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北京的金山上 Bei Jing De Jin Shan Shang (On the Golden Mountain of Beijing) |
2009-09-21 13:44 青年报 刘晶晶
常留柱 (吴恺 摄)
《北京的金山上》首唱者将青春岁月献给雪域高原
20年传唱200多首藏歌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翻身农奴心儿照亮,我们迈 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大道上。”这首脍炙人口的《北京的金山上》曾经被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唱红神州大地,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首唱者是上海音乐学院教 授常留柱,是他发掘了这首西藏民歌并进行了改编,让更多人听到并得以传唱。
从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直到1980年因病回沪,整整20年,常留柱教授将自己的青春岁月留在了西藏,他说:“西藏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从3年延长至20年,回沪后查出癌症
他没有怨言:“虽然西藏很艰苦,但我是党员,肯定服从组织需要。”
1960年,为了支援西藏人民建设,各地纷纷组织人马支援。上海也不例外。当年,派出了23人的队伍前往西藏。常留柱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的常留柱只有26岁,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正准备到音乐学院附中任教。接到这个任务后,他二 话不说,一口答应。“虽然听说西藏很艰苦,但我是党员,组织需要,肯定服从。”家里只有他一个男丁,自然有些舍不得,“当时组织上说是去3年,家里人想想 3年也很快。”常留柱笑着说:“谁知这一去就是20年。”
当时,上海派出的23人,来自于各行各业,有教师、会计、气象工程师、木艺师等,搞文艺的只有常留柱一人,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
1960年9月,支援队出发前往西藏拉萨。那时西藏还没通铁路,先坐火车到红柳园,再换汽车。生性开 朗的常留柱身负宣传委员的重责,一路上唱唱跳跳,但到了黑河,高原反应让他昏迷了几天,“怎么到的拉萨我也不知道,醒过来我已经在拉萨的医院了,住了快一 个礼拜才恢复。”
被分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常留柱自此就在西藏扎了根。留柱的爱人是1962年二军大派来的一支医疗队里的医生,是个上海姑娘,因为嫁给了常留柱,完成任务后医疗队里其他人都回去了,就她留了下来,直到1981年才回到上海。
20年里,常留柱生过17次大病,回上海住了4次医院,痊愈后回去继续干。直到1980年9月因病回到上海,之后查出阑尾穿孔、腹膜炎,发现了癌细胞,常留柱却说,他无怨无悔。
下乡演唱,一张开嘴就吃进满口沙
他无怨无悔:“能为藏族同胞歌唱,我很幸福。”
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常留柱担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的工作,每年有半年时间要下乡去为藏族人民演出。每年11月到来年4月,西藏的风都很大,演出的地方都是边远地区,有时候一张嘴唱,嘴里就一口沙,吐完继续唱。
每次下去演出,当地的藏胞们都像过节一样,穿上最好的服装,带着全家老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观看。演 出结束后,他们还兴奋地不愿离开,唱呀,跳呀,一直欢聚到半夜才尽兴而归。常留柱说:“看到他们欢笑的脸,就会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辛苦。”在当时的日记中他 曾这样写道:“身在藏乡,唱不好藏族喜爱的歌曲,这是失败;能为藏族同胞歌唱,得到他们的喜爱,应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为了成为藏族同胞的“知音人”,常留柱一直努力向藏戏老艺人和民歌手学说藏语,学习藏歌特殊的演唱技 巧。在藏族著名歌唱家穷布珍的住所,为了学好《达瓦训奴》这首著名传统“堆谐”中的衬字、拖腔和装饰音,3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20余次登门求教。在求教的 过程中,他与当地的藏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木匠次仁群培最热情好客,昌都山歌手巴青教我时手上还抱着婴儿,江孜的‘打油歌’,拉萨的‘打阿战’,还有那 么多的‘阿加’(姐妹)、‘阿觉’(兄弟)……”回忆起那段日子,常留柱依然面露神往。
跑遍大半西藏,收集200多首藏族民歌
他始终感怀:“到西藏去,我收获很多。”
刚到西藏,旋律优美、风格浓郁的藏族民歌就吸引了常留柱。在这里,无论是漫步街头还是伫立田间,都能 听到优美的歌声。“我曾几次循声寻访,发现这些歌声就出自普通劳动人民口中,他们边唱边劳动,唱得那样怡然自得,情真意切。”这让他兴起了一个念头:想把 这些美丽的歌曲收集起来,让更多的人听到。
20年里,常留柱跑遍了西藏三分之二的土地。在牦牛帐篷里,巍巍的雪山下,花开如锦的清清溪水,月光 皎洁的牧场,都是他采风的地方。花一天半时间翻一座山,在险峻的山路上遇到翻车事故,都是经常的事。有一年去察雅,需要骑五六个小时的马,连夜赶到烟多 村,常留柱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可一听到歌声,他就连痛都忘了,只知道竖起耳朵听,铺开本子记。就是这样一首一首,记下了几大册的歌谱,200多首藏 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从他向扎西老艺人学到的一首《山南古酒歌》改编而来的,并成为了首唱者。
“我一直觉得到西藏去很值的,因为我收获到了很多。”常留柱这样说道。在西藏时,他最大的感受是西藏 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深厚感情,朴素但真挚。作为文艺工作者,他用歌曲将这种感情表达了出来:“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支心中的歌 儿,献给亲人金珠玛……”这首红遍全国的《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就是他1964年随着军区文工团去尼泊尔进行演出时的创作。
寄语
让传统文化有更多接班人
对藏族艺术和藏族人民的情感,让常留柱教授回到上海后依然坚持弘扬少数民族歌唱事业。回上海后,他在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系主任,学生涉及藏族、满族、蒙古族等13个少数民族。如今已是75岁高龄的他,直到现在每周还有18节课。在49年的声乐教育生涯 中,他成就了一个个歌唱家,遍及祖国各地各民族。“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培养更多新生力量,让我们各民族的传统艺术能有接班人。”
对于西藏,他始终很有感情:“现在的西藏民歌创作也有很多新的发展,作为老一代,我心里很欣慰。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西藏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更大发展,像绘画、建筑等等,这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
记者手记
情感牵动找到人生坐标
在前不久的庆祝教师节晚会上,一头银发的常教授与他的两位少数民族学生上台共唱《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49年桃李芬芳,除了留下了被一代人传唱的优秀歌曲,他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有的成为西藏音乐界的中流砥柱,有的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副教授。
那天的晚会上,常老说了一句话:“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是责任的推动;后来一呆就是20年,那是情感的牵动。”
采访中,常老又再次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如果说当初去西藏是出于一个年轻人、一个党员的责任,那么我 觉得我这20年没有白过,从民歌中汲取了丰富营养,从牧民中感受了淳朴民风,令我受益匪浅。我觉得现在的青年人也应该把个人的志愿、理想与祖国、时代的目 标挂钩,从这当中找到人生坐标,必然能有丰满的收获。”对于今天的青年人,这句凝聚了75年人生经验的话或许很值得深思。(刘晶晶)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