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07-26 15:17 中国音乐报
吴彤博客——
我们有没有愧对祖先?
前几天博客里提到“韩国准备将笙申遗”的事,激起大家强烈反响,阅读和评论人数都创造开博以来纪录。这让我又兴奋又感动又在冷静之后不得不痛定思痛。其实文章提到的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要不是前些日子韩国邀我去参加全州国际音乐节,我可能就按下不说了,因为对这事我一直耿耿于怀。
那是去年秋天,一大批韩国人来吴氏管乐购笙,还希望我专门给他们授课。我问他们怎么突然对笙这么感兴趣,一位崔姓小姐说:“我们韩国一直很重视笙,政府正准备申遗呢。”
我一听懵了——怎么可能?笙不是中国乐器吗,怎么会是韩国去申遗?去申人家也不会批呀。可一查资料,我错了。在此之前,印尼、柬埔寨申遗“皮影戏”、越南申遗“雅乐”、韩国申遗“端午祭”,都成功了。为什么?笙是地道的中国乐器,3000多年了,《诗经·小雅》里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李白写过“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称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就是现在,日本用的还是中国唐代时候的17簧笙呢,而我们已经用32簧笙几十年了……
韩国凭什么申遗“笙”?给个理由先!
有人给我做这么个假设——假如中国申遗“琵琶”,你有异议吗?我说没有;申遗“二胡”你有异议吗?我说更没有……我忽然明白了,琵琶和二胡其实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但因为有《十面埋伏》、《二泉映月》,全世界都毫无疑义地把它们跟中国联系在了一起。
“笙”最早也是2000多年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的,大约1000年前出现在高丽乐中。这意味着,笙在韩国也有千年历史了。但这1000年中笙在韩国的命运跟在中国大相径庭,就像端午祭之于端午节,起步虽晚,但传承得好,所以申遗成功。
这也是印尼、柬埔寨、越南申遗成功的原因吗?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太晚了。世遗委员会1976年成立,中国1985年才加入,1987年才开始申遗,1999年才当选为成员,而真正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有人说,“端午节”“端午祭”“端午祭”“端午节”,有什么好争的?怎么不去跟人家争争技术?韩国的IT产品都快把中国柜台摆满了,这种狭隘的民族情绪跟当年争漂长江有什么区别?
我不这么认为,申遗是为保护文化,保护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发展再快也是行尸走肉。举世公认,华夏文化根在中国;但对华夏文化的传承,我们做得怎么样?有没有愧对祖先?在韩国,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远甚于洋节。中秋节,韩国要放假三天举国欢庆;春节,韩国也会出现跟中国一样的春运高峰;清明节,韩国人要回乡祭祖,谢祖恩德……世界韩国文化研究学者有个共同结论:儒教是韩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有助于社会和谐共进。
我忽然明白了韩国人为什么喜欢笙。略通笙簧的人都知道,笙的基本技巧是“和音”,而和音是非常东方的传统,所谓“和”、“协”正是笙的审美基础。留意一下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就能体味出盛唐雅乐中凤笙协韵的意境。(节选)
网友热评——
在韩国将“端午节”申请成功后,又将目光盯上了“笙”。
“笙”是古代楚国的一种乐器,据《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载:“墨子见荆王,锦衣吹一笙,因也。”墨子本来尚俭非乐,为投楚人所好,亦吹笙。《七国考·楚音乐》引《阚子》说:“楚笙冠中国。”楚国当有笙这种乐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端午节”已经给申报走了,“笙”呢?
