古笙、筲、管,伴以古筝、三弦、月琴、秦琴、阮并配以罄、木鱼、哲鼓、响盏等“小八音”套曲式的音乐所吸引。青年时他博采众长,练就自成一体“大方准确,刚柔相济”演奏风格,又成长为创作乐谱的艺人。一九五八年他任潮阳县民间音乐研究组的主司鼓。一九八四年他参与整理的“闾欢”、“登楼”和创作的“红棉吐艳”笛套音乐获汕头鮀岛音乐花会的二、三等奖。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古老的笛套音乐展示的平台日益消亡,人才出现断层,硬软套古乐濒临失传,笛套古乐岌岌可危。
为此,林立言不辞辛劳收集整理笛套音乐资料,并将文革期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与师弟蔡衍生前往师傅家收集的曲谱捐给潮阳区出版《潮阳笛套古乐》。他还创建潮阳震东城笛套锣鼓队和潮阳潮声丝竹社打造传承队伍。
谈起创建潮阳潮声丝竹社,林立言感慨万千,一九九七年笛套锣鼓队成立时既没排练场所也没经费。他一步一个脚印排解困难,想方设法购买一套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排练场。并把每月四百多元的退休金与子女孝敬的一千元零用钱捐作经费。这捐献长达十一年,花掉他近二十万元。二000年至二00七年,他患上严重心血管阻塞病,先后五次上广州做“搭支架”手术。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但他为了笛套音乐抱病坚持排演。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各级文化部门和音乐同仁的钦敬。广东省文化厅授予了他“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林立言,本可在家颐养天年,但他认为笛套音乐研究传承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笛套音乐宋末传入潮阳时间界定还待研究,依大量佐证显示,东晋年间潮阳礼音乐就出现宫廷笛套音乐。
林立言的夙愿是要把知的、会的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他抱病教徒,“玩命”地培养年轻一代人才,三年来培养四十多名笛套音乐技艺年轻人,并让潮声丝竹社配上原生态器乐器,还原笛套音乐本来面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这正是林立言笛套音乐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传承求索之路整整耗费了他六十多个年头,但他无怨无悔。 当然,在这曲折、坎坷、漫长的求索之路上,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 李怡青 李锡松
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潮阳笛套音乐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笛、管、笙、箫为主奏,配以琴弦丝索和打击乐器的套曲。从曲式结构到旋律,都保留宋代宫廷音乐风韵,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的特点。
日前记者拜访了潮阳备受社会各界和圈内人士赞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林立言。年近八旬的林老对笛套音乐有着一种近于痴迷的执着。
林立言自小酷爱潮乐,十岁便学习司鼓并师从潮阳笛套古乐大师郑国瑞。他说,可能因对家乡根的情结,他学艺最感兴趣的就是笛套音乐,他深深被这一以龙笛为领奏,加上古笙、筲、管,伴以古筝、三弦、月琴、秦琴、阮并配以罄、木鱼、哲鼓、响盏等“小八音”套曲式的音乐所吸引。青年时他博采众长,练就自成一体“大方准确,刚柔相济”演奏风格,又成长为创作乐谱的艺人。一九五八年他任潮阳县民间音乐研究组的主司鼓。一九八四年他参与整理的“闾欢”、“登楼”和创作的“红棉吐艳”笛套音乐获汕头鮀岛音乐花会的二、三等奖。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古老的笛套音乐展示的平台日益消亡,人才出现断层,硬软套古乐濒临失传,笛套古乐岌岌可危。
为此,林立言不辞辛劳收集整理笛套音乐资料,并将文革期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与师弟蔡衍生前往师傅家收集的曲谱捐给潮阳区出版《潮阳笛套古乐》。他还创建潮阳震东城笛套锣鼓队和潮阳潮声丝竹社打造传承队伍。
谈起创建潮阳潮声丝竹社,林立言感慨万千,一九九七年笛套锣鼓队成立时既没排练场所也没经费。他一步一个脚印排解困难,想方设法购买一套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排练场。并把每月四百多元的退休金与子女孝敬的一千元零用钱捐作经费。这捐献长达十一年,花掉他近二十万元。二000年至二00七年,他患上严重心血管阻塞病,先后五次上广州做“搭支架”手术。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但他为了笛套音乐抱病坚持排演。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各级文化部门和音乐同仁的钦敬。广东省文化厅授予了他“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林立言,本可在家颐养天年,但他认为笛套音乐研究传承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笛套音乐宋末传入潮阳时间界定还待研究,依大量佐证显示,东晋年间潮阳礼音乐就出现宫廷笛套音乐。
林立言的夙愿是要把知的、会的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他抱病教徒,“玩命”地培养年轻一代人才,三年来培养四十多名笛套音乐技艺年轻人,并让潮声丝竹社配上原生态器乐器,还原笛套音乐本来面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这正是林立言笛套音乐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传承求索之路整整耗费了他六十多个年头,但他无怨无悔。 当然,在这曲折、坎坷、漫长的求索之路上,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