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4月13日上午,内蒙古赤峰学院五楼会议室清脆的笛声响起,一曲《国歌》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束,在场的考古学、历史学专家们和媒体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太神奇!”“太震撼!”“太不可思议!”人们纷纷惊叹于8000年前骨笛竟能演奏完整的乐曲。

2009-04-24 19:37 人民日报海外版

 骨笛

1986年在赤峰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骨笛

  4月13日上午,内蒙古赤峰学院五楼会议室清脆的笛声响起,一曲《国歌》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束,在场的考古学、历史学专家们和媒体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太神奇!”“太震撼!”“太不可思议!”人们纷纷惊叹于8000年前骨笛竟能演奏完整的乐曲。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在此次兴隆洼骨笛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介绍,经过科学复原和专业测试,8000年前兴隆洼骨笛材质、音域和演奏指法的谜底已经揭开。这一研究成果表明,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制作乐器技术,从而把中国的乐器史提前了3000年。

  这枚骨笛是考古工作者1986年在赤峰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后一直存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库。这枚骨笛起初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大部分人认为它是骨哨(打猎用)。去年8月,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赤峰学院院长席永杰教授提出,这支五孔骨哨可能是笛子,应当拿回来研究。经过申请,今年将骨笛从社科院考古所借回来。骨笛取回后,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对骨笛进行了复原修补。

  据介绍,这枚骨笛是由东北地区一种常见的禽类动物“鸨”的骨骼制成,长约18厘米,笛身一端呈扁圆形用于吹奏,另一端呈喇叭状,可以起到扩音的作用,笛孔依然清晰可见。

  赤峰市竹笛研究会会长杨国庆说,“从它的音阶关系来说,它有7个音级,与现在的7声调式轻音乐音节的结构是一样的,从这个骨笛上来看,可以说,在8000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5声调式,懂得了7声调式。”

  席永杰教授认为,这支骨笛的成功演奏,表明早在约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乐器的制作技术。对这支骨笛的研究,也使我们重新审视古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和古代人类的社会形态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距今8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骨笛出土于兴隆洼遗址,该遗址是目前唯一一处经过全面发掘、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被称为“华夏第一村”。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