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10-28 09:25 新芭音乐网 罗娜
摘 要:民歌,意为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自学成才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本文介绍 民歌的历史文化和特征,以及它的分类,风格。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进步和作用,探讨了在新时代,新世纪文化氛围中如何让民歌得以发展。
关键词:传统、民歌、发展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古朴、悠扬、明快、美妙、悦耳、令人感动、神往,与其它艺术一 样,民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鼓掌和强大的生命力。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 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民歌有着三个基本特征: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 密的联系,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 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力,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倾吐了遭受欺 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惮憬等。(明·冯梦龙)有“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之说,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 众的思想是最真实,最深切的。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 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制过程中演唱流传)③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 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 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 繁多,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1、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矿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 现性两种功用,号子有以下5种:①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挑抬、推车号子等);②工程号子(包括打夯、打硪、建房、采石等);③农事号子(包括车水、打粮号 子等);④船渔号子(包括行水、打鱼、船务号子等);⑤作坊号子(包括打蓝、盐工、榨油、制麻等)。在民歌中,劳动歌产生的最早,鲁迅先生认为:我们不会 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得唱歌谣来减轻股肉的疲乏,来集中注意力……。号子的领唱者就是劳动的指挥者,他用富于号召性的歌腔指 挥众人的劳动,号子的结奏极为短促,歌词也比较单一,劳动者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强烈的节奏感。
2、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 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山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 征:①感情抒发的直畅性;②编唱形式的自由性;③形式手法的单纯性,山歌又分为北方山歌,与南方山歌两大类,北方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区,西北山歌大多 集中在几个歌种之中。主要有: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内蒙西部的“爬山调”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等,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几乎 各地都有,大多以地名称之:江浙山歌,用吴语方言,称之为“吴歌”,客家山歌,湘鄂山歌、西南山歌、南方的田秧山歌等,山歌的声调高亢嘹亮,常用上扬的自 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容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简单,乐句内部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它不仅与向远方喊话口气语调直接相通,而且 擅长表现热烈、爽快、坦率、真诚的情绪与性格。
3、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 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泳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是集体娱乐在街 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小调的音乐表现特点是: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 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现出内心的意思来;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形式比较规整化,修饰 化,小调可分为北方小调,南方小调两类,北方小调:1、北方时调,时调是小调的一种是在民间休息娱乐时为消遣助兴而唱的民歌它还常被民间的职业,半职业艺 人在城镇市集酒楼茶馆,街头巷尾,游览胜地用来为人们演唱,时调的音乐形式比较成熟,结构严谨、完整、节奏规整,常用乐器伴奏,表现手法也较丰富,汉族地 区的时调分布很广,北方、特别是华北色彩区的时调尤为突出,流行最广的,有“茉莉花调”、“剪靛花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2、 华北、东北的其他小调《小白菜》这是一首河北一带流传的儿歌,《花蛤蟆》,这是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道儿歌,3、西北的其他小调《揽工人儿难》是一首流行在陕 北的长工诉苦民歌。《三十里铺》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感情真切动人的陕北民歌,南方的小调有江浙,闽粤台小调、湘鄂、西南的小调等,形式多样,调式变化和 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至清末民初,中国民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积累之后,一方面是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民俗场景而形成的题材范围和体裁类别 都以达到十分丰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则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所蕴积起来的民族和地域性风格的全面展示,从而使这类民间音乐成为历史悠久、 传承不断、体裁多样、色彩斑斓、蕴藏丰富的一个民族文化宝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明确指出: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为其 他民间音乐提供丰富营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历史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民歌从山野飘向都市、融入“城市文化大餐”,成为沟通城乡独特的情感语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海内外各民族 的民歌文化艺术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民歌节的作用不仅仅是把潜藏在民间的艺术活力借助现代传媒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民歌的优美旋律中,人们感受到团结、祥 和、繁荣、发展的时代脉博和健康向上的美好气息,我们要充分挖掘民歌文化中的审美精神,从中提升出有益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生活理念,营造现代 生活的艺术氛围。
新的世纪,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交流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民族复兴中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优秀民歌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晶,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民歌要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 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刻认识民歌这一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的重要作用,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民歌艺术的 创新与发展。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