——楚雨
与其在这边发发牢骚,倒不如真正地为“申遗”做点实际的事情,中国人喜欢笙的大有人在,希望他们能团结起来,开音乐会也好,开研讨会也好,总之得做点事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千万别让这句流传了千年的经典白白送给别人,相信不会的。
——笙文
当事人说
吴彤:
去年韩国人来北京的吴氏管乐参观学习,他们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在韩国,他们的政府非常重视笙这件乐器。在金大中总统时期,他们的国务访问都会带一位笙的演奏家去。原则上来讲,他们的笙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他们的笙留下了一些唐朝笙的演奏和制作的方法的影子,后来又进行了改进和加工。而我们中国在传统的笙为了适应现在民族乐队的需要,也在演奏和制作上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但是从脉络上来讲,笙就是中国的。这个和长调不同,长调就是蒙古族的,属于中国和蒙古国只是一个政治管辖的划分。但笙就是从中国传入韩国和日本的,所以应该搞清楚。
我们现在一直在呼吁对笙的保护,很多人也有了这样一个紧迫的意识。可能我们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文化遗产,但是再过两百年,如果韩国能够审遗成功,这就将变成历史,就会被写进韩国的史册,传入到下一代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多创作一些笙的作品,让这件乐器在世界舞台上让被更多的人关注,同时在快速演奏节奏和声方面做一些尝试,在笙的表现力上做一些开拓。海淀区的文化部门现在也在帮助吴氏管乐报批,对吴氏管乐传统乐器制作技艺进行保护,这里面也包括笙的制作技艺。
博客的反馈:在博客上,我看到很多人对文化保护的意识,大家都非常看重这件事情。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开始有了仇韩的情绪,这倒是大可不必。文化是世界的,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当我们还没有重视到这件事时,有人在重视它、关注它,从某种角度讲,我们还应该感谢他们引起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背景资料——
笙,又称“芦笙”,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美丽传说——
关于芦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重峦叠翠的苗岭山下,在清澈碧绿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妻,阿爹叫篙确,阿婆叫娓袅,他们40岁才生下一个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灵手巧,长得比孔雀还美,比黄莺还会歌唱,苗家后生都很喜欢她,而榜雀暗地却爱上了青年猎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艺高强,曾杀猛虎为父报仇,射鹰精为民除害。有一次,杀死白野鸡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远了,这姑娘原来就是榜雀,父母见到爱女无比高兴,热泪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饭不香、容颜憔悴。多才多艺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芦笙,用它吹出优美的音调,篙确老爹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芦笙、吹芦笙。赛芦笙那天,远近苗寨的青年都赶来参加,终于引来了头插白野鸡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认出了他,篙确老爹请他到家里做客, 榜雀精神焕发,与茂沙畅叙衷情,两人结为美满夫妻。
历史记载——
“卢沙,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瑶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指排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嘎其声。”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
“辰、源、清州蛮……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
——明代钱古训《百夷传》
“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明代倪辂《南诏野史》
“峒人,暇则吹芦笙。”
——明代田汝成《炎缴纪闻》
“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即芦笙),长歌闭目,顿首踏足,为混沌舞。”
——明代邝露《赤雅》
“其笙截竹为管者六,通其节而栉比之,……又截竹径尺,衡绾 于六管之御而吹之。”
——清代田雯蒙斋《黔书》
历史事件——
1949年11月,苗、侗等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生。1950年国庆节的10月3日晚上,苗族著名芦笙手东丹干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在这个民族大团结的文艺盛会上,代表贵州省文工团向毛主席敬献了一对芦笙,并表演了苗族传统的芦笙舞。毛主席观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著名诗词。贵州苗族芦笙手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过精彩的芦笙舞,受到各国人民的称赞。
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专家评说——
乔建中:
我们国家与韩国都是亚洲国家,在很多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就形成一些共性的习俗、文化。由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悠久,整个传统文化一直都没有中断过,而且在很早以前,与韩国、日本的联系都很紧密,唐代时期对日本、宋代对韩国的文化影响都很大,所以一些东亚代表性的一些乐器、音乐体裁、音乐品种等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韩国这些地方的。但是这些乐器、品种、体裁传到这些国家之后,在他们本土的文化环境当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当中,为了满足本民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进行了一些新的创造,比如一件乐器,他们可能在音律方面、在曲目方面、在传统文化的使用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创造。
