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时间:2020-11-11 15:55 音乐周报 石叔诚
文 | 石叔诚
谈声音问题,怎么转到巴赫上了?我不准备在这里谈巴赫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不谈演奏巴赫的风格问题与艺术处理,也不谈如何从巴赫的作品中学习复调技能。这些话题肯定都很重要,但已经被讨论得相当多了。我在这里只是以如何使钢琴发出“好声音”为目的,谈谈如何更合理、更有益地运用巴赫的作品作为教材。
钢琴演奏巴赫的长处与短处
恐怕巴赫本人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作品会在一种自己未曾谋面、未闻其音的乐器上,作为必弹的教材被世世代代所采用吧?
巴赫逝世于1750年,享年65岁。他在世之时的键盘乐器主要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亦称大键琴),钢琴的发展都是巴赫身后之事了。所以今天所谓的“巴赫钢琴曲”其实没有一首是真正为钢琴(Piano)写的。有趣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另外的乐器在演奏和学习着他的作品,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
不同种类的乐器必然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何况羽管键琴与钢琴的发音方式完全不同。从发音原理上分,羽管键琴属于拨弦乐器,而钢琴属于打击乐器。被中国人统称为“古钢琴”的羽管键琴之所以被后起的钢琴所替代,除了它的音量太小之外,更是因为它几乎做不到(其他所有乐器都能做到的)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如果谁用羽管键琴来弹奏十九世纪的钢琴作品,绝对是会引人发笑的;但反过来用钢琴演奏巴赫、斯卡拉蒂、亨德尔(三人同于1685年出生)的羽管键琴作品,人们不仅普遍接受,而且会觉得比羽管键琴更好听(我知道有人不同意此观点,求同存异吧)。
用钢琴演奏羽管键琴的作品,就是在一种音量幅度很大和音色变化非常丰富的乐器上,演奏作曲家原本为没有多少音量和音色变化的乐器而创作的作品。要演奏得比在羽管键琴上更好听,就需要充分发挥钢琴在声音方面的长处,避免短处。
钢琴的长处显而易见:首先,音量大,可以在规模宏大的演出场合演奏;第二,比羽管键琴的声音圆润纯净,声音的延续时间长,表现旋律更富于歌唱性;第三,音量和音色的对比幅度大,更能在复调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层次……
钢琴的短处呢?其实这里所说的“短处”恰恰出自钢琴的长处。巴赫的音乐要求声音的干净、清晰、整齐和音质的统一与均衡,这在羽管键琴上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在这件乐器上,就是你企图赋予每个音多么丰富的表情,用尽各种触键方法也是徒劳,它都会“以不变应万变”地发出同样的音色。但反过来要把这个特点(音质的统一与均衡)用在具有音色千变万化可能性的现代钢琴上,却又谈何容易!
声音的统一而非单一
我在前文曾用了不小篇幅谈论过钢琴的发音原理和触键方法,也在论述技术和基本功时讲过声音均匀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手指触动不同的琴键,使其发出相同质量的整齐划一的声音并非易事,需要用等量(质量+高度+速度)的触键——要做到音乐上的均匀还需要严格的下键与离键的时间,只有这点与羽管键琴大致相同。哪怕最“简单”的C大调音阶或琶音,能做到音质百分之百的统一也不简单(不信的人不妨自己试一试)。更难做到的是,要在不同音量、不同速度和不同特点的音乐中都能达到等量的触键和统一的声音,包括连音、半连音、顿音、跳音。十个手指天生具有个性,我们却要尽量地缩小与规范这些个性。
巴赫的作品要求声音的统一,但不要误解为声音的单一。所谓统一,是指在一个音乐的单元中(比如某主题、某乐段、某声部、某动机)使用同等划一的声音。如果谁想在某些音上做足表情,将某些音一带而过,或因技术能力不足导致“深一脚浅一脚”就会完全背离了巴赫音乐的风格。但在单元之间反而是需要一定的声音变化与对比。巴赫的音乐多种多样,当然不能用单一的一种声音演奏,即使用当时的羽管键琴,演奏者也会通过音栓等机械功能来做出单元之间的变化与对比。
每一个音到位,形成规矩
学习巴赫的重点,就是要严格做到每一个音到位。所谓“到位”,就是既不可过分,也不可不足;既不可造次,也不可忽略。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学钢琴的人都必须要学好巴赫之原因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才能熟练自如地掌握钢琴的发音技术,才能通过听觉去训练自己指尖的敏感性、弹性、灵活性和独立性,才能懂得演奏钢琴的规矩。“每一个音到位,形成规矩”,就是演奏钢琴的基本功。
我听到过不少专家在评论我们中国的钢琴学生或比赛选手时,经常会说:“技术不错,修养不足。”我想:不懂规矩,何谈修养?如同学做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就要懂规矩吧?作为学钢琴的必修课,肯定每个人都弹过不计其数的巴赫,却又并非人人都懂了规矩,恐怕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确学习的重点,学不得法,没学到规矩。
我注意到来我这里求教巴赫的学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一般都是:装饰音、版本、速度、声部、表情、处理、踏板……却不曾有过一位主动与我探讨过声音的问题,可他们最薄弱和最需要从巴赫中学习的,恰恰正是声音。
我绝不是说其他问题无关紧要,外国人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比作《圣经》的《旧约全书》,即说明了巴赫作品艺术上之深不可测。国际上有许多以演奏巴赫著称的钢琴家,如古尔德、尼古拉耶娃、图蕾克、休伊特……他们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却又各具特色。尽管可能对相同的作品处理迥异,以至使有些人产生了“谁为正宗”的困惑,却又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声音上一丝不苟:圆润、集中、清晰、精致的颗粒性……
古老的巴赫并未像后世的作曲家在谱面上作出演奏必需的标注,但正因为这样,给了后世的演奏家们更为广阔的二度创作空间,使得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巴赫键盘世界里创造出个性化且获得高度认可的风格成为可能(当然难之又难)。
暂且不论学习巴赫是否以成为“巴赫专家”为目的。首要之事,还是应该把对琴声的规约、对发音的修行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
(本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授权刊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mios 2020-12-27 22:13:10 有所启示,谢谢 |