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11-06-20 10:15 北京晨报 李澄
一年一度的大剧院歌剧节期间,在大剧院一层大厅每天都能看到几位年轻的歌唱家,在钢琴的伴奏下为参观的游客边讲边唱,为中外歌剧做着免费的示 范、普及和欣赏工作。每次在大剧院开发布会时,哪怕提前10分钟,我也会像普通游客一样,坐下来听听这些年轻而又陌生的面孔,听听他们怎么讲解,听听他们 如何诠释经典。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戴玉强、杜吉刚、幺红他们年轻的时候还只能到高级酒店的大堂里去唱,没有人坐下来欣赏,他们的歌声只作为背景音乐在匆忙 进出的房客耳畔飘过,但对于这些年轻的歌唱家来讲,那几乎是他们唯一能够演唱西洋歌剧咏叹调的舞台了。
时光荏苒,我们有了国家大剧院,有了歌剧节,即便是在大剧院的大厅为游客唱,也要感叹一句:今天学习声乐的年轻人真幸福!即便听的全是游客,他 们也肯定是冲着大剧院而来的,也就是说,他们中间尽管有很多人一辈子肯定只此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甚至只此一次接触西洋歌剧,但他们当中也肯定会有大剧院 的潜在观众,他们可能会因为年轻歌手的某一段精彩介绍或者某一段美妙的歌唱而终身难忘,并走进里面的歌剧院,也可能因为某位拙劣的演唱而就此远离歌剧。看 似锦上添花又无足轻重的普及活动,承载的使命并不那么轻松。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我注意到,年轻的歌手们对于讲解都下了不小的功夫,言简意赅,能够普及教化观众。但不少歌手在演唱中随意减少装饰音、降低高 度、缩短延长音、勉强用力地嚎叫、语言咬字含混不清的一系列情况在所难免,他们演唱的曲目往往并不能够跟自己的唱功实力相匹配,唱不好,不好听,那是一定 的。我以为,年轻歌手做普及是应该鼓励的大好事,但这里不是酒店大堂而是国家艺术殿堂,千万不要把大剧院当作自己练功夫的场所。姑且不要求艺术,能唱什 么、能完整不丢技术不偷工减料地唱什么,再拿出来给游客们听。这效果就好比跳水选择难度系数高的动作失败的可能也大,选择低难度反倒能够得高分。量力而 行,千万别拿着大曲目耍花腔,更不要给游客终生留下原本就听不懂语言的西洋歌剧难听的印象。在这方面,我认为大剧院社会教育部门需要做的功课其实更多。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