申遗这项工作的推进,联合国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要承圣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比如之前我们国家申请的遗产项目木卡姆,是整个中亚地区文化共有的现象,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国家都有这样的音乐,联合国在批准了阿塞拜疆之后,也批准了我们国家的十二木卡姆。而与蒙古族的长调也是我们国家和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共同申请的一个项目。从历史上讲,我们要严格地说笙是我们国家传到韩国的。从三皇五帝的时期就有笙的传说,到后来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公元前443年的曾侯乙墓文物中,也有笙、芋这些乐器,距今已经有两千五多年的历史。而且很多文献中也有大量关于笙的记载。所以他们如果讲笙是从中国传入韩国的,然后他们进行了本土化的加工,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重要的项目,古琴、昆曲、长调、木卡姆是已经报过的项目,我们还有很多中医、饮食文化、民俗等等的项目。这里存在一个文化安全问题,我们自己创造的文化最好都能在我们自己的名下,不要被别人用各种方式变成别人的东西。如果他们这次申请笙说笙,但又不承认笙是从中国传入韩国,而是他们自己创造的,那应该拿出一些证据来,像我们的曾侯乙墓中的实物以及一些文献的证据。
文化是相互交融的,我们今天都在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土耳其的木卡姆之前已经批了。我们国家的十二木卡姆后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批了。我们要看韩国的申报的情况,看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措辞来进行申请的。 #p#副标题#e#
田联韬:民族音乐学家
对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国家可以抱着一种很开放的态度去处理,对于某一种文化,哪个国家都可以从保护的角度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要客观的说清楚这种文化的来源。因为“遗产”不一定是这个国家本土的东西,有可能是很久之前传入这个国家的,历经很久被流传和保护的文化。“申请”这种行为只是出于对这种文化的爱护和长久的保护。比如,“长调”就是中国和蒙古国同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算作各自的文化,被保护起来。我的观点是对于同一种文化,可以几个国家同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国家都是有着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各自保护各自的文化就可以。
毛继增:民族音乐学家
韩国对于笙、端午节这些从中国传入的民俗、乐器的保护很好。我们可以采取联合申请的方式。中国的东西太多,每一届都有很多代表作进去评比。我们可以采取与韩国进行联和申请的方式。
李光陆:笙演奏家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多历史的文献中都有关于笙的记载。
笙是一件非常俊俏的乐器,声音祥和而美丽,而且很有朝气,像凤凰、孔雀、仙鹤这些吉祥的象征。它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笙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声原理主要是依靠簧片,它是世界现存大多数簧片类乐器的鼻祖,很多认为西方的管风琴是很古老的乐器,但是欧洲的很多文献中都承认管风琴的产生是受到了中国笙中“簧片”的原理影响而产生的。
笙是我们国家民族管乐中唯一能够演奏较为复杂的复调固定音高的乐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它有半音齐全的十二平均律,音色非常独特。吹气和吸气都能够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既可以用单音演奏,也可以用和音来演奏。它既可以与丝弦乐器合奏,表现出甜美、悠扬的音色。同时也能够与唢呐、管子合奏,表现出粗框、热烈的气氛。丰富的和声和音色使它能够与各种乐器的声音融为一体。笙的发明和发展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第一,它的发声原理吹、吸都能发声,这是其他吹管乐器所没有的,第二,它所运用的十二平均律比欧洲的十二平均律早一千多年。通过几千年的不断完善,笙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备,无论是从作品、演奏还是制作、教育方面都变的越来越丰富和完备。笙专业也委员会已经具备了从业余到专业,到音响、到图像、文字共同面向社会推广教育的一系列正规完整的体系。此外,我们还发展了全国各地笙的制作技师,和他们共同探讨挖掘笙的演奏能力,改进笙的音域和音区。10月6日,我们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笙的专场音乐会,专门体现了中国的笙艺术、笙文化。近一百五十人的高中低声部的笙乐队充分表现了笙家族的成熟和笙文化的悠久。
我们最近听说一些国家希望将笙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消息。因为笙自古以来是发源于中国的乐器,所以我们也在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保护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我们呼吁全国各地的专家同行、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下去。尽我们的力量来保护笙这件民族乐器,努力推进申请笙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
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中国的申遗之路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昆 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